張霞
摘? 要:互聯網技術在不斷發展的同時,既為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創造了優勢條件,同時也對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活動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為充分發揮“互聯網+”對會計信息化教學的價值作用,筆者以《淺析“互聯網+”背景下會計信息化教學》為課題,從“互聯網+”相關概念闡述入手,對“互聯網+”背景下會計信息化教學特點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全方位、深層次地剖析了“互聯網+”背景下會計信息化教學現狀,最后根據其問題探究了“互聯網+”背景下實現會計信息化教學目標的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會計信息化
一、“互聯網+”相關概念闡述
“互聯網+”主要指的是在網絡信息化技術的依托下所實現的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聯合,以優化生產要素、更新業務體系、重構商業模式等途徑來完成經濟的轉型與升級。簡單來講,“互聯網+”就是指“互聯網+傳統行業”,但這絕不是將兩者簡單的相加,而是利用互聯網平臺以及網絡信息化技術,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地融合,創造出新的發展形態。“互聯網+”是互聯網思維在實踐上的進一步成果,它帶動了整個社會經濟實體的生命力,為改革、創新以及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網絡平臺。
二、“互聯網+”背景下會計信息化教學特點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會計專業教學工作表現出新的教學特點。信息技術不斷地使我們生活、學習以及工作等領域發生著改變,尤其是對教育領域的改變尤為明顯。多媒體的產生和發展代替了傳統的“黑板+板擦”的教學模式,不僅有效帶動了整個教育領域的發展,同時還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讓學生可以在相同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這對于他們未來發展是非常有利的。經濟是國家發展的命脈,同時也是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在追求經濟效益的過程中,財政永遠是目標達成的重要保證。而在這個過程中,會計專業人才職業素養往往是決定一個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能否發揮出效能的決定性因素。隨著科學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新興產業不斷涌現,促使了很多新型企業的產生和發展。這就對會計方面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實現信息化教學目標必須依賴于互聯網技術,同時對于教師綜合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當代大學生所生活、學習環境的影響,他們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非常強,而對于會計專業學生而言,他們需要學習的課程有很多,包括有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等方面的理論知識,主要以經濟學、管理學為學習重點。在學習完這些課程以后,他們不僅要具備這方面的理論知識基礎,同時還要掌握財務會計的基本技能。資本運營、資產重組、企業兼并等內容也是提高他們未來就業競爭力的基本內容,而對于該專業學生而言,他們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讓他們可以應對未來發展過程中的任何挑戰。所以從這里就可以看出,社會各個領域對于會計型人才的要求都比較高。這就要求學校在培養這方面的人才時能夠兼顧時代發展特征,打破傳統的會計人才培養模式,使整個教學工作不斷朝著信息化方向發展,最大程度上地體現出“互聯網+”背景下的教學優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實務操作能力,教師一般會讓學生在會計手工模擬教室和會計電算化實驗室進行基本訓練,從而使他們的實踐應用能力得到提升。通過實務操作練習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分析會計問題、解決會計問題的綜合能力和素養,同時還可以讓他們把有關財務管理、審計學、經濟學方面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為學生以后參加注冊會計師考試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
為了實現這些會計人才培養目標,教師采用傳統的教育模式明顯是不太可能的,因為與過去相比,學生的思想和習慣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的教學“套路”明顯已經不能在當代大學生群體中發揮出作用。因此,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充分利用“互聯網+”背景下會計信息化教學的優勢,不斷增強教學過程中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從深度和廣度兩個方面入手,逐漸優化會計人才培養工作,為學生創造更優越的學習條件。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意識到會計信息化教學的特點,改革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思想,走出傳統的教學誤區,逐步提升會計人才培養工作的有效性,讓廣大的學生群體能夠滿意。
三、“互聯網+”背景下會計信息化教學現狀
會計專業教學是為企業輸送會計型人才的主要方式,而財政部門對于企業穩定發展的意義顯而易見。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師能夠選擇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手段越來越多,這為優化教學創造了條件。在“互聯網+”背景下,在教學過程中熟練應用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當代會計專業授課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職業素養。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會計專業教學工作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根本就不能體現出信息化教學的優勢和特點,而且教師信息化教學意識的薄弱還導致后續一系列教學工作不能有序進行,課堂教學有效性往往很難得到保證。
(一)會計專業教師信息化教學意識比較薄弱
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實現需要依賴于授課教師,而如果他們沒有信息化教學的意識,就必然會影響到后續的教學工作。當前,絕大多數會計專業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的認識仍然停留在多媒體教學模式,而對于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的了解卻并不深入,甚至就沒有想過將這些信息化教學手段引入到課堂教學工作中。從會計專業的本質上來講,其屬于工商管理學科的范疇,對學生應用能力要求較高,而該專業教學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應用型、綜合型人才。一般來講,會計專業主要有企業會計、國際會計以及注冊會計師等三個專業方向,而不同的專業方向其側重點存在較大的差異,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著重培養自己這方面的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該專業學生主要以學習企業會計方面的知識為主,同時還會涉及到有關計算機與財務管理方面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還要保證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高度統一性。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采用啟發式與案例教學,多方位培養學生處理會計業務與管理財務的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而要達到這樣的教學要求,往往需要教師具備相應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但由于這些教師信息化意識薄弱,所以往往這些目標都很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