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玲玲
【摘 要】 倫理困境是一個貫穿社會工作實務始終的重要問題。筆者在社會工作實務發現了以下幾種倫理困境:自決權利的矛盾、雙重關系、有限資源的分配。本文通過具體的案例資料,針對不同的倫理困境及結合實際情況作出不同的策略選擇。在處理倫理困境過程中采用的原則主要包括尊重案主自決原則、保持專業關系和私人關系原則、自主和自由的原則以及優先次序原則。
【關鍵詞】 倫理困境 自決權利 雙重關系 多難選擇
有限資源的分配
一、倫理困境
倫理困境指專業價值中對從業者要求的不同責任和義務之間發生相互沖突的情況。社會工作者在實務過程中,由于復雜的情境現實以及服務對象的特殊性而面臨多元性的價值沖突和多樣性的倫理選擇的艱難境地。倫理困境是社會工作發展過程中的伴生物,這種必然性是由其價值觀的內在沖突、專業的倫理道德品質以及服務對象的特殊性決定的。
二、案例簡況
在彩虹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實務工作過程中,社會工作者遇到了許多倫理困境,通過描述案例發生的具體情境,進一步探究倫理困境以及解決對策。
(一)“我能否決定自己的戀人?”。 在彩虹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社會工作者接待了一名“離家出走”的老太太。老太太今年65歲,老伴已病逝。在獨居后3年,一位老人逐漸走進了老太太的生活,和老太太一起參加各種活動和旅游,兩個產生了感覺。但是老太太的兒子并不理解母親,認為母親如今不愁吃穿,生活美滿,十分反對母親的戀情。在老太太生日的那天,“戀人”也過來給老太太祝賀和送禮,被兒子極其惡劣的趕了出去。其兒子表示不可能接受二人的結合,并且說到平時街坊鄰居已經對此有閑話,如果真的同意了母親的戀情,會讓母親和下一輩都很丟臉。老太太聽到這話以后便生氣的離家出走了。
(二) “你能不能是我的孩子?”。彩虹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開展了手機課堂班,社會工作者與其中的一位獨居老人相熟悉。在開展手機課堂的過程中,彼此加上微信。老人平時比較孤獨,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很少回來。社會工作者對老人的體貼和關心讓老人感覺到了溫暖。老人經常在微信和社會工作者分享生活,并且表現出十分喜歡社會工作者,多次開玩笑說“社會工作者要是她孩子該多好”。有一天老人來服務中心,給社會工作者帶了一份很貴重的禮物。
(三)“蛋糕應該要給誰?”。在元旦這天,彩虹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開展了盛大的元旦晚會,邀請了本機構和其它機構的老人共同參加,活動反映熱烈。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有一個環節是手工包餃子。由于機構準備的不充分,下鍋速度趕不上老人們食用,造成本機構和其它機構的老人進行哄搶,許多其它機構的老人甚至直接來到廚房門口等待,導致到晚會結束時,許多本機構的老人向機構工作人員抱怨道沒有吃上餃子。在禮品的分發上也遭遇了同樣的難題。
三、社會工作實務過程中的倫理困境以及解決策略
作為一名社會工作者,筆者在彩虹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實際工作中常常面臨一些難以抉擇的倫理困境,在處理倫理困境尤其與老人相關的倫理困境時,要結合老年群體的特殊性進行相關分析。
(一)自決權利。案例(一)中呈現的倫理問題主要是自決權利的矛盾,這是社會工作者常常要面對的一種境況。從案例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案主目前身體健康,認知能力良好,作為社會工作者和其兒子應該尊重她的自決,尊重她作出結婚或者不結婚的決定。在這過程中,社會工作者應當運用其自身專業方法和知識技巧幫助案主解決問題。通過告知案主結婚或者不結婚所出現的各種可能性結果,分析各方面的利弊,幫助案主厘清“黃昏戀”,樹立正確的三觀,在傾聽案主的想法和尊重案主自決權的基礎上,讓案主做出自我決定。同時,不僅對案主進行社會工作服務,也要將案主的兒子納入進來。在社會工作者的倡議下,讓案主的兒子在角色互換等方法中,體會到母親的不容易和想法,從而達到給予案主自決權利的目的。
(二)雙重關系。社會工作實務的首要任務就是與服務對象建立信任的專業關系,再加上中國社會是個人情社會,因而在社工實務過程中更容易出現雙重關系的倫理困境,造成社會工作者不得不面對倫理守則規定與服務對象人情報答之間的兩難問題。案例(二)中的獨居老人比其它老人更易感到孤獨,容易將經常相處的社工當成陪伴自己的孩子,每當遇到這種情況,社工一定要謹慎對待,隨時用專業的倫理和道德約束自己,提醒自己將工作時間和個人生活時間分開,以溫和的方式逐漸減少和老人過于密切的私人關系。在面對老人送來的貴重禮物時,要感謝服務對象的熱情,與服務對象進行積極溝通,經過服務對象的同意,把禮物送還。在社工自己無法妥當解決這個問題時,還可以尋求機構督導的幫助,和督導共同探討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因此,社會工作者在服務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避親”原則,否則很難用中立的態度更客觀、理性的開展專業服務,長此以往,對社會工作者的個人生活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三)有限資源的分配。社會工作者向服務對象提供服務是以機構為單位開展的,他們有義務去維護機構的正當利益。但是在有限的社會資源這一現實情形下,公共資源需要被社會弱勢群體所共享的時候,社會工作會傾向于為本機構中的服務對象爭取社會資源。餃子和禮品不足以滿足那么多老人的需求,難以兼顧到對每個人都公平,社會工作者要傾向于照顧本機構服務對象,維護服務對象的利益。如在禮品的分發上,先為本機構的老人預留足夠的禮品,再將剩余禮品以抽獎等形式分發,在這過程中,還要做好分發工作,避免引起其它機構老人的不滿,導致沖突。社會工作者應秉持專業價值觀態度,從一而終地發揮自身的專業性,使服務對象的正當利益不受到侵犯。有時當社工機構利益和案主利益產生矛盾時,要以案主利益優先。
【參考文獻】
[1] 高鑒國,《社會工作價值與倫理》山東省人民出版社2012年,221頁
[2] 羅肖泉:《社會工作實務中的倫理困境》,廣西社會科學2003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