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
【摘 要】 近年來,全球經濟形勢不斷發展變革,全球經濟體系已經產生了新的形態,市場也不斷地被細化分類,顧客對市場的需求越來越精細,并且要求具有獨特性和個性化。為了適應這樣的經濟新形勢,許多傳統企業紛紛轉型,企業關系逐漸由競爭走向合作,虛擬企業逐漸形成,變成了企業合作的重要形式。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市場競爭也趨于激烈,虛擬企業是否能夠在這樣激烈的經濟形勢下取得一席之地,那么對于虛擬企業成本管理的探究就顯得尤為重要。
【摘 要】 虛擬企業 成本 成本管理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逐漸孕育產生,它見證了歷史的發展變革,并且在產品的生產和產品交換起到了載體作用,并且企業隨著經濟的發展而不斷進一步完善。當有新的機遇在市場中產生時,企業之間為了能夠迅速抓住機遇,在互聯網絡的基礎下快速形成聯盟,為了使得利益最大化開拓市場,其中參加經濟聯盟的成員企業可能是合作者,也可能是競爭者。成員企業之間進行資源的共享,成本的共同分擔,對市場不斷進行開發,最后共享收益。
一、虛擬企業發展現狀
20世紀90年代以來,網絡信息不斷變得通暢,信息傳輸方式越來越廣泛,世界經濟也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為了緊跟世界經濟的新潮流,全球企業如果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場中取得一席之地,那么企業一定要及時調整現代企業發展模式,所以傳統企業慢慢發展成一些可以共享知識、技術、市場和資源的虛擬企業,才能夠挺進經濟改革的浪潮中。虛擬企業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它能夠將傳統企業的一些局限性和弊端進行推翻。
然而在日益發展的虛擬企業新形勢中,對成本管理的研究已經刻不容緩。 盡管在傳統企業中,對成本管理的探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因虛擬企業契約關系較為松散,各項成本不能仔細核算,需要盡可能劃清各成本之間的界限,將對虛擬企業的管理產生較大的影響。
二、虛擬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各聯盟成員間的成本界限較難界定。對于虛擬企業而言,相當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到底如何劃分各成本的界限。在虛擬企業的聯盟中成本主要是分為單個成本和協作成本,但是當某一個項目是由幾個企業共同承擔合作完成的,那么組織中成本的界定就無法明確分清。并且在聯盟中一旦產生了問題和風險時,那么也將不能明確劃分項目的風險。所以在虛擬企業的成本劃分中,對于成本的共享和風險的劃分是存在一定的問題的。
(二)項目風險成本難以估計。因為虛擬企業是當市場機遇產生時所形成的臨時性的松散結構,但它對企業內部的形態結構其實是具有較強的依賴的。如果虛擬企業的某一個聯盟成員產生了毀約現象,那么一定會造成合作關系的損傷。對于企業而言,一方毀約所帶來的風險成本是遠高于某一企業的毀約費用的,所以企業在嚴格管控聯盟關系的同時,但項目風險成本是難以避免的。并且由于虛擬企業是臨時組成的戰略聯盟,盡管它能夠進行知識的共享和成本的互分,但由于形態容易變化不穩定的特點,所以會對知識共享帶來一些障礙和風險。
(三)存在較高的失信成本。由于虛擬企業是為了迎合同一個市場機遇而產生,并且有相同的目標進行發展,但虛擬企業之間的成員企業只是通過互聯網的形式進行溝通和配合,缺少了一些在固定的場所辦公和共事的機會,那么對于成員企業之間的熟悉程度和信任程度將會大大降低。當今互聯網信息傳遞雖然較為完善,但是互聯網信息無法傳達諸如情緒、意愿等等一些方面,所以虛擬企業之間的合作成員存在一定的違約風險。
三、加強虛擬企業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明確成員企業間成本的界限。虛擬企業在進行模塊成本的分配時,可以參照工時分配的原則進行分配,并且需要結合項目的數量進行對協調成本的分攤。企業之間的成本可以進行有效分配,并且使得企業之間的協調成本進行降低,那么進一步企業的總成本也會隨之降低。
(二)穩固契約關系,降低項目風險成本。想要合理挑選合作公司,虛擬企業必須要將成員公司的信譽度放在首要考慮的要求,最好挑選信譽度較高的企業合作,同時也要懂得依靠法律的力量來約束成員企業的行為。與聯盟企業合作前,應簽署有關協議,必要時也要訂立有關條例,明確好內部所有成員企業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最重要的是要明確合理地分配每個內部公司的利益分配。
(三)加強虛擬企業的管理,實現聯盟成員間的互依平衡。建立一些企業管理的機制,加大虛擬企業之間的熟悉感和信任感,可以適當地建立虛擬企業共有的臨時性的辦公場所,增加對成員企業之間員工的熟悉和了解,以減少在處理項目操作中帶來的陌生因素和文化沖突。盡管在文化反面我們不能完全消除矛盾和沖突,但倘若能夠加大信息管理的機制,提高虛擬企業成員之間的信任,對各方面的成本分配和調節之間有明確的劃分體系,那么在虛擬企業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將會慢慢減少,使得虛擬企業呈現一個健康、穩定的環境發展。
不可否認,虛擬企業在進行全球資源的優化更新,以及在現在全球經濟不斷變革的狀況下,在各方面進行成本的降低,并且對經營風險的不斷降低,使得全球經濟展現出經濟新形勢。它還增加了對虛擬企業聯盟中單個實體的監督,盡可能地劃定了成本管理的界限,盡可能地減少了虛擬企業成員之間的文化差異。因此,我們在發展實體企業的同時,也應該大力倡導虛擬企業的發展,使得經濟新形式呈現穩態發展狀況。
【參考文獻】
[1] 孫建強,姜亞男,于洋.“2+1”共享模式下的成本管理研究{J}.財會月刊.2017第5期.p35-40
[2] 苗雨君,孫博文.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年第1期.p117-119
[3] 賈旭東.基于經典扎根理論的虛擬企業供應鏈形成機理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16第1期.p95-104
[4] 商淑秀,張再生.虛擬企業知識共享演化博弈分析{J},中國軟科學,2015第3期,p15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