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胖
摘 要:隨著新課標改革工作的深入開展,我國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有了新的要求與標準,要求教師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采取各種科學高效的教學方法,以促進學生的各方面發展。然而當前部分教師固守傳統教學觀念,教學手段單一老舊,不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沒有積極響應新課標改革工作的具體要求,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以初中語文教學為例,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方面成長。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合作學習;策略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簡單高效,符合學生實際發展情況的現代化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各方面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師所布置的教學任務,對教學知識進行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一種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要求學生將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巧妙結合在一起,在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促進自身的不斷發展。合作學習對學生的成長有三個影響:(1)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2)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鼓勵學生大膽創新;(3)培養學生學習自信心,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總而言之,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深入學習知識,提高自身的學習水平,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
一、目前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目前初中語文教學中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不利于教師教學工作的深入開展。首先是初中語文教師深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學觀念落后,容易采取“填鴨式”教育模式,將自身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強加在學生身上,這就違背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這樣的被動式學習環境下,非常不利于身心健康發展。同時初中語文教師教學手段單一老舊,不符合學生實際情況,不能滿足社會對教育的需求,教學內容枯燥乏味,缺乏新意,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沒有足夠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久而久之,學生就對語文學習產生抵觸心理,不愿意積極配合教師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而這些問題都阻礙了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也不能順利開展下去,這就得不償失了。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教學組織策略探析
1.立足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小組分配學習
學生是一切教學工作的主體,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活動時,首要的任務就是立足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小組分配學習。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就要立足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性格特點、學習能力等,進行綜合分析,在公平自愿原則的基礎上,將全體學生分成若干個人數相同的小組,進行語文知識的合作學習。初中語文教師將學生進行合理分配,確保每個小組的成員都能夠互幫互助,共同合作,更好地發揮合作學習模式的作用,在初中語文教師的引導下促進學生的各方面發展。
2.合作與競爭并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合作學習模式下,小組長作為合作學習模式的核心部分,可以將語文學習知識進行合理的分配,確保每一位同學都可以參與到語文知識的學習與討論之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創新語文學習方法,最終培養學生的團體合作意識,學生能夠快速高效地完成教師所布置的語文教學任務。初中學生已有一定的競爭意識,而適當的競爭意識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的各方面發展,因此初中語文教師還可以利用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各個小組之間進行語文學習的競爭,在比較中學生就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學習能力,在競爭中促進了自身的成長。
3.構建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一個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是語文教學體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能夠使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事半功倍,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將教學評價體系與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初中語文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整合每一個小組,對小組中每位成員的學習表現進行綜合分析,對每一位同學給出一個較為合理的教學評價,并實施相應的獎懲制度,對待表現較好的小組及個人,要采取激勵性語言評價,不斷鼓舞這部分學生繼續深入學習語文知識,促進自身的不斷進步對待表現較差的小組及個人,要積極進行溝通,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慢慢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為了積極響應新課標改革工作的具體要求,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初中語文教師要拋棄傳統教育思想,學習更為先進的教學理念,將語文學科特點和學生學習情況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不斷優化和調整自身的教學手段,靈活運用合作學習模式,構建一個更加簡單且高效的現代化教學體系,更好地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楊玉芳.初中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存在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中),2018(9).
[2]王大慶.試析初中語文課堂如何激活學生的學習動力[J].新課程(中),2018(12).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