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孝凡
【摘 要】 現階段,需要摸清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為促進其規范化發展提供方向,本文利用相關數據,對臨安區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發現:臨安區農民專業合作社創辦主體多樣化,且經營能力逐漸增強,但也存在運行質量不高、產業分布不均和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這為后續合作社升級改造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 農民專業合作社 發展現狀 創辦主體 區域發展
1研究背景
自200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實施以來,合作社呈加速發展態勢,在增產增收、規避風險等方面起重要作用。2017年9月,臨安撤市變區,成為杭州市一個新轄區,這為臨安的經濟發展帶來新契機。為了進一步促進臨安區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政府部門出臺《浙江省農業廳等11部門關于引導和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發展意見》、《臨安區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發展指導意見》等指導性政策,這使合作社的發展進程開創了一個新的局面。
2臨安區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
相關合作社法的頒布實施后,合作社的組建、運營有法可依,其主體地位得到法律的認可。截至2018年12月底,臨安區在市場監管部門登記注冊的各類合作社共725個,比2011年增加了2.32倍,出資總額6.97億元,社員1.6萬人,帶動農戶2.7萬戶,遍及全區18個鎮街,298個行政村。結合相關數據,分析現階段臨安區合作社發展現狀。
2.1創辦主體多樣化
從創辦主體看,臨安區合作社先由農民組織創辦為主,逐步形成多元主體牽頭,多領域參與。近幾年,臨安區合作社創辦主體如下幾種:(1)能人帶動型。這種類型特征是“強者牽頭、弱者參與”[1],一般來說,一個或幾個農村大戶帶動周邊小農戶組建合作社;或大學畢業生利用所學知識,帶動一群小農戶組建合作社。能人帶動型有617個,占其總數的92.8%。(2)組織引導型?;鶎愚r技服務組織、村經濟合作社、供銷社等主體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匯集從事農產品生產、銷售、加工等農民,積極引導,共建合作社,實現資源優化整合這類合作社有28個,占其總數的4.02%。(3)龍頭企業帶動型。龍頭企業是同行業的領頭羊,具有示范引領作用,提供社會資源支持合作社創立發展。此類合作社有17個,占其總數的2.44%。表2.1所示,發現能人帶動型占據主導地位,其他類型占著較小比例,但其發展潛力相對較大。
2.2經營能力逐漸增強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臨安的農業結構不斷改造升級,打破了以往合作限制,臨安區合作社經營范圍從低級向高級、從單一向綜合轉變,經營地域擴大化,突破地域限制,增加抵御風險能力,其帶動影響作用明顯加大。表2.2所示,2016—2017年產銷一體化、生產服務經營形式的合作社數量增加;2017—2018年,臨安區合作社中,產銷一體化服務經營的合作社減少33個。合作社的經營集中產銷一體化、生產服務,其盈利能力顯著提高,2016—2018年臨安區合作社實現經營收入逐年下降,但其盈余和可分配盈余緩慢增加。
2.3運行質量不高
經多年鼓勵、引導,臨安區合作社快速發展,在增產增收、產業升級、鄉村振興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一些合作社建設不規范、運行質量不高,甚至無法正常經營,這已不適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要求。表2.3所示,2016—2018年這三年來,臨安區合作社被市場監管部門列入為異常名單的數量居高不下,通過登記住所無法取得聯系的合作社數量不斷減少,這也反映相關政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臨安區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發展指導意見》,對合作社分類改造提升,積極引導“空殼社”注銷登記。
2.4產業分布不均
近年來,臨安區合作社推行多樣化為農服務,不斷提升農業生產的綜合實力,引領帶動更多非成員農戶加入。從產業分布來看,臨安已形成山核桃、竹筍、水果、畜牧、蔬菜等特色產業的生產、加工、流通、服務等一套體系。表3.2所示,2016—2018年近三年臨安區合作社行業分布概況以種植業和林業為主,其中,種植業、林業類合作社占總數高達85%及以上,從整體來看,產業多樣化,但分布不均衡。
2.5區域發展不平衡
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僅質量、規模,還是農戶所占社員比重,都存在著區域發展不均衡這一問題。首先,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最為明顯。2017年底,臨安區有730個合作社,首先是天目山鎮的數量最多,其次是於潛鎮,這兩者分別占總數的13%和11%;而錦北街道的合作社總數最少,其他地區相對來說比較均衡。
3小結
通過數據分析,結果表明:臨安區農民專業合作社呈現創辦主體多樣化、經營能力逐漸增強、運行質量不高、產業分布不均和區域發展不平衡等現狀?;谏鲜?,得到如下啟示:(1)充分利用相關政策,積極引導其他組織及涉農企業組建、支持合作社,豐富創辦主體,增強抵御風險能力;(2)積極響應專項清理工作,摸底排查異常合作社,精準甄別,提升其整體運行質量;(3)加強農戶認知程度,不斷對產業升級改造,延長農產品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促進增效增收。
【參考文獻】
[1] 邵科,徐旭初.合作社社員參與:概念、角色與行為特征[J].經濟學家,2013(1):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