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學國
摘 要:當前,隨著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初中語文教育越來越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良好的閱讀能力不僅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還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為今后的學習及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這為今后的語文教學提供了一個方向,今后教學的更多關注點要集中到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方面來,要學會不斷地探索新方案,學會與時俱進,使得閱讀教學方案既能達到有效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同時還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愛上閱讀,愛上文學。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措施
眾所周知,語文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具有靈活性與豐富性,因此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就要多聽、多讀、多說、多寫,這樣才能不斷加深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與別人溝通交流。而筆者以為其中最為重要的還是閱讀,良好的閱讀能力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同時還可以不斷提升他們的文學素養。因此閱讀教學可以說是初中語文教學的核心所在。據此,為了進一步促進教師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筆者將簡要說明當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就如何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提出幾點拙見,希望能對廣大語文教師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認為,這一問題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概括,首先是教師缺乏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意識,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是很多教師在課后布置作業時,總是缺少閱讀任務的分配,因此很多學生就只完成教師所布置的抄寫生字詞,課后練習等作業。其二是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很少利用時間給學生講解如何閱讀,如何更好地掌握閱讀文章的好詞佳句等,因此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就缺少了閱讀的技巧,因此一些學生盡管長期堅持閱讀文章的好習慣,可還是難以見到更大的成效。其次是學生缺少了對閱讀的訓練,由于受到年齡小,貪玩、認識較短等因素的影響,很多學生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閱讀對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因此很多時間都花在玩耍或者是其他學科的學習上,而對于語文學習就僅靠教師課堂上45分鐘的講解,因此長期下去,學生的閱讀水平總是難以有很大的提升,同時自身的語文學習成績也難以取得一個漂亮的分數。
二、有效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策略
1.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識
眾所周知,意識往往指導行為,語文閱讀的教學也是如此,教師只有運用多種手段來對學生加強閱讀意識的培養,他們才能從內心接受閱讀,從而愛上閱讀,愛上語文的學習。那么具體運用哪些手段,來對學生加強閱讀意識的培養呢?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在對課文進行講解之前,引領學生通過閱讀文章聯想到文章中描繪的景色或是人物,同時還應調動每一個學生參與到閱讀中。此外,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可以在學生閱讀之前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閱讀尋找答案,在學生作答之后,教師可以說“那么我們能一起進入文章的學習,看看你們給出的答案是否正確”,這時就會極大地激發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都想驗證自己是否回答正確,這時教師再進入課文的講解,就會比較有效且輕松。
例如,當教師上到《口技》一課時,可以在學生閱讀之前,詢問學生“文中都采用了哪幾種修辭手法?”這樣學生就可以帶著問題尋找答案,閱讀時也會更加認真,從而在閱讀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此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意識,從而推動學生的全方面發展。
2.開展課堂小活動
一般來說,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個疲倦期,這時,教師就可以適當地開展些小活動,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學生下一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比如,教師在上到《背影》一課時,可以先要求學生說出作者是從哪些角度對父親進行描寫的?以及是如何描寫的?很多學生都會給出不同的答案,這時教師再說“那么同學們可不可以利用作者的描寫、角度以及手法對自己的父親進行一番描寫呢?”這時無形之中就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為教師下一階段的教學做好鋪墊。
3.加強文章與實際的結合
眾所周知,文章來源于實際生活,因此教師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注意將文章內容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從而更好地幫助理解文章內容。例如在《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課中,作者雨果對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這一歷史展開了具體描述,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侵略前圓明園的建筑、銅器等圖片,然后播放被英法兩國洗劫后的圖片,從而形成鮮明的對比,吸引學生的眼球,這時學生就會想了解這一個過程,這時教師引領學生一同進入文章的學習,就會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總之,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作為教師要學會運用多種手段來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的訓練及培養,不斷改進當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不斷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趙蘇.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語文教學策略[J].文理導航,2015(5).
[2]于燕.新課型標準下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5(3).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