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暢 房貴珍


【摘 要】 2018年4月4日,美團、摩拜聯合宣布美團以37億美元總對價全資收購摩拜。兩家公司都是各自領域的領軍者,現發生如此這般的資本運營行為,其中的動因值得深入研究。
【關鍵詞】 美團 摩拜 收購動因
一、收購雙方簡介
(一)收購方美團簡介。2010年3月4日,美團網成立。2015年10月,美團網與大眾點評宣布合并共同成立“新美大”。2018年9月20日,美團點評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交易。它的主要業務涉及餐飲外賣、到店、酒店旅游服務、新業務及其他服務。在美團的股權中,創始人王興占比11.44%,聯合創始人穆榮均和王慧文分別占比2.51%和0.73%,騰訊占比20.14%,為第一大股東。
(二)被收購方摩拜簡介。2015年1月,摩拜單車成立。2016年4月22日,在上海正式推出智能共享單車服務,并先后進入新加坡、英國等19個國家。通過公開資料整理摩拜股權結構,天使投資人李斌所持股份大于8%,紅杉資本等所持股份都大于5%,騰訊為摩拜第一大股東,所持股份大于20%。
二、收購動因分析
(一)美團方面。1完善出行領域的競爭格局。美團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覆蓋吃喝玩樂各個領域,并且積累了巨大的流量。2017年12月,宣布成立出行事業部,開始進軍出行領域。其打車業務能與自身的其他業務發揮一定的協同作用,而共享單車與美團打車有著相似的客戶群體,美團選擇收購摩拜也是希望完善出行領域的競爭格局,并與現有業務更好地發揮協同效應,保持競爭優勢。另外,摩拜能夠反映客戶的生活軌跡,消費偏好等,有利于美團更好地了解客戶需求,做好精準服務。2提升估值。美團與大眾點評合并時曾簽下對賭協議,根據對賭協議內容,美團必須在2018年完成上市,并且保證IPO的估值不低于200億美元,這樣才能獲得合并后的第一輪融資,否則就要支付給投資人40億美元。因此,美團計劃在2018年完成上市,為了提升估值,美團決定發展出行領域,成立出行事業部,上線打車業務,收購摩拜也是完善其出行領域產業布局,希望出行業務能夠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從而能夠提升估值,加快IPO上市。3騰訊極力推動。作為大股東,騰訊在美團收購摩拜的過程中,或許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2018年4月2日,也就是美團收購摩拜的兩天前,阿里巴巴聯合螞蟻金服完成了對餓了么的全資收購,這一舉動完善了阿里的新零售產業布局,增強了其競爭優勢。也促使騰訊堅定地推動美團收購摩拜。一方面,共享單車的移動支付模式能夠疊加信用、保險等服務,美團打車業務再與共享單車結合,幫助美團鞏固了用戶,也有助于騰訊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與阿里進行對抗;另一方面,增加單車業務能補充美團生活服務業“到家、到店、旅游、出行”四大場景中的出行場景,進一步整合騰訊系的業務,為其與阿里對抗增添力量。
(二)摩拜方面。1自身面臨巨大危機。第一,盈利模式存在危險。其創立者有一個完美的構想:一輛單車能夠收取多份押金,這些資金就算不投資也能賺取不少的利息,再加上騎行的收入,很快就能實現盈利。但是,這種模式極易復制,市場飽和打破了這個完美的構想。第二,發展初期,為迅速占領市場,摩拜借助“補貼模式”吸引了大量用戶。但是,2017年冬季,天氣極為寒冷,人們騎單車的頻率也降低了,再加上2018年年初摩拜提升包月價格,使得摩拜的日訂單量急劇減少,從開始的每日3000萬單降到到每日不足1000單。第三,摩拜2017年度12月份的資產負債表顯示,現金37.52億,其他流動負債,即用戶押金達98.29億,供應商欠款約10億,這都足以看出摩拜的資金鏈斷裂。另外,從摩拜的利潤表看出,摩拜的凈利潤為-6.81億,已處于一種虧損的狀態,另外,每月8000萬的減值損失對摩拜來說也是一項巨大的損耗,可以看出,其燒錢模式已經難以維系。
2美團更具優勢。曾有消息稱,滴滴對摩拜也有收購意圖,據媒體報道,滴滴聯合軟銀給出10億美元的現金投資,不要求直接控股。顯然滴滴和軟銀方面的條件更為優越,但是摩拜為何選擇美團而放棄滴滴呢?摩拜之所以選擇美團,是因為美團有助于其擴寬業務領域,使其發展更加多元化,而滴滴與摩拜的業務類似,選擇滴滴其業務只能局限于共享單車,發展較單一,會喪失很多可能性。
3騰訊成為背后關鍵力量。作為摩拜的第一大股東,騰訊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此次收購。由于在摩拜具有很強的話語權,所以騰訊成為了這次收購案背后的關鍵力量。在此之前,阿里收購餓了么,與騰訊系的美團在外賣業務上形成競爭。另外,阿里又先后投資哈羅單車和ofo,使其在出行領域也獲得了競爭優勢。面對此種境況,騰訊必會有所行動,對騰訊來說,無論從產業布局還是發展前景來看,摩拜被美團收購都能夠提升騰訊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高瑞迎.美團收購摩拜的發展戰略分析[J].財會學習,2019(02):156-157.
[2] 蔣阿力.美團收購摩拜的原因探析及啟示[J].管理觀察,2018(22):50-52.
[3] 牛東旗,林淼.阿里巴巴并購雅虎中國實例分析[J].山西農經,2018(1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