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旭
【摘 要】 “一帶一路”發跡于中國,東面連至亞太經濟圈,西面接至歐洲經濟圈,貫通南亞、東南亞、中亞、西亞乃至歐洲部分區域,將構筑新一輪對外開放的“一體兩翼”,是世界上跨度最長的經濟大走廊。2015 年,習近平總書記對云南省提出了建設我國面向南亞和東南亞輻射中心的最新定位。其中,輻射中心的經濟輻射能力是基礎和平臺,而在經濟輻射能力建設中,產業輻射能力是核心和支撐。昆明是中國通往東南亞和南亞的主要通道。昆明有著區位優勢和接受產業轉移的優勢。本文通過分析“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巨大市場需求與昆明自身發展的優勢,回答昆明市為什么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問題; 通過研究區位優勢,,探討昆明在一帶一路的作用,如何打造成東南亞樞紐城市。同時,借助昆明的區位優勢、交通樞紐、經濟基礎、中印緬孟經濟帶走廊、南博會等,昆明通過大通道建設推動能源合作與經貿合作、旅游文化交流提高文化對外開放水平。
【關鍵詞】 “一帶一路” 昆明市 東南亞樞紐城市
一、前言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一帶一路”戰略是積極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在和平與發展的基礎上打造一個開放和諧包容的經濟帶,促進經濟帶國家乃至全球的經濟發展。“一帶一路”以互利共贏、共商共建、開放包容為核心理念。“一帶一路”的主要內容是政策溝通、道路連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可以說“一帶一路”的提出必將對我國各區域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也有利于我國與其他各國的交流合作,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促進中國經濟發展。“一帶一路”有助于西部地區進一步加強同中亞和東南亞的合作基礎;“一帶一路”有利于中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經濟協調發展;“一帶一路”戰略有利于促進西部地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帶一路”戰略有利于轉變西部地區人民的思想觀念。自“一帶一路”提出以來,“一帶一路”建設的影響在我國西部地區的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均展現出了強大的促進力量,它們直接或間接作用于西部的建設,映射在西部的發展成果上,這種推動西部發展的趨勢利好態勢將繼續保持,并在未來不斷使西部地區、西部老百姓獲益其中。以前我國與國外的交流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對外貿易主要依靠東南沿海的海上運輸,對外開放路徑較為單一,開放輻射范圍有限。但“一帶一路”調整并改變了我國對外貿易的局面,從我國中西部打通了一條通道,連接了亞歐非,激發了我國西部地區對外貿易的潛力,使西部地區由“內陸腹地”變為“開放前沿”,同時與國際交流的潛力要求西部具有較為完備的基礎設施建設,這在一定程度上將有助于西部地區重視自身基礎設施發展,健全社會機制體制。對于西部地區來說,順著“一帶一路”發展方向,遵循“一帶一路”指導理念,應該作為西部地區的中長期發展政策,充分抓住“一帶一路”時代發展機遇和帶著歷史使命感開展建設活動。“一帶一路”發展事業如日中天,為中國以及沿線國家帶來了不可錯失的時代契機,對我國西部地區來說,這更是一個難得的快速發展時期。西部地區應該牢固堅持“一帶一路”發展政策,充分把握資源紅利,負擔起實現國家經濟繁榮、民族振興的歷史使命。
二、昆明市的優勢
(一)外部優勢
多年的西部大開發戰略,以及國家促進產業轉移、調整產業布局,因此昆明借助國家戰略,應答經濟持續發展的要求,積極接續產業轉移,是昆明具備的外部動力優勢。根據重點產業布局的調整和產業轉移的要求,推進昆明的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積極架構區域經濟帶,以產業優化升級成為推動昆明發展的戰略支撐。
(二)內部優勢
1.優越的地理位置。昆明作為云南省的省會城市,具有“東連黔桂通沿海,北經川渝進中原,南下越老達泰柬,西接緬甸連印巴”的獨特區位優勢,是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乃至中東、南歐、非洲的前沿和門戶。同時,向西南延伸方向來看,昆明面向西南開放,既有區位優勢,又有資源優勢,更有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政策優勢。另外,昆明處在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圈、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圈、東盟“10+1”自由貿易區經濟圈的交匯點。從國家層面上講,昆明享有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傾斜扶持政策;從省內層面上講,云南省委、省政府明確了 12 類 40 條政策措施,賦予昆明更大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使昆明建成區域性國際化城市。
2.經濟基礎較好。昆明的“斗南花卉”、“呈貢蔬菜”已經在國內外都有一定的名氣了。同時,昆明既是云南省的工業基地,機械、冶金、煙草等工業已成體系。近年來,昆明的商貿、旅游、信息、現代服務業都快速發展。特別是金融業在近兩年發展較快,泰京銀行、恒生銀行、匯豐銀行、泰華農民銀行、東亞銀行、馬來亞銀行等外資銀行都落戶昆明。于此同時,昆明還有一個目標,就是建成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區域性國際城市。伴隨著昆明到曼谷的國際公路通車同行,以及泛亞鐵路的規劃與建設,昆明國際空港功能的完善,昆明在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橋頭堡”作用更加凸顯出來了。
3.交通樞紐要道。昆明是中國西部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昆明的鐵路網覆蓋面越來越廣,是 12 條鐵路干支線組成的鐵路樞紐站,也是國家鐵路網的重要節點和云南鐵路動脈的關鍵點。2010 年滬昆高鐵和云桂鐵路相繼開工建設,使得昆明邁入了高鐵時代。規劃籌建的泛亞鐵路,由昆明出發,可以到達周邊國家和地區。公路方面,滇中環線溝通了昆明與滇中產業新區,高速過境溝通了昆明與外圍城市的聯系。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規劃的國際公路云南境內段全部實現高等級化。7 條通向鄰省的干線公路,除滇藏公路外,基本實現高等級化,出省通邊大通道的雛形基本形成。航空方面,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投入使用,昆明至達卡、加爾各答、昆明至曼德勒、德里的航線開通后,更使昆明成為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和連接歐亞的門戶。隨著昆明新機場的使用,昆河鐵路的建成,昆曼大通道的通暢,一個面向東南亞、南亞國家的交通網絡即將形成。
4.中印緬孟經濟帶走廊、南博會等有力的助推。多年來,在孟中印緬地區經濟合作論壇(BCIM)的推動下,四方在通道建設方面不斷推進。兩屆南博會的成功舉辦,正逐步將云南打造成為面向東南亞甚至印度洋地區的樞紐。諸多對外開放合作戰略機制,促使昆明的對外交流合作有了更大的延伸空間。同時,以昆明為核心,瑞麗、騰沖、河口、西雙版納等次區域跨境人民幣金融服務中心為支撐的金融發展形態已初具規模,為昆明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三、昆明在“一帶一路”建設戰略中的作用
(一)大通道建設推動能源合作與經貿合作
云南參與“一帶一路”的布局是“一縱一橫”和 5 個重要輔助通道。在這些大通道建設中,昆明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縱一橫”中,昆明發揮了非常重要的節點作用。到東南亞國家,昆明是唯一的紐帶,甚至是東盟、南亞和東亞的一個中心點,中國大陸其他城市要與東盟南亞做貿易,可以通過昆明作為中轉站。同時,絲綢之路經濟帶將進一步打開中國能源消費市場。中緬石油管道是中國的四大油氣通道之一,終點在昆明。昆明由此成為了中國的新能源中心,進一步推進了“一帶一路”的能源合作進程。“一帶一路”建設的基礎和先導是經貿合作,昆明需要借助“一帶一路”戰略盡快消除昆明目前在貿易和投資方面存在的壁壘以擴大貿易投資的規模。同時,借助南博會這個平臺,加快推進昆明與周邊國家地區的各個領域的交流融合,加快推進昆明“建設世界知名旅游城市”的進程,推動區域社會經濟發展。
(二)提升基礎設施的承載力
促進“一帶一路”大通道建設交通基礎設施是“一帶一路”通道建設的基礎保障。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過程中,交通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必將在現有基礎上在更大范圍地做到互聯互通。昆明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對完善以鐵路、高速公路和航空為骨干和樞紐的交通網絡是強有力的推動。與交通物流緊密相連的是物流通道。在交通基礎設施完善的同時,為打通物流通道,必然會推進交通物流樞紐和國際商品物流集散中心的建設。新螺螄灣國際商貿城在此過程中,也必將促進昆明物流業的發展。借助融入“一帶一路”的機會,積極推動昆明基礎設施的發展,改善道路、鐵路、電信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互聯互通水平,以滿足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需要。借助“一帶一路”建設,建立更好的交通運輸網絡,特別是在完善與周邊國家直接聯系的骨干通道時,可以盡快打通通道中缺失路段,暢通瓶頸路段。其中涉及的公路、鐵路、航運等領域的聯通項目,肯定會給昆明以及昆明輻射周邊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企業帶來龐大的市場機會。
(三)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我國雖然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但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對中國文化的理解還很欠缺。借助“一帶一路”戰略,積極提高文化開放水平,要在尊重多樣文明、開放包容、相互借鑒的理論基礎上,形成政府與民間、文化交流與文化貿易、走出去與引進來的文化開放新格局。正如上文所提到昆明的地緣、區位優勢,昆明發揮地緣優勢和區位優勢除了對經濟、貿易有促進作用,更可以使旅游和文化產業成為昆明最大的優勢。借助“春城”這張名片,通過旅游文化活動,加強與東南亞國家間的民間往來,從而達成進一步的經貿合作。昆明可以與周邊國家建立一個以昆明為樞紐的旅游、文化長廊,借助“一帶一路”戰略,與目的地國家達成協議,讓游客通關時免簽或者簡化相關手續。同時,努力加快沿線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與周邊國家共同合作開發旅游人才資源,推廣以昆明為樞紐的旅游圈線路旅游資源。
另外,昆明可利用省會城市的優勢,積極開展教育、語言文化 交流、學術交流活動,促進文化、藝術交流。同時,借助國際會議、國際會展,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地推廣昆明城市形象,并借助“一帶一路”戰略,結合昆明的歷史文化資源、地域文化資源、民族文化資源、生態文化資源,孕育出區域性現代商貿中心、旅游會展中心,讓“休閑度假之城、綠色養生之城、避暑避寒支撐、運動健康之城”的形象遠播全世界。
四、推動昆明發展的措施
(一)優化營商環境
哪里環境好,哪里就能吸納更多的資本、更多的人才、更好的技術、更多的商家,就能贏得發展的主動權,形成資金、人才、技術集聚的“洼地”效應。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對重點發展的大健康、大文創、大旅游、大數據等主導產業,制定完善財政、金融、土地、環保、投資、價格、人才等政策,打造促進產業發展的優良政策環境。要努力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要構筑親商重商護商氛圍。
(二)推進創業創新
創新創業是昆明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量,也是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對昆明來說,要把創新創業作為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突出開放創新、全面創新、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四位一體”,強化創新、創業、創投、創客“四創聯動”,促進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四眾發展”,打造高新區、經開區、云上小鎮、金鼎廣告園四個亮點,把昆明建設成為全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區和區域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三)抓好園區發展
產業園區是產業集聚發展的主要載體,是產業發展的主戰場。要建設一批規模優勢突出、創新能力強、示范帶動作用大的產業園區。要加強統籌規劃。一方面,產業園區要錯位發展、優勢互補,避免重復建設和同質化,通過有計劃地產業導入,使每個園區突出自己的主導產業,打造有特色的專業化產業集群。另一個方面,加強產業發展和城市功能的統籌規劃,實現產城融合發展。
(四)發展開放型經濟
云南的優勢在區位,出路在開放。發展開放型經濟,才能為昆明產業發展增添重要助力。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加快建設招商引資服務平臺。要強化項目落地服務,加 強招商引資前期工作。
【參考文獻】
[1] 季羨林.中印文化交流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3
[2] 阮剛輝.境外經貿合作區要融入“一帶一路”.浙江經濟.2014(7).
[3] 劉清才、曲文娜.中國文化外交的基本理念與開放格局.吉林大學社會學學報.2013.
[4] 習近平提戰略構想:“一帶一路”打開“筑夢空間”.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 2014-08/11/c_1112013039.htm.
[5] 李雯璐.“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研究綜述[J].赤峰學院學報( 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7( 3) : 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