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培超

1引言
研究圍巖滲流與襯砌水荷載的方法主要有數值法與解析法。在復雜模型、地質條件下,數值方法比較適用,但是應用起來較為復雜;解析方法則把問題進行簡化,然后經過理論推導得出解析公式,雖然推導很復雜,但應用起來相對簡單。本文主要將計算模型退化為軸對稱問題和利用保角變換原理對一般情況下高壓富水區隧道水荷載進行解析研究,并對襯砌水壓力折減系數的敏感度和復合式襯砌水壓力“分配”情況等進行相應的探討和分析。
2工程概況
石板隧道工程是連接中梁山東西兩側的一條重要通道。線路全線位于九龍坡區,距北側成渝高速中梁山隧道約8.30km,距南側華福隧道4.85km。該隧道屬深埋特長隧道,設計為分離式雙洞??v向上采用人字坡,線路西側坡率3‰,線路東側坡率-1.98‰,變坡點樁號K3+160.0,設計高程309.9m,此處亦是隧道最大埋深點,約為344.0m。隧道開挖洞寬約13.5m,高約9.0m。
3隧道水荷載問題的解析解
對于隧道位置處水深小于隧道埋深的山嶺隧道,假定隧道斷面為圓形,圍巖為各向同性均勻連續介質,地下水滲流滿足滲流連續性方程和Darcy定律,遠水勢恒定為H,不計初始滲流場及相應的滲流力。且令:kl 為襯砌滲透系數,km為圍巖滲透系數,kg為注漿圈滲透系數,r為研究點的極距,r0為襯砌內徑,r1為襯砌外徑,rg為注漿圈外徑,h1毛洞狀態下圍巖水力勢,h2襯砌后圍巖水力勢,H為遠場水力勢。
(1)隧道開挖后,襯砌前
將流向指向隧道內的流量Q規定為正值,根據Darcy定律有Q1/2πr=kdh1/dr,考慮邊界條件r = r1,h1= 0, r = H,h1 = H,對上式分離變量,然后積分可得襯砌前流量:
將式(1)代入 Darcy 定律,可得毛洞狀態下圍巖水力勢
4解析解與數值解對比驗證
根據重慶石板隧道的工程情況,利用周長等效法將設計的五心圓隧道斷面等效為圓形斷面,取毛洞半徑 r1=7.14 m,為了分析注漿圈厚度對隧道水荷載的影響,沿隧道開挖面的徑向設置20層1m厚的注漿圈。
計算參數:計算模型中圍巖分為上下兩層,分別為T1j1和T1f4,km=2.2×10-6m/s,H=178,襯砌滲透系數考慮n=2、n=10、n=50、 n=100、n=200、n=500六種情況,考慮注漿,tg 為注漿圈厚度,n為圍巖滲透系數與注漿圍巖滲透系數之比,即 n= km/kg。
隨著注漿圈厚度增加,隧道涌水量隨之減小,在相同的注漿圈厚度下,注漿圈滲透系數越低,隧道涌水量越小,可見,施作注漿圈是防治隧道涌突水的有效措施,并且可以通過調整注漿圈厚度和滲透系數控制隧道涌水量;當 n≥50 且 tg≥8m 時,無論是減小注漿圈滲透系數還是增加注漿圈厚度,對減小隧道涌水量的作用效果已不明顯??梢姡⒉皇亲{圈的滲透系數越低、厚度越大對隧道涌水量的控制效果越好,而是存在相對經濟合理的參數值。
5結論
(1)依據軸對稱滲流理論,得出了軸對稱條件下圍巖壓力、襯砌滲流力與隧道襯砌前后涌水量的計算表達式。通過對襯砌滲流力積分得出了作用在襯砌上的水壓力可取為襯砌背后圍巖中的孔隙水壓力。
(2)基于軸對稱解析解,得出襯砌水壓力折減系數對襯砌與圍巖相對滲透性 n 最為敏感,襯砌的滲透性是決定水壓力折減系數大小的主要因素。
(3)注漿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地下水排放流量,對于水壓力的“卸載”與否要取決于襯砌的滲透性。當襯砌具有一定透水性時,圍巖注漿既能限制地下水排放又能降低襯砌水壓力。
【參考文獻】
[1] 王建宇. 對隧道襯砌水壓力荷載的討論. 現代隧道技術, 增刊:? 67-73, 2006
[2] 王建宇. 隧道圍巖滲流和襯砌水壓力荷載. 鐵道建筑技術,? (2): 1-6, 2008
[3] 王建宇, 胡元芳. 對巖石隧道襯砌結構防水問題的討論. 現代隧道技術, 38(1): 20-25, 2001
[4] 王秀英, 王夢恕, 張彌. 計算隧道排水量及襯砌外水壓力的一種簡化方法. 北方交通大學學報,28(001):? 8-10,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