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孫燕 張函 楊英華
我們廠作為勝利油田的傳統老廠,其管轄的油區已開發50年,此時要“算清效益賬,多干效益活,多產效益油”尤為重要。2018年以來,采油廠將實現最大開發效益作為科研人員面臨的首要問題,從開發管理的各個環節入手,推行采油系統單元承包機制,并進行了有益探索。
1確定單元目標,實施單元自主承包
(1)劃分承包單元,實現了優化到單元。
根據單元油藏類型、區域位置、工作量等進行開發單元優化組合,整合為承包單元。將81個開發單元通過合理劃分,歸集成24個承包單元。技術人員自主選擇單元進行承包,針對地質所和采油管理區負責同一承包單元的技術人員成立單元承包管理小組。
(2)制定單元目標,實現了考核到單元。
在對承包單元進行趨勢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年度、季度生產任務,綜合分析所處開發階段、現有開發技術,制約油藏開發的矛盾以及潛力,科學制定承包單元開發目標,并全面升級單元目標化管理信息平臺,實現了“肩上重擔人人挑”。
根據承包單元投入產出狀況,按當月油價對承包單元實施效益核算。對完成單元產量及效益指標的單元采取不設上限的獎勵方式,加大獎勵力度,充分調動了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切實提高了承包單元的開發質量和效益。
2簡化管理流程,實施決策分析一體化
以往實施單井措施作業,先由地質所提出方案,交給工藝所進行工藝配套,然后再交給采油管理區發方案,整個流程就像一場“接力賽”,每個系統只是在接棒后根據自己的職責,盡力完成自己這一賽程的任務,對于其他賽程,他們關注、協調較少。
實施單元承包后,作為承包人員,地質、工藝、管理區技術人員主動召開單元運行討論會,集思廣益,分別從地質潛力、工藝配套、井史井況等多方面,共同研究論證,制定對策。“就像給病人看病,由單科門診變成了專家會診,各系統超前介入、超前運作,疑難井的治療方案自然就容易實現最優化了。”
對于采油管理區技術員,現在對待作業井不再只是拿著一張作業設計,等待作業施工,而是通過加強與單元承包的科研人員溝通,對作業井的地面、地層、井況等都了然于胸,重點工序重點監督,確保施工成功。例如:中9-斜12井為大斜度井,受井筒井況制約,屬低效油井。單元承包人員通過分析測井資料,準確查清層間潛力,實施了卡封作業,初期日產液32噸,日產油7.6噸,累計增油458噸。
3深挖單元潛力,實施單元效益評價
(1)優化單井措施管理,實現了單井創效。
在措施井管理中,轉變思路,由原來的依靠措施數量取勝轉變為提高措施有效益率增效。單元承包人員通過對措施井的實施過程按照先算后干,邊干邊算,總量控制、動態調整實施一體化效益管理,杜絕無效措施、控制低效措施。
以孤島油田中二館3-4為例,該單元為典型的“三高”單元,措施效果一直較差,措施有效率僅為43.6%。2018年實施單元承包后,承包人通過對所轄單井逐一分析,應用三線四區模型對單井措施前后進行效益評價,對單元潛力井逐一制定措施并按照效益排序,其中2口井(20P526、19X503)目前已實施,均取得了較好的措施效果。2018年以來,通過優化單井措施管理,否決低效工作量168口,措施有效益率提高10.5%。,措施年增油由10.6萬噸增至16萬噸,措施單井費用卻由27萬元下降至20.14萬元。
(2)加大井組效益評價,實現了井組增效。
開展“井組效益評價”,即根據目標單元井組的開發歷史、現狀及剩余油分布狀況,建立注采井組穩升管理平臺,把每個井組分級評價。承包人員根據油水井動態變化及時進行注采調整,對影響單元穩產的問題集中會審,積極采取有步驟的長效治理措施,促進其向穩產高產轉化。
通過實施“井組效益評價”,一方面使井組的管理更加細化,在培養了一批高產穩產井組的同時,增強了油藏穩產基礎、提高單井產能、降低了開發成本。另一方面單元承包者的積極能動性。每月編制注采調整方案,方案的實施效果同時與個人的績效考核掛鉤,極大調動了參與積極性。2018年采油廠注采調整285井次,增油1023噸,井組穩升率上升2.8%。
(3)推行“四”會制度,實現了單元高效。
開展動態分析“四會”制度,即周動態跟蹤會、月考核會、季表彰總結會和年技術座談會,通過對承包單元實施月度公開考核、兌現,激勵技術人員的干勁,實現承包人收入增長。同時及時發現和解決排名靠后的承包單元開發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找出挖潛方向,實現承包單元高效開發。
通過推行此機制,采油廠自然遞減率下降1.2個百分點,含水上升率得到有效控制。同時,通過單元承包制,真正的將單元開發效益與技術人員融合在一起,極大地調動了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考核激勵,讓科研人員和采油管理區技術室形成合力,促進了采油廠每個單元開發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