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芳
摘 要:多媒體教學不全等于教學的現代化,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與其他教學媒體的運用一樣,不是盲目、無原則、雜亂無章的,應該十分注意這種手段使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關鍵詞:多媒體;資料;課件
當今的教育呈現著國際化、現代化、信息化、社會化的發展趨勢,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新課改下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給語文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它為中學語文課堂教學創設了最佳情境,但同時也使語文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和考驗。如何發揮多媒體技術在中學語文中的輔助作用值得我們深思。應注意到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不是萬能的,它也是有缺點和不足的,只有揚長避短,才能真正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先進作用。
一、多媒體與現代語文教學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要求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要求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改變舊觀念。把信息技術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語文學科教學中,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嘗試網上閱讀,促進讀寫結合,使語言文字兼備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有利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以便更好地完成語文教學的目標。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為開展探究式教學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如何運用多媒體進行探究式教學是擺在廣大教師面前的一大課題。
二、多媒體技術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的優缺點
多數教師和學生對多媒體的運用持肯定態度,多媒體輔助教學也已經大范圍地運用于中學語文的課堂教學。
1.多媒體教學方式的優越性
多媒體教學“超越時空限制、化遠為近、化虛為實、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是其顯著的特點。
(1)從教師的角度看
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能夠幫助師生更好地實現語文學科教與學的目標,為教師的科研和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教師把所要講授的內容全部做成電子課件由投影儀放映出來,方便實用,節省了板書時間,還可以隨時對教學內容進行修改調整,同時多媒體課件的設計過程也是提高教師教育創新能力的過程。
(2)從學生的角度看
將語文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以語文知識的學習作為載體,以多媒體技術為學習的輔助工具,語文教學以豐富形式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立體式、多層次、多視角、全方位的教學刺激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開闊視野,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能力的培養。例如《蘇州園林》中“……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總之,一切都要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而這些又來自“一致追求”。這些描述讓學生在學習時很難聯想到園林的具體美之所在,如教師在課堂上展示蘇州園林的有關圖片,就可以使實物與想象結合,既給學生一個直觀而且形象的畫面,又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想象能力。
2.多媒體技術運用不當所存在的問題
(1)課前準備不充分
中學語文教學多媒體課件形式的出現,需要教師在課前有充分的準備,要搜集調動多方面的素材。教師如不充分準備就會出現教學內容單一、前后銜接不好,使學生的學習缺乏深度。同時因為多媒體網絡化的教學環境中,資料的查找可以在網絡上進行,通過“下載”“復制”來獲得,部分教師很難再去慢慢地咀嚼課本了,就使鉆研教材、教法的時間相對減少了。
(2)資料容量過大
資料容量過大會使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吸收知識,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出現半生不熟的狀態,有時甚至連筆記都很難跟得上進程。上課的氣氛很活躍,忙忙碌碌的,但是一節課下來回頭一想,腦袋里似乎也是空空如也。這樣就使我們的語文教學變成了高科技的“填鴨式”教學。
(3)課件多數轉載而來
多媒體教學中應用的課件大多轉載而來,體現不出自己的教學思想。目前,真正能自己制作課件的語文教師并不多,互聯網中現成的課件很多,可供隨時下載使用。但關鍵的問題是下載完后不經任何修改、加工,拿來就用,對課件的制作缺乏必要的認識。 多媒體教學環境中教師的個性正被侵蝕,教師“自己的”東西少了,而“別人的”東西多了。中學語文中的任意一篇課文都是具有自己的個性情感和個性思維的,然而教師的教學一旦缺少個性就會使學生的感悟和體會受到局限。
綜上所述,多媒體語文教學是現代最新科技成果對傳統語文教學的挑戰,多媒體給中學語文教學帶來的生機和活力是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替代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多媒體教學不全等于教學的現代化,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與其他教學媒體的運用一樣,不是盲目、無原則、雜亂無章的,應該十分注意這種手段使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它作為輔助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工具,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課制宜,以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認知發展規律為前提,充分有效地發揮其潛能和作用,達到趨利避害,使其成為教師教學的好助手、學生學習的好伙伴,能夠更好地為語文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劉燕珍.試論中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技術的運用[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8).
[2]張婕.中學語文課堂多媒體應用現狀及改進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2010.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