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堯
福州黎明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省福州市 350002
財政補貼是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過程中常見的一類模式,就是有效轉化新能源汽車在節能、減排等方面產生的積極作用,以經濟效益的方式呈現出來,在在增加汽車市場份額中從源頭上解決汽車市場無效率、失靈等問題,確保汽車生產狀態良好。在此過程中,和傳統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有著根本上的區別,由于研發、生產兩大層面成本較高,出現在市場上的新能源汽車價格也相對較高,會在推廣應用方面形成一定的阻力。針對這種情況,我國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中提出了財政補貼模式,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過程中立足基本國情,與時俱進的同時從全局出發,出臺了一系列的財政補貼政策,加大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方面的資金以及技術投入力度,在層層落實過程中營造“和諧、寬松”的外部環境,對各類型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企業以及私人購置等提供了額度不等的經濟補償。在此過程中,地方政府部門要在解讀中央制定的財政補貼政策中針對地區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中呈現的問題,制定、落實地方相關規章條例的同時對企業、個人進行不同層次的經濟補償,促使各類型新能源汽車在財政補貼政策落實中得以有效推廣應用,持續提高市場占有率的同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步伐。
稅收優惠、使用優惠兩大類模式也頻繁出現在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中。就稅收優惠模式來說,政府部門從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際情況出發,以財政支出為切入點,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性的稅收優惠政策,促使新能源汽車在企業以及個人享受稅收優惠過程中得以有效推廣應用。就使用優惠模式來說,政府部門在聯系實際中出臺了相關的使用優惠政策,采用不限購、不限行等方法,有效滿足消費者汽車購置需求的同時也為其后期使用新能源汽車提供了方便,借助社會大眾力量,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使其在實際應用中各方面效能最大化發揮。與此同時,服務行業的新能源汽車被優先授予運營權,比如,出租車、公交車,通過多樣化優惠,大力扶持交通運輸企業發展,促使各類型新能源汽車得以高效推廣以及應用。
在科技高速發展浪潮中,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有了新的變化,要突破動力電池技術,注重具有低成本、高性能、零污染等特征的動力電池研究,強調純電動汽車向超微型方向發展。在此過程中,燃料電池有著多樣化優勢特征,燃料來源較廣、可再生的同時能夠滿足新時代下的環保標準,零排放、零污染等,燃料電池汽車已成為世界范圍汽車生產企業競爭的關鍵點,要在實踐過程中加大燃料電池以及氫動力發動機車型的推廣應用。與此同時,我國要注重對新一代車用能源動力系統的研發,進一步促進動力電池技術發展,生產、推廣以及應用和我國基本國情吻合的微型純電動汽車,在以點帶面中促使新能源汽車更好地朝著示范化、商業化、產業化以及規模化方向發展。
就財政補貼來說,主要體現在兩大層面,即價格補貼、技術補貼,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中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2.1.1 價格補貼效應
價格補貼主要是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個人進行相應的價格補貼,鼓勵不同消費群體購買、使用各類型新能源汽車,可以站在微觀經濟學視角,忽視外部性因素的影響,在分析新能源汽車供給需求曲線中探究價格補貼對汽車市場的具體影響,進而,明確價格補貼產生的效應,相應地,圖1是價格補貼對新能源汽車市場影響的結構圖。
其中:P為新能源汽車的價格,Q為新能源汽車的數量。假設原需求曲線D、供給曲線S二者相交于點A,汽車市場處于均衡狀態,均衡價格、均衡數量分別為P0和Q0。在財政補貼模式作用下,政府部門對新能源汽車消費者的價格補貼為t,消費者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需求量明顯增加,需求曲線逐漸右移,新的需求曲線D’形成,在點B位置出現新的市場均衡,均衡價格上升,即P’,均衡數量明顯增加,即Q’。在此基礎上,分析近些年各類型汽車的市場價格,發現其并沒有較大的變化,價格仍然為P0,市場狀態位于C點,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量不斷增加,但生產企業并沒有在享受到來自價格補貼方面的福利,新能源汽車市場出現供小于求的情況。

圖1 價格補貼對新能源汽車市場影響的結構圖
2.1.2 技術補貼效應
根據圖2,原需求曲線D、供給曲線S二者在A點位置的時候市場處于均衡狀態,均衡價格、均衡數量分別為P0和Q0。假設在運營發展過程中,企業將政府部門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技術補貼全都作用到開展的技術研發活動中,生產新能源汽車的能力會明顯提高,供給曲線出現偏轉的情況,新能源汽車供給彈性明顯提高,新供給曲線S’形成,在B點位置市場出現均衡情況,均衡價格明顯降低,即P’,均衡數量有所增加,即Q’。在新能源汽車價格不發生變化情況下,市場狀態位于C點的時候,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獲取的福利明顯增大,市場出現供大于求的情況。在此過程中,由于政府部門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財政補貼較大,補貼涉及面較大,某些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并沒有將獲取的技術補貼應用到研發中,技術研發受阻的同時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上的推廣應用也會受到不利影響。相應地,圖2是技術補貼對新能源汽車市場影響的結構圖。

圖2 技術補貼對新能源汽車市場影響的結構圖
從某種層面上說,稅收優惠、價格補貼二者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中起到的作用相同,會影響新能源汽車市場運行中供給以及需求變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中的占有率。在此過程中,稅收優惠政策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中的落實會減少政府部門的財政收入,財政補貼卻會增加政府部門的轉移性支出。此外,使用優惠模式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中也會產生一定的效應,能夠有效增加市場中新能源汽車的需求量,促進新能源汽車生產的同時不斷增強其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更好地在各層次消費群體中推廣應用,在落實節能、減排、環保等理念中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可持續發展。
我國要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過程中采用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法,隨時全面、深入了解不同地區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中呈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優化制定的財政補貼政策,補充、完善的同時提出新的政策,以新能源汽車市場為導向,合理減少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的直接補貼,適當增加對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的價格、技術等層面補貼,比如,基礎設施建設、零部件制造商,在減少新能源汽車生產成本過程中有效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多樣化使用需求,確保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時市場份額不斷增加。在此過程中,我國要在完善新能源汽車市場機制過程中借助其優勢作用,實現自動化調節,降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兩大模式對政府部門財政支出方面的依賴性,在市場自動調節中避免增加政府部門在這方面的經濟負擔。
我國要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原則中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以新能源汽車市場為導向,構建行之有效的測評機制,結合多樣化的需求影響因子,成本、使用壽命、效能等,全面、客觀測評新能源汽車推廣以及應用情況,包括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生產、銷售等,以測評結果為基點,對企業、個人進行不同層次補貼。在此過程中,我國要在測評基礎上將多種推廣應用模式協調統一,在相互作用過程中產生最大化的積極效應。
總而言之,我國要多層次、系統化把握新能源汽車推廣以及應用情況、效應,在優化完善的過程中實現高質量推廣應用,促使新能源汽車在效能最大化發揮過程中有效緩解汽車行業能源短缺、環境污染等方面壓力,滿足社會大眾對汽車的多元化與個性化需求,在效益提升過程中促使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全面、協調、持續發展,將經濟發展、環境保護深度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