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華,孟 濤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遼寧 沈陽 110001)
產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所占學時較多,是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必修課之一。然而,筆者在臨床工作中發現,已經學習過產科學知識的醫學生在實際工作中能力較差,不能勝任產科臨床工作。這提示產科學教學過程可能缺少某些重要環節,導致教學與臨床不能很好地銜接。另外,產科學知識更新速度快,個別知識點較抽象,晦澀難懂,學生學習起來較吃力,自信心不足,積極性不高。因此,有必要對當前產科學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培養出能夠勝任產科臨床工作的醫學生,提高教學效果。
以往的教學模式更強調教學內容,至于所能取得的教學成果,由于施教者和學習者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然而,教學成果不僅關系到醫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也與患者預后密切相關。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強調以學習成果為目的[1],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讓學生獲取知識,是目前國內外盛行的教育模式[2-3]。成果導向教育不拘泥于固定的教學手段,而是圍繞最終的學習產出,根據學習者不同的特點設計出貼切的教學方法,以幫助學生掌握教學重點和難點[4]。成果導向教育更重視學習產出,以學生獲得的能力為金標準,而不是教學內容[5]。本文分析了產科學教學現狀,總結了我校已經實施的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教學改革,希望與同行分享經驗。
產科學課程一般面向本科3年級學生開設,產科學知識與醫學基礎課程內容聯系緊密,需要相關的生物化學、生理學、病理學知識來理解產科疾病的發病機制。但由于距離基礎課程學習時間較長,大部分學生已將許多知識點遺忘,而課堂時間有限,不能完整回顧已學的知識,因此教學效果差。學生普遍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來學習,不能充分理解疾病的發病原因和機理,導致不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臨床實際問題。這就需要增加學習時間,可以考慮在課前通過畢博平臺讓學生提前復習相關基礎知識,喚醒記憶,課堂上再講解新的教學內容,事半功倍[6]。
產科學教學內容較為復雜,原因是孕產婦本身具有和普通人群不同的生理性改變,而且由于妊娠的特殊性,可能同時合并許多其他內外科疾病,導致臨床工作非常困難。如處理臨床上常見的妊娠晚期出血性疾病,需要掌握許多章節的內容,包括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宮頸疾病等。這就需要教師有條理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其將可能導致妊娠晚期出血性疾病的不同鑒別診斷逐一羅列出來,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正確的臨床思維模式[7]。
傳統課堂教學往往是課本知識的羅列和重復,沒有涉及具體臨床病例,導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差,沒有達到預期教學效果。在實際臨床工作中,一名患者會有許多臨床表現、體征、化驗和檢查結果,正確區分這些陽性結果和陰性結果,是產科學教學要達到的目的[8]。針對這一問題,可考慮采用病例導入法或角色模擬教學法,在課堂上引入與理論知識契合度較好的實際臨床病例,或者讓學生扮演醫生和患者,將實際工作場景模擬出來,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還能提高解決實際臨床問題能力[9]。
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產科學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見表1),以往的產科學教學大綱要求學生掌握某種具體疾病的臨床表現或治療原則,而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則是讓學生學會解決實際臨床問題[10],因此我們可以調整教學大綱。例如,設置一個章節重點講解妊娠期晚期出血性疾病的診治流程或妊娠期DIC的診治方法,目的是讓學生在畢業后能夠勝任產科臨床工作,面對一名馬上要分娩的產婦知道該如何處理、如何交代病情。這就需要授課教師將處理臨床患者的技巧包括語言表達、團隊合作等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學生[11]。
我們將部分有關聯的章節內容整合在一起進行講授,目的是讓學生對同一類疾病有統一、深刻的認識[12]。如把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和胎盤早剝整合在一起,原因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胎盤早剝的高危因素,這種整合體現了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合理整合并刪除部分不重要的章節,產科總課時不會改變,但教學效果得以提高,學生能學會處理同一類疾病的方法。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我們對學生的預期學習產出有一定的評估,以陰道分娩內容為例,預期學習產出見表2。

表1 兩種產科學教學模式的差別

表2 陰道分娩預期學習產出

表3 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部分章節教學實施方案
傳統授課方法是利用PPT進行講授,學生忙于記筆記,無法專心聽課。為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進行了一系列教學手段的嘗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校已經引用畢博平臺進行大課教學,通過畢博平臺,我們可以在課前布置學習任務,課后進行思考題測試,鞏固教學效果。通過畢博平臺,學生還可以就教學難點向教師提問,保證了授課的時間和空間[13]。針對不同章節教學,我們制定了不同的實施方案(見表3)。
為適應未來的臨床工作,我們開展病例導入教學,選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病例,增強教學的真實感。也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角色模擬,讓學生扮演患者、患者家屬和不同級別的醫生,了解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提前感受臨床工作。為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我們引入了翻轉課堂教學方法,讓學生走到講臺前,用自己的語言將教學內容講授出來。經過教師的指導,學生對教學內容印象深刻,再一次體現了成果導向教育理念[14]。
對于產科學較為復雜的知識如骨盆結構,我們采用思維導圖教學方法,將骨盆的3個平面結構用思維導圖展現出來,不僅方便記憶,還可以將幾個平面進行比較,深入了解分娩機轉的機制。
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產科學教學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15],需要所有授課教師持之以恒的努力,需要根據實際臨床工作內容不斷完善教學大綱,適當整合教學內容,并有針對性地采用不同教學手段,讓學生能夠達到產科醫生的基本要求,勝任未來的產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