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海鋒 李鈴華
浙江省湖州交通醫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現代醫學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措施主要有康復訓練、氧療、無創通氣以及激素等,有助于改善或延緩病情,但療效仍待提高[1]。臨床實踐證實中西醫結合療法對穩定期COPD效果更佳[2]。中醫學認為穩定期COPD為本虛標實之證,痰瘀危害減輕,但稽留難除,正虛積損,加之遷延失治耗損正氣,致肺、腎虛損,氣虛則氣化津液無力,津液不得氣化反釀成痰濁,主要表現為肺腎氣陰虛之癥[3]。本組人參補肺湯加減方具有補肺滋腎、納氣定喘之功效,是“COPD中醫診療指南”中治療穩定期COPD的共識方。本研究探討了人參補肺湯加減辨證對穩定期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療效以及輔助性T細胞(Th1)/Th2細胞平衡及相關細胞因子的調節作用。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篩選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就診的COPD穩定期(Ⅲ級)并發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共60例,參照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0例。療程期間對照組脫落1例。對照組29例中男19例,女10例;年齡70~85歲,平均79.48±9.22歲;COPD病程為5~15年,平均10.25±1.93年。治療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71~85歲,平均80.05±10.17歲;COPD病程為5.6~15年,平均9.97±2.82年。兩組上述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及診斷標準:①COPD穩定期及其病情分級診斷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4]標準;②Ⅱ型呼吸衰竭診斷符合《無創正壓通氣臨床應用專家共識》[5]標準;③肺腎氣陰虛證診斷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醫證候診斷標準(2011版)》[6]為參考標準(診斷:①喘息、氣短,動則加重;②自汗或乏力,動則加重;③易感冒;④腰膝酸軟;⑤耳鳴,頭昏或頭暈;⑥干咳或少痰、咯痰不爽;⑦盜汗;⑧手足心熱;⑨舌質淡或紅,舌苔薄少或花剝,脈沉細或細弱或細數。符合①、②、③中2項+④、⑤中1項+⑥、⑦、⑧、⑨中2項。);④年齡介于70~85歲之間;⑤患者同意本研究方案,并自愿簽署知情協議。
1.3 排除標準:①伴肺癌、肺膿腫、胸腔積液等疾??;②伴肝腎功能、心力衰竭以及血液系統等嚴重障礙;③精神疾病,或惡性腫瘤者;④胸膜增厚粘連以及有心臟起搏器者。
1.4 治療方法:基礎治療:參照指南[4]給予常規治療方案[吸入激素(ICS)+長效β2-受體激動劑(LABA))]。對照組:采用無創呼吸機治療,呼吸機參數設置參照患者病情,通氣模式設置為S/T模式,氧流量4L/min,呼吸頻率12~16次/分鐘,治療開始時吸氣相氣道正壓(IPAP)10cm H2O和呼氣相氣道正壓(EPAP)4cm H2O,待患者適應后逐漸提高壓力參數,IPAP逐漸調節為14~20cm H2O,EPAP調整為4~6cm H2O;4~6h/次,1~3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人參補肺湯加減治療,中藥配方:人參、五味子、紫蘇子、牡丹皮、百部、陳皮各9g,黃芪、熟地黃各15g,黃精、枸杞子、麥冬、浙貝母、地龍各12g,肉桂3g,炙甘草6g。1劑/d,常規水煎取約200ml藥汁,分2次采用鼻飼用藥。兩組連續治療1周。
1.5 觀察指標:①兩組肺功能:采取肺功能檢測儀測定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和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②兩組動脈血氣分析采取血氣分析儀采集動脈血的二氧化碳分壓(PaCO2)、血氧分壓(PaO2)、血氧飽和度(SaO2)。③兩組外周血輔助性T細胞(Th1)、Th2細胞水平:取清晨空腹下外周血約3ml,肝素鈉抗凝6h內使用流式細胞儀測定,其中Th1細胞為CD4+、干擾素(IFN)-γ+、白細胞介素(IL)-4-,Th2 細胞為 CD4+、IFN-γ-、IL-4+。④兩組血清IFN-γ和IL-4水平:取空腹狀態下靜脈血,3000r/min離心10min,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
1.6 統計學方法:采取SPSS18.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數據以(±s)描述,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即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肺功能及動脈血氣指標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肺功能、動脈血氣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肺功能、動脈血氣指標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對照組治療組例數29 30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FEV1/%(%)43.06±5.11 56.33±6.82*42.94±4.80 68.05±7.89*△FEV1/FVC(%)54.12±6.01 63.75±7.41*54.08±5.88 66.60±8.41*△PaCO2(mmHg)66.41±7.56 58.33±7.04*66.49±7.90 52.71±5.95*△PaO2(mmHg)51.43±6.05 55.36±6.44*51.27±5.76 58.09±6.92*△SaO2(%)65.33±7.39 84.03±9.14*65.21±7.05 87.72±9.79*△
2.2 兩組Th1和Th2細胞水平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Th1和Th2細胞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Th1和Th2細胞水平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對照組治療組例數29 30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Th1 7.62±1.03 5.05±0.63*7.55±0.82 3.01±0.44*△Th2 1.06±0.16 1.73±0.20*1.09±0.19 2.53±0.34*△
2.3 兩組血清IFN-γ和IL-4水平:見表3。
表3 兩組血清IFN-γ和IL-4水平比較(±s,pg/L)

表3 兩組血清IFN-γ和IL-4水平比較(±s,pg/L)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對照組治療組例數29 30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IFN-γ 67.44±8.31 53.49±6.08*67.30±7.75 48.08±5.61*△IL-4 22.41±2.95 26.79±3.80*22.55±3.14 31.17±3.96*△
穩定期COPD在中醫學中屬“肺脹”范疇,與肺、腎等諸臟密切相關。肺主一身之表,開竅于鼻,外邪氣侵入常首先犯肺,導致肺氣宣降失暢,出現喘、咳肺氣上逆之證;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積年不愈,母病及子,由肺及腎,必致肺腎氣俱虛,腎氣衰憊,攝納無權;COPD穩定期,病情危害緩解,但稽留難除,正虛顯露,多表現為氣、陰虛損,集中于肺、脾、腎,故穩定期病機以肺腎氣陰兩虛為主[7]。臨床應以補腎益肺、納氣定喘為主要治法。COPD患者存在T淋巴細胞免疫功能紊亂,尤其為輔助性T細胞(Th)失衡明顯,表現為Th1水平升高及Th2水平降低,Th1/Th2向Th1方向漂移[8]。Th1細胞通過分泌IFN-γ,介導氣道高反應和氣道、肺組織的炎癥反應,促進肺泡壁基底膜降解等,導致COPD肺功能降低;Th2細胞分泌IL-4,可刺激B細胞增殖并產生抗體。
本組人參補肺湯加減方中人參健脾益氣,脾土居中,肺氣乃生,腎氣得固;麥冬養陰清熱,潤肺生津;五味子斂肺止汗,生津止渴,補腎寧心;人參、麥冬、五味子三藥合用,一補一潤一斂,益氣養陰,生津止渴,斂陰止汗,使氣復津生,氣充脈復;黃芪內補脾肺之氣,外可固表止汗;熟地黃滋腎填精;枸杞子補養肝腎;黃精養陰潤肺,補脾益氣,滋腎填精;百部潤肺下氣;肉桂溫補腎陽,使腎氣得固,達納氣平喘;陳皮理氣化痰以暢中;紫蘇子降氣祛痰、止咳平喘;地龍清熱定驚,通絡平喘;浙貝母清熱化痰;牡丹皮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炙甘草調和諸藥。全方配伍達補益氣陰,納氣平喘,化痰止咳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