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曉婷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河南 鄭州 450000)
慢阻肺的病程時間長且容易反復性發作,造成患者呼吸道內阻力增加,出現呼吸困難、哮喘及咳嗽等臨床癥狀,且呈現漸進式發展,若不能有效控制容易誘發呼吸衰竭[1]。中醫將慢阻肺納入到“喘癥”范疇中,依據中醫辨證原則針對患者采取中醫特色護理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本文旨在分析針對慢阻肺患者開展中醫辨證施護的應用效果。
抽取院內自2018年1月起,到2019年3月止診治的78例慢阻肺患者,以數字法隨機分組。觀察組:39例,男女性別比為21/18,年齡區間處于53~86歲,均值(64.3±1.2)歲,病程1~9年,病程均值(4.3±0.4)年。對照組:39例,男女性別比為20/19,年齡區間處于52~87歲,均值(63.9±1.5)歲,病程1~11年,均值(4.5±0.3)年。兩組線性資料比較P>0.05。
對照組開展常規護理,即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用藥指導以及運動指導和氧療護理等;觀察組開展中醫辨證施護,措施如下:(1)中醫情志護理:須做好患者的情緒疏導,加強同患者有效溝通,幫助其解除抑郁和焦慮等狀態,使其在治療期間能夠維持良好心理情緒,同時提升康復治療信心;(2)運動指導:可結合患者身體機能及病情等,為其制定運動方案,可通過打太極拳、練習氣功、步行以及游泳等方式進行適度運動;(3)膳食指導:叮囑患者日常注意保持低鹽飲食,避免食用油膩及生冷食品,適量食用新鮮水果、赤小豆、鯉魚、薏米、鯽魚以及冬瓜等,同時防止食用油膩肥厚以及甜食等有助于生濕痰的食物。針對肺脾氣虛癥,患者可叮囑其多食用益肺補脾的食物,諸如雞肉、山藥、薏仁和百合等;針對肺盛氣陰兩虛者,可多食用益氣養陰之品,諸如桂圓、枸杞、木耳、黑芝麻以及核桃和杏仁等;針對肝肺郁閉者可適量在飲食中增加辛辣之物,以發揮散氣開郁之效,例如可食用蘿卜熬粥已達到順氣解郁的食療效果;(4)中醫辨證施護:在護理期間需要注重對其痰量、氣味、顏色、舌苔等變化的密切觀察針,對肺脾氣虛者保持病房向陽通風,叮囑患者避免過度勞累并堅持適量運動,提升機體免疫力。飲食中避免食用辛辣及油膩食品,將對脾的正常運化功能產生阻礙并且損傷中氣。針對肺腎氣虛者需叮囑其注意保暖,防止感受外邪,同時生活中防止過度勞累,可通過指導其進行縮唇呼吸和吹氣球練習等改善肺功能。針對肺腎氣陰兩虛者,應確保病房內背陰涼,同時日常生活中注意調暢情志防止肝郁化火而傷陰津,嚴格戒煙、戒酒并避免食用辛辣過咸和過甜之品。
(1)對比兩組肺功能改善情況;(2)利用CAT量表對患者生活質量予以評估,該量表是參照圣喬治呼吸問卷所改進而來,主要內容涵蓋患者的咳嗽、咳痰及胸悶程度以及睡眠、心理等維度,0~40分,分值與生活質量成反比。
研究的相關數據均以軟件SPSS17.0進行統計和分析,其中均數標準差通過(±s)描述,行t檢驗,P<0.05代表差異之間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護理前FEV1/FVC、FEV1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FEV1/FVC、FEV1均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肺功能指標對比 ( ±s)

表1 兩組肺功能指標對比 ( ±s)
FEV1/FVC FEV1 組別 例數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觀察組 39 59.06±4.62 66.13±5.61 41.89±3.86 63.16±4.0對照組 39 59.14±4.71 63.03±3.07 41.05±3.27 58.82±3.6 t值 0.826 4.115 0.603 11.302 p值 0.153 0.002 0.214 0.000
兩組護理前CAT評分均較低(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CAT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CAT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s,分)

表2 兩組CAT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s,分)
分組 n 護理前 護理后 觀察組 39 17.92±3.19 10.13±1.14 對照組 39 18.03±2.95 13.64±2.52 t值 0.441 3.162 p值 0.283 0.011
從本次的分析結果來看,通過開展中醫辨證施護,觀察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改善效果好于對照組,同時生活質量評分改善效果優于對照組。這也提示,通過采取中醫辨證施護,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以及肺功能。
綜上所述,慢阻肺患者治療期間開展中醫辨證施護,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并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