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安鮮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運營副總監劉洋

物流信息管理系統通過與企業其他管理系統(如ERP、OMS等)的無縫對接,實現信息在企業各個系統之間的自動傳遞和接收,使企業實現信息一體化,避免物流系統成為信息“孤島”。
精簡人工需求,降低人工成本。大規模地使用機器設備,用機器替換人,也就減少了對人的需求,人少了,照明、保溫、防熱、防火方面的投入也相應地減少了,與人相關的成本投入也就減少了。
提升配送效率與準確性。采用先進的信息管理系統、自動化物料存儲、分揀和搬運設備等,使貨物在倉庫內按需要自動存取與分揀。
提升空間利用率,減少土地成本。自動化物流系統采用密集存儲技術,利用設備可以使用人力難以夠到的“高度”空間,減少人力工作需要的通道空間,存儲同樣數量貨品可以減少倉庫面積,進而減少土地的需求量。
提高物流管理能力。自動化物流系統可以對貨品入庫、分揀、出庫、移庫、盤點、運輸等運作進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不但反映貨品進銷存的全過程,而且可以對貨品進行實時分析和控制,為企業管理者做出正確決策提供依據;平衡企業成產、存儲、銷售各個環節,將庫存量控制至最優狀態,大幅提高企業的資金流轉速度和利用率,降低庫存成本。
但是,物流自動化也是有弊端的。淡旺季落差,在淡旺季十倍業務差異下,任何設備的選擇都面臨著巨大考驗。若依據平時需求設計,旺季對設備和人力來說無疑是場災難,此時增加人力或改變設計、運作模式又變得十分被動。
商品細節,信息識別。對于商品細節信息的辨識,當下設備仍有欠缺。逆向物流問題,SKU數量的膨脹讓現有技術無法從根本上高效完成分理。如果用分揀機將退貨重新分理到SKU級別,退貨中間庫存龐大,周期漫長,現實的方法,只能將退貨分理到固定區域,再由人工來返配上架。
自動化是遵循著預先設置好的編程規則的軟件。自動化有一個明確的特征:讓機器代替人類重復單調的重復性勞動,解放人類的時間用于更重要的事情上去。使得社會變得更有效率,降低商業成本同時提高工作的生產力。
物流轉型智能化。智能設備研發將使物流行業從人工分揀走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快速發展,智能感知技術、信息傳輸技術、機器人、自動化分揀帶、無人機等智能設備將在物流的各個環節廣泛應用。智能物流平臺的建設將實現對數字、標準、智能一體化綜合管理,以綜合物流為出發點,應用現代人工智能技術使得各環節的信息流同步,實現信息一體化,貨物就近入倉,就近配送提升效能。
在人工專向智能的情況下,多式聯運高效運輸將得到實現。通過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等,進一步加強天網+地網+信息網三網合一的網絡資源優勢。
安鮮達在全鏈路全場景食品冷鏈物流服務解決方案,三大業務板塊覆蓋生鮮全鏈路,云象供應鏈SKU數超過4000,線上最大八大品類涵蓋,線上最全采購覆蓋全球6大洲39個國家地區,147個產地。安鮮達冷鏈倉全國布局覆蓋15地冷鏈物流基地產能居全國前列,200萬件/天,冷鏈物流網絡覆蓋全國310個城市。易果構建生鮮全產業鏈協作平臺,運營生鮮訂單20萬單/天。5個基礎產品+4個附加產品+1個信息化系統,將干支線運輸與倉儲、城市配送、社區網店和宅配末端配送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