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孫富奇

2019年,杭叉集團在山東投資設立的控股子公司濟南杭叉叉車銷售有限公司全新門店落成,在為杭叉帶來嶄新氣象的同時,也標志著杭叉在國內銷售服務網絡的進一步完善和成熟,回首杭叉60多年的發展,從一家企業成長為行業巨擘,是其不斷努力和創新的結果,更是其始終堅持用戶至上、產品至上、企業責任至上的結果。
今年的5月20日,在一個甜蜜的時間,杭叉科技園二期啟動奠基,并與智能制造開啟了一次甜蜜之約,據悉杭叉科技園二期總用地面積達到了276畝,總建筑面積12萬2千平方米,以成為世界工業車輛行業最先進的零部件智能制造基地為目標,預計建成后將進一步夯實杭叉集團年產20萬臺工業車輛的生產制造能力。
針對杭叉科技園二期工程,杭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董事會秘書陳賽民告訴記者,該工程作為杭叉集團實現做世界最強叉車企業目標的重要舉措之一,將圍繞智能物流系統智能制造、液壓油缸等液壓系統智能制造、高起升門架系統智能制造、叉車屬具智能制造四大板塊打造智能制造生產基地,并爭取在2~3年內建成投產。
建成后,在機械加工、焊接、涂裝、物料輸送、產品裝配等過程中,將全面采用包括數字化制造、物料立體存儲輸送等現代化技術,并依托基于云計算、云數據的工業數據平臺,串聯四大制造板塊,從而實現板塊與板塊之間、基地與總部之間的數據互聯互通,幫助集團決策者提升決策精準度,讓杭叉的智能生產更具實時化、柔性化。
從杭叉的未來建設中,我們不難發現杭叉作為工業車輛行業中的龍頭企業之一,對于未來智能制造推動行業、企業的發展持有積極的態度,并試圖通過加強自身智能制造實力助推“智·造”時代的快速到來。


陳賽民還告訴記者,2019年下半年杭叉希望并有信心在三個維度上超越2018年,即營收、利潤和臺量上,并在超越的同時繼續強化杭叉在技術創新、產品迭代、產能提升、市場拓展等領域的優勢,特別是在智能制造層面。
其中技術創新層面,目前杭叉擁有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國家級實驗室、省智能研究院,以及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流動站,有效保證了杭叉的技術革新與輸出,并讓杭叉的技術研發始終處于行業領先水平,據悉正是通過這些部門的通力合作,杭叉旗下產品品類已達6千余種,1萬多規格,杭叉更是被譽為物流搬運產品的超市。未來,杭叉還會打造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讓超市更加精美。
而在市場拓展層面,杭叉會在基于國內50多家控股子公司和美國、德國、泰國3家國外機構的基礎上,繼續完善國內市場、美國市場、歐洲市場、東南亞市場的銷售、服務覆蓋,充分發揮國內外500多家經銷商的優勢,進行跟進式的全程服務,為客戶提供優質、便捷、實惠的解決方案。未來,杭叉將會打造多家營銷中心落戶全國大型省會城市,為客戶提供真正的從叉車整機、配件、服務;叉車租賃等全方位服務。
記者還從杭叉工作人員處了解到,自XC系列新能源電動叉車推向市場之后,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市場檢驗,得到了非常良好的市場反饋,作為未來工業車輛發展的趨勢,新能源正在逐步被市場廣泛采納并應用,總經理助理、董事會秘書陳賽民也向記者表示,新能源叉車是杭叉當下首推產品,希望能夠助推新能源叉車的使用普及率。
XC系列具備了外形尺寸更小、能耗更低、動力更強勁等諸多優勢,且充分考慮駕駛者駕乘體驗,根據人機工程創新布置方式,有效減輕駕駛員疲勞積累,轉彎自動降速功能更是提升了行車安全性,杭叉工作人員告訴記者,XC系列配備的FIMS叉車智能管理系統配合云服務,能讓用戶更加直觀地完成車輛監控、運營管理、物流監控等操作,未來當5G技術成熟后,還會引入5G加快數據傳輸速度,在保證數據傳輸安全的基礎上突破最大化接觸傳輸設備限制,很有可能只需APP一個簡單的操作便能完成原先需要親臨現場的操作。
未來,杭叉將不忘初心,堅守企業本質發展,使杭叉品牌的使命“讓搬運更輕松”六字閃耀出更加耀眼奪目的光彩,也會讓中國智造在世界舞臺展現出更優美的舞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