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學階段開展職業規劃教育尤為重要。職業規劃是指為一個人進行整體職業規劃和設計的過程。中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中學生未來發展和職業生涯規劃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分析了對初中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意義,以及對中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具體方法。
【關鍵詞】初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作者簡介】鐘依然,廣州市增城區荔城街第三中學。
我國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高校已經普遍展開,稱為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而在中小學則幾乎沒有對學生進行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雖然中學生也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但只有少數學生認識到如何踐行自己的人生理想。本文闡述了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提升中學生學習動力的意義,初步探討了初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內容和方法。
職業規劃是認識自我、規劃自我、提升自我的一個規劃。職業規劃可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對未來的要求。中學生處于青春期,這一時期的職業規劃教育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努力學習,朝著目標奮斗。根據調查發現現在初中生都有自己的理想,但很少有學生計劃實現自己的崇高理想。職業規劃課程是學生理想意識和實際活動的結合,使學生在畢業時能夠對未來有清晰的思考和規劃。初中生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加速學生對社會的理解和適應。對于每個學生,由于個體之間的差異,每個學生的成長路徑都不同,但每個學生的最終目標是進入社會并獲得讓自己滿意的一份工作。
1.結合素質教育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日常學科教育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人生規劃與職業指導的相關內容,包括個人探索、職業探索、就業形勢和政策掌握、職業素質塑造、成功校友經驗分享、職業體驗等內容。其主要目的是啟發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幫助中學生合理地思考和規劃個人職業生涯,及早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激發其主動學習的動力,提高將來選擇職業的滿意度。
2.系統性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目前,初中大都沒有設置系統性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方面的培訓和指導專門課程,有些雖然有類似的課程,但也未將這些課程納入學校的總課程體系中,并且也缺乏專業化的師資隊伍。因此,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必須設置系統化、體系化的通識課程,在每一專業、每一學生的全部課程體系中加入職業規劃課程,同時,應加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師團隊的專業化,從而構建系統性的知識體系。具體來講,可從以下三方面進行:第一,強調分重點、分階段對每個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第二,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納入學生必修課程體系中,使之成為必修課程,同時,注重差異性教學,關注個體的差異,對個別學生進行單獨指導和幫助,盡量滿足學生個性化的要求;第三,學校應開展各種有益的社會企業實踐活動,多設置實踐性的課程,讓學生有機會在實踐中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興趣,驗證自己的能力,選擇和明確適合自己的就業目標,確保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具有動態性、實時性、準確性。
3.創新的職業規劃方法和體驗式職業咨詢。體驗式職業指導是指一種團體活動模式,其中輔導員通過介入實踐活動而獲得職業生涯規劃相關知識、技能和態度的一種團體活動模式。體驗式職業咨詢的目標是幫助學生根據自身和社會需求制定職業理念,做出準確的職業規劃,從而實現職業發展和職業成熟。主要內容包括職業管理和職業決策,模擬面試,社會實踐,企業實踐,自我意識,人際交往,社會適應,創造力和創新。體驗式職業咨詢將形成一個有共同需求的學生團隊,通過采用情感體驗,活動經驗,實踐經驗,頭腦風暴式體驗、決賽模擬式體驗、心理劇式體驗等方法,增進學生的自我成長和生涯發展。其流程是一個讓學生積極體驗、觀察反省、總結提升的過程,學生在情境中觀察、表達和在實踐中不斷的去澄清、確立和解決與職業生涯相關的問題,最終得以總結和提煉出適合在個體學生特點的職業發展路徑,并將這些體驗運用到實際的工作和生活中去。體驗式職業生涯輔導讓學生參與職業生涯規劃的實踐活動,從而增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效性,拓寬了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途徑。
在初中開展職業規劃教育,可以幫助學生理性地理解自己,對各種職業有清晰的認識和判斷,最初學會規劃自己的生活,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做出很大的選擇。初中生有了明確的職業目標,才可以有效激發學習潛能,調動學習積極性,提高整體素質和能力,為適應未來社會,走向成功人生而奠定堅實的基礎。對初中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不但必要,而且正當其時。
[1]羅小梅.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探討[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7(05):147.
[2]郭蓉主編.職業生涯規劃[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09.
[3]美林,郭曉麗主編.生涯教育:與孩子一起搭建人生的階梯[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