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春梅 姜俊鶴
摘要:全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快節奏的生活,導致閱讀方式的改變,對傳統的紙媒傳播形成了一定的沖擊,但新聞的基本準則沒有改變。記者想要適應時代的發展,必須不斷強化自身的必要素養,還要抓住機遇和挑戰強化自身,提高自身的新聞寫作水平。文章就全媒體時代下對全媒體記者的要求進行分析,以及簡述全媒體記者的發展。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記者;素養;職業要求;發展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9)239-0029-02
1全媒體記者應具備的基本素養
1.1社會責任感
全媒體時代下,信息爆炸,許多媒體為了吸引眼球、增加流量,制造虛假低俗的信息,給媒體業帶來不良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全媒體記者要堅持做自己,不跟風,堅持積極向上的風尚,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同時要堅定不移的本著為人民服務,對社會負責,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做好信息傳播,營造一個良好的輿論環境。
1.2職業道德
每行每業都有道德規范和職業操守,全媒體記者要堅守職業底線、道德底線,不做違法亂紀之事,要認真學習相關法律知識,不以權謀私,利用職位之便做一些構陷他人的事,要堅持公平正義,積極傳播紅色正能量,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確使用手中的權力,引導正確的輿論方向。
1.3學習與創新
相對于紙媒的傳播速度,全媒體可謂快上加快。全媒體記者要想不被取代就得學會創新,所謂“溫故而知新”,全媒體記者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創新。不僅要學習各種專業的業務知識,還要掌握各種傳播方式。
當前,誰掌握了一手的信息,誰就掌握了信息主動權,再者,誰要是想利用信息獲得流量,那必須有新穎的編排方式。全媒體記者必須是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才能保證在全媒體時代有一席之地。
1.4批判性思維
全媒體記者在采訪和創作的過程中,要具有批判性思維,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只有真實的新聞,才能得到受眾的好感。在采訪過程中,必須保持一個客觀的態度,不能過多的摻雜自己的主觀情感,要保持理智,在海量的信息中挑選最有用的信息,進行深度報道。
2全媒體記者面對的挑戰
2.1自身整合力匱乏
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受眾得到信息的方式已經從報紙、廣播換成借助互聯網中的自媒體平臺獲取信息,也從單純的文字圖片改變為融合的方式,并且獲得信息的方式方便快捷,隨時隨地可以搜索任何時期的新聞,信息共享成為主流趨勢,因此,全媒體記者要對信息有一定的整合力。
2.2判斷力較弱
全媒體記者要明確判斷在什么平臺放什么樣的新聞,以什么方式傳播會達到最大的傳播效果,而不是單純的投放,不考慮文章的閱讀量和受眾的喜愛程度。傳統媒體記者只用采集、編輯、發表的方式傳播信息,作為全媒體記者要著重強調和提升判斷信息方式的能力。
2.3針對性服務
傳統的紙質媒體,受眾是一種被動接受信息的方式,而全媒體時代下,他們可以通過網絡搜索的途徑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最重要的不是信息量,而是得到恰好需要的那部分信息,因此全媒體記者必須要明確受眾的需求,要貼和受眾的喜好,形成針對性極強的個性化體驗,即為受眾推送他們極為關注,極度感興趣的內容。
3全媒體記者需要具備的基本技能
3.1新聞采寫技能
新聞采訪與寫作對記者來說是最基本的職業要求,并且評定為一名優秀記者的標準主要是記者的采訪和寫作能力,對于一名優秀的記者,吸引讀者的不是顏值,而是出眾的寫作水平以及將新聞事件闡釋的清晰程度。
3.2編輯技能
在全媒體時代,獲得信息的方式不再單一,而是多種方式、多種渠道全方位展現,僅僅一部手機就可以滿足人們對各類新聞的需求。所以對全媒體記者的要求就不單單是對文字稿件進行編輯,還要對視頻、音頻、圖片進行簡單處理。在快消費的時代,碎片式的快閱讀更加適合受眾,要想吸引更多的讀者,必須跟進時代,通過圖片、短視頻的方式推送消息。
3.3攝影攝像技能
攝影攝像不僅是對全媒體記者的基本要求,也是必備的技能。對于突發性事件,記者無法及時趕往現場的情況下,就需要全媒體記者采用一些電子設備進行攝影攝像,然后經過無線網傳送出去。對全媒體記者不僅要求會使用手機、單反,還要會航拍器、vR設備的一些基本操作,以備不時之需。
3.4隨機應變能力
全媒體記者的工作地點不在是本地或就近,而是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這樣全媒體記者的工作就充滿了不確定性,甚至是危險性,那么就需要記者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和敏銳的反應力,在面對突發狀況能及時調整自己,同時能保護受訪者。能夠面對不同的采訪者及時選擇不同的采訪方式,這樣可以保證采訪的質量。
4培養全媒體記者的有效途徑
4.1原創報道
在信息泛濫的今天,人們在微信、微博等渠道可以獲得各種想要的信息,但是搜索出來的東西卻不盡如人意,大多是千篇一律,同一句話甚至是同一篇文章能看到十來次,所以人們需要的是新的東西,而不是舊東西復制粘貼過來,所以就要求全媒體記者原創報道,從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進行深層面分析,而不是人云亦云。現在,人們已經意識到在網絡上獲取的信息不一定都是真實的,為了確保信息的真實性,人們都會去找官方媒體網站發布的信息。在直播崛起的今天,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成為焦點,因此新聞的來源便成為大眾,全媒體記者在選擇新聞的時候要注重新聞的真實性。
4.2深度報道
快閱讀、淺閱讀已經成為現在的一種閱讀方式。而“快”也成為各個媒體機構追求的目標,隨著網絡的迅速發展,新聞周期也就被壓縮,也就是說這一秒發生的事情,下一秒就會發布出來。這就意味著新聞沒有經過處理,就以一種原型,一種表淺的方式表現出來,這使得一些想要在新聞閱讀中獲得深度以及背景知識的人無功而返。未來,大眾可能會更喜歡親臨現場的感覺,這就要以旁觀者的角度去全面報道新聞的發生、經過、結果,以及全媒體記者采訪的經過、結果。
4.3全面發展
就傳統紙媒記者來說,文字編輯能力是他們唯一的武器,只用提供稿件,不排版不印刷。但這樣的記者不適合現今的全媒體時代。一個優秀的全媒體記者必須具備多項報道技能,作為一個全方位人才。一個兼具寫稿、攝影、編輯、報道、制片等能力的全能型人才不會被時代拋棄。一個人可以完成一個團隊的工作,這對于新聞來說是最佳的運營機制,因為不會在著急發新聞的時候找不到剪輯的人,不會因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一遍遍重新制作而浪費時問,從而耽誤發布的黃金時問。
5全媒體記者的發展
全媒體時代必然要求記者全面發展,而全媒體記者將完全取代紙媒記者。全媒體記者要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必須要多讀、多寫。經常閱讀有影響的新聞報道,然后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可以分析報道中的習作技巧,豐富自己的寫作手法,從而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專業的全媒體記者要保持對新聞敏銳的觀察力,要對新聞有熱情以及專注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在全媒體時代,深度報道將成為考察優秀記者的關鍵要素。
在全媒體時代,任何東西都是瞬息萬變的,但新聞的本質并沒有變,這就說明記者的優良傳統還應該繼續保持,要想成為優秀的全媒體記者,首先要成為優秀的傳統紙媒記者。全媒體記者應該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某個領域進行長期關注和研究,成為此領域的專家,甚至是權威。這個領域可以是醫學、教育、法律等。因為只有進行長時間的接觸、了解、調查,才能找到真正有新聞價值的東西,才能進行真正的深度報道。
全媒體時代需要一群默默付出,能真正發現有價值新聞,能引領輿論方向的優秀人才。在眾多的信息中能發現被人們忽視的一丁點線索,不斷去找尋去探索新聞的背后,不被利益迷惑,能堅守內心,堅持新聞人的底線。
6結語
全媒體記者為適應時代發展,必須要加強自身的基本素養,如社會責任感、職業道德等,還要全面掌握記者所具備的基本技能,如編輯、攝影攝像等。全媒體記者要順應趨勢的發展,不斷改善自己,發展自己,深入實踐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