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鑫
摘要:數字信號周期性傳輸,是確保數字電視信息傳播體系完善的重要環節,它具有基礎性、多樣性、以及科學性等特征?;诖耍疚囊訥T-5900-1000型數字電視為例,著重探究數字信號發生機原理及常規問題的處理方法,以達到科學調控數字傳播體系,提升數字電視信息傳播品質的目的。
關鍵詞:數字電視;發射機原理;常規問題;處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9)239-0084-02
數字電視,是現代信息傳輸體系自主優化的代表形式,它實現了數字信號的周期性溝通與傳播,具有較好的信息交互效果。研究表明:合理把握數字信號的傳播原理,明確常見數字信息傳播問題處理策略,是數字電視信息傳播體系創新的保障條件。
1數字電視(GT-5900-1000型)發射機原理
GT-5900-1000型數字電視的發射機主要是由射頻、監控、散熱、以及供電系統四部分組成,其中射頻系統負責傳輸信號的放大、分配,而其他三部分主要對其射頻中的前置、功率等方面進行單元性調節,因而,射頻環節是數字電視信號處理調控的重要環節。同時,射頻調配系統可更加詳細的分為激勵器、授時器、信號切換器、以及分配合成過濾系統等部分。當數字信號從外部接收到工作參數時,用戶就可實現遠程和本地信息的聯動調配。按照GT-5900-1000型信號傳輸的具體情況,我們將發射機結構的基本單元歸納為:
1.1授時器
GT-5900-1000型數字電視,是傳統數字信號體系轉換的一種新型數字傳輸方式,它不僅保留了激勵器信號傳輸和調頻的主要窗口,也可以借助高性能GPS進行北斗信號源的交流與調節,由此,該類型數字電視中的授時器可在接收高性能GPS北斗信號的基礎上,采用集成性電路穩定性調頻、脈沖等資源,是一種信號綜合調控方法。一般來說,GT-5900-1000型的數字調頻信號每分鐘的脈沖速率可達10000000次,這樣,脈沖信號就可隨時與正弦波信號同步進行調頻變換了。同時,由于GT-59001000型的數字轉換程序以大數據程序為主,內部授時器進行信號存儲與分析時,也可以借助GPS進行北斗信號模式的常規性切換與保持,相對與傳統的信號溝通方式而言,該方式下所傳導的信息精度更高、信號傳導穩定性也更強。
1.2調頻與信號切換
GT-5900-1000型的數字信號內ASI信號處理校對設備,可隨時對信號傳輸結構中的信號進行信息核對處理。同時,無論數字電視外部設計模式是手動調頻還是自動調頻,內部程序均自主按要求進行激勵器的切換。此時,由于激勵器本身的信號傳輸過程就存在著信號自動判別的能力,當無線數字信號傳輸結構進行綜合調控時,設備輸出頻率將立即對射頻信號進行連續性緩沖與處理,這樣,無論外部接收到的信號如何發生轉變,前置射頻放大裝置均會依據信號要求進行信號轉換,這是GT-59001000型電視的信號調頻和傳輸功能。
射頻機中自身信號調頻與信號放大的過程,可隨時按照射頻要求進行信號合成,然后經過信號模具的復制對接,經功率合成窗口進行濾波信號分辨傳導,最后在濾波單元的控制下進行發射機單元發射與保護。
1.3功率濾波器
GT-5900-1000型數字電視中功率濾波器,是數字信號傳輸中的另一個關鍵環節。該部分主要是由1個前級放大單元和3個功率放大單元組成。前置放大單元,主要負責調頻信號的傳輸與調控,保障數字電視射頻發射機信號的清晰度和完整度。而3個功率放大單元,分別負責功率傳輸、功率合成、以及功率檢測穩定性檢測等工作。當射頻渠道中進入新的傳輸信號后,某個單元的電流、溫度變化、以及VSWR體系將自動啟動,且各個單元之間的電流不會因為人工外部調頻的改變而發生變化,這樣,就可保障GT 5900 1000型數字電視的射頻發射機信號處于穩定性檢測與綜合鎖定的狀態。與傳統的信息傳輸方式相比,原有的功率信號傳輸策略,信號處理與調頻的穩定性自然也更強。
2數字電視(GT-5900-1000型)的常規問題及處理方法
2.1射頻機監控單元問題及方法
射頻監控單元,主要負責系統實時采集的信號進行反饋與處理,最終在網絡信息傳輸結構上將該問題反應出來。
其一,若數字電視中的射頻發射機啟動后,一直處于待機狀態,說明此時射頻窗口監控主板和數據顯示線路連接上出現了故障。維修人員可首先將顯示器與射頻主板連接區域中所有線路均拔掉重新安裝。重新啟動顯示器后,若依舊存在該問題,需徹底關閉射頻調控裝置,將射頻發射機中錯亂的數字傳輸代碼進行重新核對。
其二,前置信號放大單元的信號傳輸參數異常。一般來說,該種問題所表現出來的情況是射頻機所參考的參數中有50%均為零。技術維修人員進行問題處理時,可先對前置信號方法單元部分的參數傳輸線路進行徹底拔出,并檢測連接線路是否存在著線路局部損壞的問題。若線路存在局部損壞,需更換掉損壞線路,所有線路檢查完畢后再重新進行安裝即可。
其三,功率方法單元工作異常時,系統會出現射頻信號感應遲緩、或者功率傳輸強度不穩定等問題。此時技術維修人員進行功率維修時,可先檢查線路連接孔部分是否存在著故障,若無其他故障但問題依舊無法排除,可先將射頻功率調節到最大,然后再調節到最小,對射頻調節裝置進行信號敏感度“刺激”,這樣進行信號整體調整后,射頻機單元控制故障可得到有效性解決。
2.2切換單元故障及處理方法
切換單元設備調控激勵器的信號輸出調控環節,是射頻機信號調節的主要環節。其信號傳輸的正常與否,可直接反饋出射頻機器切換調控能力的強弱。若切換單元信號傳輸時出現了信號敏感度弱、信息調頻可靠性不足等情況時,說明切換單元已經出現了故障問題。
技術人員在解決該類問題時,其操作過程要點可歸納為:1)將設備信號傳輸裝置調劑到自動切換狀態;2)確定切換信號處于主干線路上;3)完全關閉切換單元控制程序,等待10s~15s后,重新啟動切換程序,并重新按數字電視信號傳輸要求進行信號調節。即,發射調頻設備啟動信號后的一瞬間,系統可自動對射頻中的切換結構規制到默認狀態,關閉程序后靜置階段,是為了將程序周圍連接信號感應源也徹底“切開”,這樣重新啟動后的切換單元就處于最初的程序默認狀態之上了。
2.3前置放大單元故障及處理方法
GT-5900-1000型數字電視中所應用的前置信號放大單元主要包括兩個指示燈,分別為紅色和黃色。若射頻機中的信號傳輸故障,前置放大單元的紅色信號燈將自動亮起,此時,前置放大單元工作期問的電流、電壓、以及調頻波感應等問題都受到相應的干擾。
為解決數字電視射頻機中存在的前置放大單元處理能力弱化的問題,需針對前置放大單元的電磁信號感應情況,開展相應的數字信號傳輸調節。首先,關閉數字電視射頻發射機上連接的所有程序,并記錄前置放大單元在徹底關閉前的參數變化。參數始終為0,系統重新開啟后,應先進行前置放大單元的參數調整,然后再開展故障線路調節。若參數是按照由高到低的順序進行調控,開機后可從前置放大單元的整個程序視角上分析問題。
2.4功率放大單元故障及處理方法
功率放大單元的故障問題,是數字電視信號傳輸最常見的故障區域,該部分除了在以上部分出現故障時發生信息調控參數異常,還會出現功率放大單元電壓指示燈異常、溫度異常、以及功率、單元駐波異常等情況。
2.4.1電壓指示燈異常功率放大單元電壓指示燈異常,是設備實際應用中存在的設備故障性問題。一般來說,當射頻發射器在正常電壓狀態下工作,除了調頻信號等間斷性閃爍外,其他指示燈均不會出現閃爍。而當功率放大單元中電壓異常時,電壓控制黃色指示燈多半會出現10s-15s間隔閃爍的情況,且此時功率放大單元所傳輸的信號穩定性也較差。對該部分功率放大單元故障進行問題處理時,維修人員可利用萬能表對功率放大單元兩端的輸入、輸出電壓進行檢測;同時;對線路傳輸結構中存在短路的部分問題進行調節,這樣進行電路測試與調控后,更換問題線路即可解決問題。
2.4.2溫度異常功率放大單元部分溫度異常時,程序指示燈黃色亮起,造成該問題的原因可規制為:1)由于功率合成風機的溫度調節裝置安裝不到位所引起;2)也有可能是由于功率放大單元中,單元調控結構安排的位置過高所導致的。
技術維修人員在處理功率放大單元溫度異常的問題時,可在關閉頻率發射機之后,將功率放大單元溫度調節裝置單獨拆下來,并對應調整功率放大單元散熱裝置的位置即可。若功率放大單元中散熱裝置出現了短路等情況,要將散熱裝置全部更換掉,這樣是為了避免在新建立的功率放大單元散熱結構上,不遺留下故障隱患。
2.4.3功率異常
功率放大單元部分檢測功率異常時,單元控制設備的指示燈為紅色、或者紅色與黃色間接性跳動。出現功率異常多是由于功率放大單元部分的效率傳輸強度不穩定所導致;亦或者是由于功率放大單元部分出現了局部性模塊損壞的情況。
設備維修人員進行故障處理時,需先對功率放大單元部分結構進行程序重新啟動,然后觀察功率放大單元接收到外部信號后,各部分功率儀表的參數變化情況。若儀表參數始終在0-10之問變化,說明檢測部分的電壓傳輸穩定性較低,且該部分功率放大單元連接線路存在短路的情況,對應進行調節即可。
2.4.5單元駐波異常
單元駐波異常,是指功率放大單元出現的駐波信號燈為紅色狀態,該種問題多是由于功率放大單元部分的功率合成傳輸結構出現了異常。其原因一部分可能是功率合成結構連接故障,一部分可能是功率放大單元的駐波傳輸設備本身出現了損壞。
設備維修人員進行故障處理時,需要重新進行功率放大單元部分傳輸線路的連接,并運用線路反饋測試儀器,進行單元駐波傳輸功率的情況的檢驗。若萬能表檢驗電阻值增大,說明功率放大單元中功率合成部分設備出現了損壞;反之,說明該部分信號傳輸結構出現了連接異常,需相應的進行線路更換。
3結論
綜上所述,分析數字電視(GT-5900-1000型)發射機原理及常規問題的處理方法,是新技術綜合應用的理論歸納。在此基礎上,本文通過射頻機監控單元、切換單元、前置放大單元、功率放大單元故障及處理方法四方面進行分析。因此,本篇文章的研究結果將為數字技術應用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