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摘要隨著有聲書市場的火爆,涌現出大批有聲書主播,文章以喜馬拉雅FM平臺上的有聲書主播為觀察對象,采用抽樣數據分析的方法,對影響主播發展的因素作了初步分析并提出意見建議。
關鍵詞:有聲書;主播;生態;分析
中圖分婁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童編號1674-6708(2019)239-0114-02
近年來,有聲書市場蓬勃發展。2016年被稱為“有聲書元年”,那一年是很多音頻平臺有聲書市場的起飛階段,喜馬拉雅FM售出了第一個付費有聲書作品《褚時健傳》,有聲書市場正式進入付費時代。隨后,有聲書市場規模逐年擴大,2017年市場規模達到32.4億,2018年達46.3億,2019年市場規模有望增至63.6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6.4%。那么,在這場有聲書盛宴中,主播處于何種角色?有聲書主播如何獲得發展?本文通過抽樣分析喜馬拉雅FM平臺的頭部主播,試圖找到答案,并給出建議。
1有聲書主播分類
1.1按與平臺關系分
可分為兩類,一是簽約主播。又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與喜馬拉雅簽署獨家協議,只在喜馬拉雅平臺錄制有聲書,一種是只與喜馬拉雅簽署《有聲書錄制協議》,此協議在單本書錄制過程中有效;二是自由主播。此類主播以錄制無版權的經典作品或自創內容為主,以分享為目的。
1.2按專業程度分
可分為3類,一是從未受過專業訓練,沒有任何基礎。無論是演播技巧還是嗓音條件都不出色,出于愛好跨入這一行;二是有一定條件,但演播水平一般,主要是聲音條件好,但演播經驗欠缺;三是專業人士轉戰音頻平臺。所謂專業人士即受過專業訓練,曾在傳統電臺做過播音員主持人,具有一定演播經驗,掌握演播技巧,具備較好的嗓音條件。
1.3按影響力分
可分為頭部主播與普通主播。基于什么樣的標準進行區分,目前并無權威說法,根據喜馬拉雅FM發布的《2018有聲書聽書圖鑒》,以收聽時長、被打賞數額和更新量分別列出了排名前十主播,三榜共計19名主播,粉絲量最高“有聲的紫襟”716.8萬,最低“主播羅寧”41.6萬,平均粉絲量140萬,如果把粉絲量作為衡量標準的話,那么粉絲量上百萬的應屬于頭部主播。以喜馬拉雅公布的有聲書用戶數據(4.7億中39.9%為有聲書用戶)推算,這一級別主播在喜馬拉雅宣稱的600萬主播中應是極少數,絕大部分主播屬于普通主播。
2主播綜合分析
為了給主播提供發展建議,筆者抽取較有指標性的喜馬拉雅有聲書付費榜排名前10主播,觀察粉絲量、專輯數、作品知名度和播放量及入駐平臺時長等數據問的關聯性,探尋影響主播發展的主要因素。
通過分析表1,可發現以下關系:
1)入駐平臺時長與粉絲量增長沒有明顯的正相關關系。我們看到,表1中2013年入駐的主播有兩位,粉絲量都在200萬以上,2014年入駐的2位;粉絲量從50多萬到100多萬不等;其余大部分是2015、2016年入駐的,粉絲量多的也達200多萬,少的則30多萬。
2)所播作品火爆程度與有聲版播放量呈正相關關系。表1中,排名前十的主播所播作品,在其首發網站總點擊率都過千萬,更有破億的超級IP,如《斗破蒼穹》,起點中文網總點擊超過2.7億,主播“暮玖Ayla”2016年入駐,名下其他專輯播放量最高不過3000多萬,最低的只有幾千,但這部超級IP有聲書播放量達2.1億,訂閱量達49.9萬,遠遠超過其他專輯。與“暮玖Ayla”類似的主播還有不少,如“八音六合、刺兒”“郭益達”等。
3)主播專業水平與作品播放量呈正相關關系。為剔除上線時問、作品IP值等因素對播放量的影響,從表1中選取“牛大寶”,這一被粉絲評價“演播有特色”的主播,觀察其名下主要專輯的播放量。可發現,專輯播放量差距并不十分明顯,這與其他主播單一專輯火爆,而其他專輯較冷形成對比。
綜合來看,有聲主播發展取決于兩大因素:所播作品是否大IP和主播個人演播水平的高低。而作品IP值是主要影響因素;演播水平較高的主播可以保證穩定的粉絲增長。
3主播特點分析
結合主播分類和前列各因素關聯性,對表中部分主播演播水平進行分析后,可發現喜馬拉雅FM有聲書主播有以下特點:
1)題材選擇上偏好網絡小說。這與當前的大環境有關,雖然喜馬通過與出版機構合作推出許多文史哲類嚴肅題材有聲作品,但與數量龐大的網絡小說相比,仍顯得微不足道。而主播為快速實現粉絲量提升,也競相爭奪大IP網絡小說,使得網絡小說所占比例仍處于絕對統治地位。
2)個性化漸成趨勢。上表中有不少近兩年才入駐平臺的新晉主播,但成長很快,比如“牛大寶”實現了短時間內粉絲量與播放量的雙提升,收聽他的演播可發現,他以“搞笑”為自己的演播風格。而在喜馬拉雅公布的《2018有聲書聽書圖鑒》中也顯示,2018年有聲書年度關鍵詞就是“爆笑”,而“牛大寶”恰恰迎合了這股潮流。
3)簽約主播將成主流。喜馬拉雅于2018年推出了“萬人十億新聲計劃”,在2019年將投入3個“十億”從資金、流量及創業孵化3個層面全面扶植音頻內容創業者,竭力幫助創作者變現。其中重要的一環就是增加簽約主播數量,在喜馬的有聲化平臺上,有“喜配音主播”入口,吸引主播成為簽約主播,一旦成為簽約主播,就會獲得可觀的簽約費和流量扶持,隨著平臺規模不斷擴大,在音頻江湖的霸主地位日益穩固,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主播成為簽約主播。
4給主播的意見建議
1)爭得大IP作品進入成長快車道。喜馬搭建的“有聲化平臺”對接版權方和主播,每天都會推出大批新書供主播試音,試音成功的主播就獲得該書有聲書錄制權,按照版權方或平臺要求,節目大部分可發布在自己ID名下,從而吸引粉絲,那些大IP作品本身具有知名度和影響力,可為主播帶來大量粉絲。
2)要有自身特色。無論是否受過專業訓練,都應有自己的特色,這一點將越來越重要。當前,平臺用戶增長率逐年放緩,據易觀智庫發布數據顯示,移動音頻整體用戶增長率呈逐年下降趨勢,預計到2020年增長率將降到13%左右,在此大趨勢下,喜馬拉雅有聲書用戶卻以年均34%以上的速度在增加,據喜馬預計到2020年,有聲書用戶將突破5億。據此,在總量漸趨穩定前提下,有聲書用戶也將達到一定量值,總體規模即將見到邊界,對主播們來說,當最初的盛宴逐步落幕,之后就要做好細水長流的準備,那時有特色的主播無疑將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
3)原創為王。有聲書主播的功能從本質上看,還是文字到聲音的轉換媒介,個人二度創作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有聲作品的傳播,但歸根結底還在于原作的影響力。這與有聲書火爆的根本原因有關——人們之所以愛“聽”書,是因為這種方式滿足了高效利用碎片化時問的需求,有聲書更多在人們通勤、等待、睡前起“伴隨”作用,在這樣的場景下,內容比“表現內容”重要,獲得信息比“裝飾信息”重要。所以,有聲書主播的價值體現并不明顯,這從喜馬給主播們定的價格可見一斑,錄制一小時作品,酬勞約80~120元不等,后續分成,主播一般可分到10%~20%,這個報酬與主播的付出是不匹配的。因此,長遠考慮,主播應考慮自己原創內容,由有聲書主播轉型為知識型主播,提升自身價值。
以上就是一些粗淺分析,研究移動音頻平臺主播生態是一個新課題,現在研究用戶的多,研究服務用戶的少,本文因受限于大數據無法獲取、且無法做數據動態跟蹤,諸如主播作品、互動與粉絲增長之間的關聯關系、單播與雙播、多播對提升粉絲量與訂閱量的作用等深層次問題,還待有識之士作深入研究,在此權當拋磚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