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渝樹
英國是出版大國和出版強國,英國圖書在全球享有較好口碑。近些年,英國圖書在我國影響日甚,“劍橋史”“DK風”“牛津閱讀樹”“哈利·波特熱”等現象,讓越來越多中國讀者感受到了英國出版的品質和魅力。2019年3月,筆者利用隨團參加倫敦書展的機會,拜訪牛津大學出版社,與DK圖書公司(DorlingKindersley)、尤斯伯恩圖書公司(Usborne)、琥珀出版社(AmberBooks)等出版機構的編輯和版權人員交流,分析研究企鵝蘭登書屋(PenguinRandomHouse)、哈珀·科林斯出版集團(HarperCollinsPublishers)、布盧姆斯伯里(Bloomsbury)等出版社展臺的圖書,走進Waterstones書店、Waitrose超市圖書銷售區與讀者交談,對英國出版商如何為讀者出好書產生一些感悟。
一是先有讀者定位,再有出版選題。英國圖書出版高度市場化,出書比較規范嚴謹,出書前會做細致的市場調研和受眾分析,通常會細化到讀者的年齡、性別、職業、受教育程度等。書展上,英國很多出版社介紹自己的圖書時都很自信,版權貿易十分火熱,這種自信很大程度上來自于確信自己的書讀者愿意買、愿意讀的底氣。牛津大學出版社英語語言教育事業部產品總監JosephNoble談到,一個選題是否出版,需要經過出版社的策劃編輯、營銷人員、版權經理等一起討論決定,其中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對目標讀者進行評估;當然,如果一個選題成功了,往往會后續開發系列產品,比如面向學術入門者的“牛津通識讀本”(VeryShortIntroductions)已出版近600種,面向學生群體的“牛津閱讀樹”(Oxford ReadingTree)已覆蓋103個國家和地區,面向成人的英語學習系列教材“前進”(Headway)被127個國家和地區的1億人使用。企鵝出版社(PenguinBooksUK)針對不同年齡段、消費能力和教育水平的讀者推出細分化叢書,比如企鵝經典書系面向大眾讀者、鵜鶘書系(PelicanBooks)面向具有一定學術水平的讀者、海雀圖畫書系(PuffinPictureBooks)主要面向兒童。琥珀出版社的版權經理介紹說,近些年隨著學漢語和對中華文化感興趣的英國人越來越多,他們嘗試推出THEARTofWAR(《孫子兵法》英譯),很受市場歡迎,緊接著推出了中華文化大系ChineseBoundCollection,包括ChineseProverbs、ChineseCharacters、ChineseAstrology等圖書。英國出版社明確目標讀者再出書的做法,有效避免盲目出書帶來的滯銷退貨難題,值得我們借鑒。
二是寧可“得罪”作者,也不辜負讀者。英國出版業傳統上被視為“紳士”職業,編輯具有一定文化使命感,與作者之間是平等信任的關系,編輯尊重作者,與作者是好朋友,但在書稿修改上卻很講原則,“對事不對人”,有時甚至是不近情面的“苛刻”,畢竟最終為書買單的是讀者而不是作者。牛津大學出版社的學術教育事業部總監EmmaGier說,牛津大學出版社像對待“皇冠上的珠寶”一樣做學術書,每一本書都嚴格標準,除了編輯認真審稿外,出版社還設立了專門的委員會來協助把關書稿質量。委員會由牛津大學校長、學科專家等組成,出版社的選題計劃、擬出版的每種出版物都要交由委員會審核,必要時還會邀請校外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權威機構進行“團體審稿”。作者必須根據委員會和編輯的意見修改后,才能正式出版,以此確保提供給讀者的每一本學術書都具有專業水準。EmmaGier驕傲地說,牛津大學出版社有一本名叫《巡警的陳詞》(Constable'sPresentments)的圖書,核校工作(correctproofs)花了35年,創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英國不少文學出版社,比如尤納森·坎普(JonathanCape)、費伯—費伯(Faber—Faber)等,設置了“讀者”(Reader)一職,聘請社外的文學專業人士協助審閱書稿,進行質量把關,確保奉獻給讀者的文學作品都具有較高文藝水平。①據阿歇特英國出版集團前CEO蒂姆·希利·哈欽森(TimHelyHutchinson)介紹,阿歇特的出版策略是出版任何領域的最佳圖書,精心出版每種形式的優秀圖書,不管一本書是高端文學,還是兒童圖畫書,品質是很重要的。②英國出版商雖然大都是企業,但并不因為要追求利潤就放棄“文化守望者”的職責,這種職業操守確實值得學習。
三是封面和版式不僅是形式,更是重要內容。漫步書展上的英國出版商展區,走進倫敦街頭的實體書店,發現英國圖書封面和版式普遍比較精美時尚,設計制作十分用心,給人美的享受和無限吸引力,讓圖書成為“不可抗拒的誘惑”。分析英國的圖書設計,有幾個突出特點:首先,善于用圖?!耙粓D勝千言”。英國很多圖書喜歡運用色彩鮮艷、生動形象的實物或真人圖片,封面和內文常常是大尺寸、高清晰度的美圖和繁復精美的飾紋、藝術感十足的字體,讓讀者易于產生閱讀愿望。據DK圖書公司的版權人員介紹,他們在外觀設計、圖片選配上下的功夫遠遠大于編輯文字,對配圖的要求極為嚴苛,有時做一本書準備的圖片足以做十本書。其次,精妙編排讓內容更易讀易懂。琥珀出版社、DK圖書公司的百科知識、生活技能、教材類圖書,巧妙的排版與知識內容有機契合,立體直觀的解剖圖切面圖、形象貼切的實物圖和原理圖將抽象的理論、枯燥的知識生動呈現出來,凸顯了編排的知識歸類、細分主題功能,對內容起到很好的解釋說明、補充表征作用,已經成為內容不可或缺的部分。再次,獨特新穎的創意設計豐富閱讀體驗。尤斯伯恩圖書公司為了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開發了富有創意、形式多樣的折疊書(Fold-outBooks)、立體書(Popups)、音樂書(Musicbooks)、揭秘書(PeepInsideBooks)、貼畫書(PictureStickerBooks)、涂色書(ColouringBooks)等,趣味性、參與性十足,極大豐富了圖書的閱讀體驗。書展期間,尤斯伯恩圖書公司的展臺不僅版權洽談絡繹不絕,而且吸引了大量兒童駐足閱讀。最后,外觀顏色、文圖數量、圖書尺寸等元
素很有講究。比如,牛津大學出版社的OxfordReadandImagine書系、麥克米倫出版集團(PanMacmillan)的Connect書系都通過不同顏色來區分圖書的閱讀等級。尤斯伯恩圖書公司面向女孩的圖書大多是粉色、紫色,面向男孩的圖書大多是藍色、黃色;分級閱讀圖書的圖片數量、文字難易會根據孩子年齡段有所不同,年齡越小圖片越多、文字越簡單,閱讀水平越高圖片越少、文字越豐富。DK的親子閱讀童書通常設計為大開本,展開后的大小適合家長和孩子共讀。企鵝出版社獨特的“三段式”封面以及Marber式封面(TheMarbergrid)起到很好的辨識作用,讀者一看封面就知道是企鵝出版社的圖書。
四是數量解決不了問題,市場更青睞高品質、專業化。近年來,英國圖書出版業總體呈現數量和規模在壓縮、質量和效益在提升的態勢。據尼爾森圖書公司統計,2016年、2017年、2018年英國新書出版總量分別為211,240種、209,849種、185,721種,呈逐年下降趨勢;據英國出版商協會統計,這三年英國圖書總銷售量分別為35.09億英鎊、35.58億英鎊、37億英鎊,呈逐年增長趨勢。這“一降一升”說明英國圖書總體質量在提升,出版商不是靠數量擴張而是靠提高單本圖書質量效益來贏得競爭。另一個支撐數據是近年來英國紙質圖書退貨率逐年下降,這也可說明英國圖書整體質量在逐年提高。③從實際情況看,大多數英國出版商的市場策略是聚焦優勢領域、精耕細分市場。在倫敦書展上,聽到英國同行介紹各自出版社時經常提到“專注”這個詞。比如,琥珀出版社的版權經理介紹說,他們主要專注于插圖類非虛構圖書,其琥珀書系(AmberBooks)主要面向希望獲取軍事、歷史、烹飪、音樂等知識和技能的成年人,腳尖書系(TiptoeBooks)主要面向喜歡恐龍、動物、自然、神話故事等的兒童。布盧姆斯伯里出版社(Bloomsbury)在其他文學出版社紛紛爭奪熱門作家中另辟蹊徑,特別注重發現和培養有潛力的新人新作,簽約了英國黑人作家卡里爾·菲利普斯、猶太裔作家威爾·塞爾夫等,特別是發現了書稿被多家出版社退稿的J.K.羅琳,其哈利·波特系列作品創造了文學出版的銷售神話,也成為出版社的重要收入支柱。不僅中小型出版社注重專業化,成功的大型出版集團也不是什么書都出,而是深耕最有競爭力的領域,比如麥克米倫出版集團雖然出版大眾讀物、專業圖書,但其核心產品仍然是教育和語言類圖書。
五是讀者期待的閱讀形態,就是出版融合發展的方向。英國出版業的融合發展,總體是緊緊圍繞讀者需求,在信息技術發展可支撐的范圍內逐步推進的。從最初的紙質書+電子書、有聲書到提供在線數據庫,再從開發各類手機App到提供個性化的出版信息服務,每一種融合方式、產品形態,無一不服從服務于讀者的真實需求。目前,英國大多數出版商,比如企鵝蘭登書屋、阿歇特英國公司、牛津大學出版社等,出版新書都會同時提供紙質書和電子書,有的出版商還會根據讀者需求打造有聲書。比如,企鵝蘭登書屋邀請英國演員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朗誦簡·奧斯汀全集、卡夫卡《變形記》、福爾摩斯系列作品,邀請演員丹·史蒂文斯為里爾克的《給青年詩人的信》、肯·福萊特的世紀三部曲之《巨人的隕落》等經典作品配音。④依托豐富出版資源打造強大的在線數據庫,也是不少出版社擁抱信息技術、提供豐富出版產品的重要方式。比如,劍橋大學出版社整合已推出的劍橋期刊在線(CambridgeJournalsOnline)、劍橋圖書在線(CambridgeBooksOnline)、大學出版在線(UniversityPublishingOnline)、劍橋歷史在線(CambridgeHistoriesOnline)等數字出版平臺,打造方便讀者使用的數字出版平臺CambridgeCore。為了適應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用戶快速增長的趨勢,英國出版商也注重開發手機應用軟件。比如,牛津大學出版社為《牛津高階英語詞典》(OALD)、《牛津英語詞典》(OED)等產品開發了App,推出了iSpeaker、iWriter等鍛煉英語口語和寫作能力的應用軟件,滿足移動終端用戶英語學習需求。
六是出版無國界,全球是舞臺。英國出版業有很強的全球思維,很多出版社在圖書選題策劃、書稿內容編寫方面注重國際化,為了貼近不同國家和地區讀者會專門增加相應內容和元素,這是英國圖書產品在很多國家受歡迎的重要原因。據牛津大學出版社亞洲區總裁丁銳介紹,為了讓“牛津閱讀樹”更易為中國讀者接受,他們專門邀請該書的英國作者到中國釆風,創作介紹中國民俗、建筑文化、風景名勝等的內容;為了讓牛津英語詞典更適應中國讀者需求,專門增加了不少中式英語詞條,比如addoil(加油)、loseface(丟臉)等。分析尤斯伯恩圖書公司的兒童讀物會發現,其內容取材不局限于英國,比如UsborneFirstReading系列包括了古希臘神話傳說、德國神話傳說、俄國民間故事、非洲民間故事、中國神話傳說、日本民間故事等,配圖也融入了全球各地的建筑、文化、服飾等元素,適合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閱讀。為了有效開拓國際市場,很多出版社積極在國外設立分支機構,有的分支機構還會直接開發面向當地的圖書。據牛津大學出版社傳播部總監RachelGoode介紹,牛津大學出版社目前在全球51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分支機構,14個國家設有出版中心,全球雇員6,000多人,出版物語言達到103種,圖書產品覆蓋全球216個國家和地區。DK圖書公司主要定位于國際市場,在美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等成立分公司,在北京設立了辦事處,設置了中文、韓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10多個語種的銷售部。⑤為了讓圖書更好地在全球發行,英國出版商善于在本土化上做文章。企鵝蘭登書屋為提高圖書在中國的銷量,邀請劉燁、黃磊等明星為其有聲圖書《小王子》《七堂極簡物理課》配音。成功的國際化戰略,讓國外收入構成英國出版社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據英國出版商協會統計,2017年英國出版物總收入為57億英鎊,其中出口收入有34億英鎊,占比為59.6%。牛津大學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網站披露的2017年年報顯示,其海外收入分別占到各自銷售總額的80%、90%。英國出版業面向全球做出版的理念和做法,對我國出版“走出去”很有啟示意義。
注釋:
①芮小河.當代英國嚴肅文學出版的轉型:從“編輯邏輯”到“市場邏輯”[J].文化與傳播,2016(2).
②發展靠改革而不是保護[N].中國圖書商報,2012-9-18(7).
③范軍,主編.國際出版業發展報告(2017版)[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8:48.
④張建鳳,曾婉.出版社主導模式下的有聲書發展策略——以企鵝蘭登出版社為例[J].出版廣角,2018(24).
⑤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中宣部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辦公室,編著.英國文化貿易與投資合作指南[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