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玲
隨著我國發展建設的逐漸推進,我國各項經濟建設工作得以不斷的完善,市場結構得以健全,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我國企事業單位要想確保自身的良好發展,則還需要對自身的管理工作進行不斷的完善,進一步促進內部審計工作的提高。但是從目前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其開展內部審計工作過程中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審計工作效率的充分發揮,不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因此,還需要企業將這些問題和不足進行有效的明確,進而在未來的工作開展過程中,能夠具有針對性的對其進行完善和解決,以此促進企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
就我國內部審計工作來說,其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雖然起步相對較晚;但是所對應的發展速度相對較快。我國在成立審計署之前,國務院發布了相關的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相關工作開展的規定。其中,要求企事業單位建立相關內部審計監督制度。直到1983年,我國建立了內部審計機構,促進了內部組織結構的構建速度,這一制度的建立,也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內部審計師人數的增長。隨后,我國在1994年頒布了相關審計法,將內部審計工作給予了法律肯定,并對其法律地位進行了明確。并在接下來的歲月里進行了不斷的完善和修訂,進一步促進了我國內部審計工作的發展。
在發展中,我國內部審計工作得以快速發展,這主要是因為受到政府重視程度的影響,在其得以大力推動的情況下,增加了人們的重視程度,使得發展較為迅速。其次,因為受到各個部門和相關單位等認識的影響,使得內部審計工作得以實現具體的執行和落實。
就內部審計來說,其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需要促進自身組織地位的有效明確。其中涉及到的內容主要包括了幾個方面:分別為結構設置的層次、職員的信賴程度和機構職權的主要范疇。從我國企事業單位的發展現狀來看,其存在的主要問題為人治,就是內部人的控制問題,在均衡機制方面相對缺乏。在內部審計機構中,處在最高層的實質領導相對較少,主要是通過副職對其進行代替管理。其所形成的機構職權相對狹窄,在組織內進行工作調查相對容易,但是卻極易受到財務和其資料信息審查的限制。導致職員難以對內部審計有充分的信任。也就是說,我國內部審計的發展地位還相對較低,不利于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客觀性發展,相應的內部審計人員所對應的薪資待遇也相對低下。
我國內部審計工作在進行發展的過程中,進化成了較多的種類。但是這些審計在具體的組織結構中實施時,通常僅僅只能對重點問題進行約束,卻并不能有效實現全面的審查工作。其在對內部審計工作進行安排的過程中,通常存在個別項目遺漏審查或是一個項目進行多次審查的問題,對內部審計工作的全面推進造成了阻礙作用。不利于行業的有效發展。
內部審計的技術問題,也叫做審計方式模式或是審計取證模式等。它主要是指在特定的審計目標下,促進審計策略,審計方法順利實施的過程。它對審計工作的取證切入點進行了規定,要求相關審計人員在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明確從什么地方進行入手,采用什么方式進行實現等。就內部審計工作來講,其需要先進的管理技術,信息應用技術和成本核算方法,這些都是評定審計工作開展情況的重要內容。但是從我國內部審計工作的發展現狀來看,這一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還存在較大的不足,其對應的審計信息化問題相對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會計電算化的發展進程,而且,在具體落實的過程中,相關人員僅僅注重對合規性審計的加強,使得其將傳統的管理技術進行長期應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先進標準的出現,不利于行業的發展推進。最后,就審計工作人員來說,其知識面的更新速度相對較慢,結構相對單一,整體工作水平相對偏低。

內部審計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工作目標的設定是相對重要的,需要使其與組織目標相一致。但是就組織目標來說,其通常只注重業務方面的盈虧,而內部審計工作,通常與這些指標無關。因此,組織要求內部審計工作開展查處工作時,要對組織利益進行保護,并要求其承擔相關的責任。而事實上,這些任務是很難被實現的。在內部審計目標被取代時,就為審計工作帶來了較大的風險。
務實權威主要是對內部審計的微觀環境進行要求的過程。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需要相關人員能夠給予審計工作創造良好的微觀環境。并在董事會下設置相關審計委員會,從而保證監事會得以獨立運行,使外部審計和內部審計相結合,進而在實際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得以相互補充和溝通,來提高內部審計結果。同時,企事業單位還應該保證各司其職,促進協同工作。將自身工作進行務實,在工作中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作用。而權威,則要求組織內能夠對各種資料進行查閱,進行現場走訪,并給出具體的經費預算保障。
責任和控制工作是內部審計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促進其工作完善,需要從三方面進行入手。首先,要使內部審計推進自選活動,能夠在保證確認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加強咨詢活動,像建議和顧問等。并督促其完成應用程序和方法的完善,且能夠給予一定的法律和準則的相關咨詢。其次,要對審計進行有效的梳理,從而保證審計治理、控制和風險管理等工作等都能進行緊密聯系,促進自身積極作用的充分發揮。與此同時,還需要對相關風險進行識別,給出相關的風險防范措施,從而保證行業的健康發展。最后,要建立專門的審計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部門,促進對組織運行情況的跟蹤報告,并定期對其進行評審。
審計技術是保證內部審計工作得以健康發展的重要內容,在促進其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將這些操作技術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要提高對計算機的應用能力,促進會計信息化的實現。其次,要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并對人員進行定期培訓,不斷提高人員素質,保證相關工作的完成效率。
要想保證組織管理和效益水平的提升,需要從三方面進行入手。首先,實現內部審計目標和組織目標的一致性,加強管理工作,提高企事業單位經濟利益。其次,要制定風險規避防范措施,并推動其組織體系的不斷完善。最后,要能夠從全局的角度看待問題,一旦出現組織策略和發展戰略不相符的情況,就需要從整體利益角度進行規劃,避免損害行為的發生。
針對企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與改進建議問題進行了探討,需要在對其發展現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明確的基礎上,保證內部設計工作的不斷完善,以此促進我國內部審計工作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