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硯妮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是保證企業穩定發展的基礎。所謂企業財務工作是指企業運行過程中所有和經濟有關的工作。一個企業要想穩步發展,就必須保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工作順利開展。此外,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工作到位,不僅可以促使企業資金進行合理的分配,還可以提高資金的利用率。目前,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方面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亟待解決,為此,企業需要倍加重視并及時找到方法進行解決。
對于現代企業而言,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是企業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環,也是保證企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保障。目前,經過調查得知,在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諸如:制度不夠完善;風險管理意識不足;執行力度不夠;工作人員素質低等。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工作的順利進行[1]。接下來,就這些問題進行一一分析。
眾所周知,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是企業管理工作中很關鍵的一環。對于企業財務內部控制而言,完善的監管制度是開展工作的前提。但是就目前形勢而言,在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方面,存在有很大的缺陷,也就是監管制度不完善。比如,預算編制不完善,造成有預算的項目沒有資金可用的情況;此外,僅存的制度規則在實施過程中,也只是走形式主義,很難在內部控制工作開展時發揮作用;另外,企業還存在內部控制制度與實際情況不符的情況,進而造成在實際監管過程中出現以下情況:沒有制度可依,或者有制度可依卻無法操作[2]。
目前,企業內部設置的有審計部門,然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審計部門的功能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工作不到位現象比比皆是。這是因為:第一,企業內部從上到下沒有意識到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從而使得審計工作在開展時得不到重視,繼而開展不順利;第二,審計部門職責定位不清晰,在進行監管時沒有辦法確定出現的問題是否該進行監管,進而使得問題沒有辦法得到解決;第三,內部控制監督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審計部門在進行監管工作時沒有辦法依照制度行事,沒有執行力。以上所提就是造成審計部門工作不到位的主要原因。
如今的企業所處環境不同以往,市場經濟體制下,機會與風險共同存在。企業如果想要在市場上站穩腳步,除了要把握機會外,更需要防患于未然,預防風險的出現。但是,目前多數企業只看到了機會,卻缺少一定的風險管理意識,相關的風險預防機制也沒有及時構建,從而導致在面對風險時喪失了主動權,從開始就處于下風,進而導致企業的發展停滯甚至倒退。因此,對于現代企業而言,及時建立相關的風險預防機制是必要的,提高風險管理意識更是必須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企業穩步前進。但是,不可否認目前很多企業都沒有意識到這些,從而導致經營容易出現問題,缺少市場競爭力[3]。
首先,多數工作人員對于企業財務內部管理工作認識不夠,在開展工作時很容易出現應付情緒,對待工作不認真,這對于內部管理工作而言是很不利的;其次,參與財務工作的會計人員以及審計人員專業素質不過關。由于企業是在不斷進步的,企業財務內部管理工作也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變化,這就需要從事財務工作的人員具備有較高的專業素質,與時俱進。但是,目前企業財務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普遍較低,不能夠很好地參與到財務內部管理工作中去,也就無法保證財務內部控制工作順利進行。
對于企業而言,完善的制度能夠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的發展。伴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企業也在不斷地進行轉變。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企業能夠生存并發展下去,就必須根據時代的需求適時做出改變,構建并完善監管制度。特別是在企業有新的舉動和改變時,企業財務內部要及時更新制度,讓企業開展新業務時有制度可依,進而保證企業新業務順利進行;其次,一旦監管制度制定下來,企業財務內部在進行管理時就必須照章辦事,發現問題就及時解決問題,杜絕以前走形式的情況發生。比如,在企業開展新業務需要財政部門進行撥款時,相關部門要依據制度審核項目,評定批款額度,然后撥款;此后,也需要監督資金是否應用得當[4],從而保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到位。
目前,企業財務內部控制之所以開展不順利,很大原因和各相關部門的工作不到位有關,其中以審計部門為最。為此,提出以下解決策略:第一,在企業內部定期舉辦宣傳講座,提高企業工作人員對財務內部控制重要性的認識,進而促使其認真對待財務工作;第二,崗位職責、級別權限等明細化,一旦出現問題,就可以明確得知誰負責、誰解決,進而有效提高管理效率;第三,在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基礎上,審計部門要提高執行力,強化管理力度。比如,審計部門進行財務審核時發現有漏賬情況,此時,審計部門就可以針對具體情況開展調查,找出問題并及時上報,給予出問題的工作人員或者部門處罰。

市場環境日漸復雜的情況下,企業必須健全風險防范制度,在風險來臨時可以及時做出應對,進而降低或者避免損失。為此,企業要做到:第一,在完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基礎上,制定以預防為主的監管機制,并使其融入到日常內部管理工作中,比如,財務部門設置專項資金,專門用來預防風險;第二,設置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提高整個企業的風險管理意識。比如,設置風險控制部門,該部門專門用來預測可能出現的風險,并在風險將要出現時,及時通知并協同其他相關部門做好應對風險的準備;此外,定期向企業工作人員宣傳風險管理的重要性[5]。
企業對財務內部控制認識不足,很大程度上也和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不過關有關,為此,企業要重視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為此,可以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對于現編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進而有效提升其專業素質,比如,會計人員,企業可以組織其學習,督促其考取相關證書等;第二,在現編工作人員中進行篩選,合格的留下,人員不足則進行招聘;可以從社會上招聘,也可以從該行中高新聘請。比如,審計人員,審計工作繁瑣卻很重要,為此,需要高素質的人才,企業人事部門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了解社會上這方面的人才,然后高薪聘請[6]。
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機遇與風險是并存的。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機會要牢牢把握,同時也要注意防范風險。因此,企業要重視財務內部控制工作,針對目前財務內部控制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此外,要不斷提升內部控制環境,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保障企業的社會以及經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