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2.國藥集團廣東環球制藥有限公司,廣東 佛山 528303
華南遠志(PolygalaglomerataLour.),別名紫背金牛、大金牛草、大金不換。為遠志科遠志屬一年生直立草本。帶根全草入藥。味辛、甘,性平。有祛痰、消積、散瘀、解毒之功[1-2]。華南遠志在書籍中多以“大金牛草”、“大葉金不換”“肥兒草”等為藥材名,而《廣東植物志》以“小花遠志”為植物名,在查閱時須留意其別名。清代《生草藥性備要》記載其有:“散毒,止咳嗽。治蛇咬傷。根:止牙痛。”《嶺南采藥錄》記載其“能消腹膨脹,小兒疳積。根:止吐瀉,去瘀生新。”目前已從華南遠志分離出了50多種化學成分[3]。有研究顯示其具有潛在的抗阿爾茨海默病的藥理作用[4]。華南遠志為廣東、廣西民間習用藥材,在民間使用較為廣泛。為了更好地開發和利用華南遠志,筆者從華南遠志性狀、顯微方面進行鑒別研究。
材料:華南遠志標本及根、莖、葉藥材均采集于廣東省中山市五桂山,經廣東藥科大學中藥標本館劉基柱主任鑒定為遠志科遠志屬植物華南遠志(PolygalaglomerataLour.),憑證標本存放于廣州市廣州大學城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院標本館。
試劑:水合氯醛、稀甘油、FAA固定液等,以上試劑均為分析純。
儀器:Nikon E100光學顯微鏡,Finial View顯微成像系統。
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第四部通則0212藥材和飲片檢定通則、2001顯微鑒別法要求,對華南遠志進行性狀鑒別、顯微鑒別。
2.1 性狀特征 本品藥材根較粗壯,橘黃色。莖、枝呈圓柱形,直徑0.3~0.5 cm,表面棕褐色或淡褐色。根部多分枝,莖近基部木質化,較粗壯,被短柔毛,有細縱紋,觸之微有粗糙感,質柔軟易折斷,折斷面不平坦,黃白色至灰黃色。單葉互生,葉片紙質,多皺縮,展平后的完整葉呈披針形、橢圓形或倒卵形,長1~4 cm,寬0.3~1.6 cm,葉先端鈍至短尖,有的漸尖,基部漸狹或楔形,全緣,葉柄短,約1 mm,被柔毛,黃褐色或灰綠色,兩面均有柔毛,葉子主脈在葉面凹陷,背面隆起,側脈不明顯,葉稍柔軟,不易破碎。蒴果頂端內凹,邊緣被緣毛。萼片宿存。氣無,味淡。原植物如圖1所示,藥材如圖2所示。

圖1 華南遠志原植物圖

圖2 華南遠志藥材圖
2.2 顯微鑒別
2.2.1 根橫切面 木栓層由數列細胞組成。皮層窄,由數層排列疏松的類柱形細胞組成。韌皮部窄,韌皮射線明顯。形成層呈環狀。木質部寬,約占橫切面的1/2,導管多單個散在分布,木射線寬1~2列細胞,呈放射狀。如圖3所示。
2.2.2 莖橫切面 表皮由一列排列緊密的類長方形細胞組成,外被角質層。皮層窄,由數層長卵形細胞組成,排列疏松。韌皮部狹窄。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導管多單個散在或數個呈徑向排列,木射線寬廣,呈放射狀。髓部分布著較大的薄壁細胞,排列疏松。如圖4所示。

1.木栓層 2.皮層 3.韌皮部 4.形成層 5.木質部圖3 華南遠志根橫切面

1.表皮 2.皮層 3.韌皮部 4.形成層 5.木質部 6.髓部圖4 華南遠志莖橫切面
2.2.3 葉中脈橫切面 上、下表皮均為一列類圓形細胞組成,外被角質層,上表皮細胞較下表皮細胞大,均有非腺毛分布。柵欄細胞1列,長柱狀,排列緊密,通過中脈。海綿細胞6~9列,排列疏松。中脈下方分布有厚角組織。維管束外韌型,木質部導管數個徑向排列,呈放射狀。柵欄組織、海綿組織中可見草酸鈣簇晶、方晶。如圖5所示。

1.上表皮 2.柵欄組織 3.海綿組織 4.草酸鈣方晶5. 草酸鈣簇晶 6.維管束 7.非腺毛 8.下表皮圖5 華南遠志葉中脈橫切面圖
2.2.4 粉末顯微圖 粉末灰綠色或淡綠色。葉上表皮細胞較大,細胞表面觀多呈長方形、類多角形,可見角質紋理,垂周壁具不明顯的結節狀。下表皮細胞較小,細胞表面觀呈不規則形,氣孔不定式。木纖維眾多,成束或分離存在,呈梭形或長條形,直徑14~55 μm。草酸鈣簇晶眾多,存在于葉肉組織中,直徑為20~50 μm。厚壁非腺毛單細胞,直徑約10~25 μm。導管以螺紋導管、具緣孔紋導管為多見,直徑13~140 μm。木栓細胞表面觀類多角形。木薄壁細胞多成群存在。如圖6所示。

1.上表皮細胞 2.下表皮細胞 3.木纖維 4.草酸鈣簇晶 5.非腺毛 6.導管 7.木薄壁細胞 8.木栓細胞圖6 華南遠志粉末圖
關于遠志屬植物,世界約記載有500種,我國有42種8變種,以西南、華南為多[5],而華南遠志與遠志屬其他植物主要從植物整體是否被長柔毛、葉形、葉的材質、花期后萼片是否脫落、雄蕊花絲是否合生成鞘、花柱頂部形狀、蒴果形狀等方面進行區分。如華南遠志整體被短柔毛,葉紙質,倒卵形、橢圓形或披針形,萼片宿存,雄蕊花絲2/3處以下合生成鞘,花柱頂部為馬蹄形,蒴果圓形。
華南遠志藥材性狀鑒別點在于:植物整體形態小,約長7~50 cm,根較粗壯,橘黃色;莖被短柔毛,圓柱形,分枝多集中于根部,莖枝表面不光滑,觸之微有粗糙感;單葉互生,葉多皺縮,先端有一小突尖,基部楔形,展平后為倒卵形、橢圓形或披針形,葉柄短;氣無,味淡。以上特征可作為華南遠志藥材的性狀鑒定依據。
華南遠志顯微鑒別點在于:根橫切面木質部寬廣,約占橫切面的1/2,導管多單個散在排列。莖橫切面木射線寬廣,呈放射狀。葉中脈橫切面維管束外韌型,可見非腺毛分布于上下表皮外,草酸鈣簇晶、方晶多存在于葉肉細胞中。藥材粉末可見有角質紋理的上表皮細胞,垂周壁具不明顯的結節狀;草酸鈣簇晶眾多;厚壁單細胞非腺毛眾多,多完整存在,少斷裂。以上特征可作為華南遠志的顯微鑒定依據。
遠志屬植物含有三萜皂苷、寡糖酯類等活性成分,有祛痰止咳、安神、益智、解毒消腫、補益等作用,在臨床研究顯示在治療痰濕方面許多醫者多搭配遠志屬植物進行治療[6-8]。已有學者在分子水平上、HPLC指紋圖譜上對屬間植物進行分析比較[9-11]。下一步可深入對遠志屬其他植物進行系統的生藥學研究,并將其比較找出鑒別點。可進一步深入關于華南遠志的化學成分研究,以對其功效價值進一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