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麗,李瑞婷,2 ,張月萍△
1.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兒科(西安710032);2.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安710061)
兒童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指非器質性因素引起的便秘,是兒童期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胃腸病。據文獻報道,FC全球發病率為3%[1],而最近一項Meta分析顯示,國內兒童FC總患病率為6.0%[2]。兒童便秘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加重家庭經濟和精神負擔,降低生活質量,且有25%的便秘患兒到成人階段會罹患其他消化系統疾病[3],因此應積極干預。目前兒童FC常用的治療藥物包括容積性瀉劑(如小麥纖維素顆粒)和滲透性瀉劑(如聚乙二醇和乳果糖),存在的不足是服藥時間長(一般為4周),停藥易復發[4]。中醫藥治療兒童FC有其獨特的優勢[5-6],在緩解便秘癥狀的同時,還能改善患兒厭食挑食、性急易怒、睡眠不安等癥狀。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使用中藥復方蒼術方治療兒童FC,并與乳果糖口服液對照,觀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就診于西京醫院兒科的82例FC患兒為研究對象,年齡18個月至8歲2個月,病程3個月至3年。根據患兒和家長意愿將納入的FC患兒分為蒼術方組和乳果糖組。蒼術方組44例,3例失訪;乳果糖組38例,2例失訪。蒼術方組男22例,女19例;平均年齡(3.63±1.72)歲,病程(14.43±10.22)個月,乳果糖組男18例,女18例;平均年齡(3.76±1.77)歲,病程(13.89±8.92)個月,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差異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病例入選標準:所有患兒均符合2016年羅馬IV關于兒童FC的診斷標準[7],且近1周未用任何影響胃腸動力的藥物。排除標準:器質性病變所致的便秘和長期服用瀉藥治療者。終止研究標準:觀察期間使用其他影響胃腸動力藥物(開塞露除外,但不記錄為自主排便次數)者;觀察期間要求退出本試驗者;失訪者。
2 治療方法
2.1 蒼術方組:患兒服用蒼術方(蒼術、決明子、白芍各10 g)治療,選擇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顆粒制劑,1付藥用60 ml開水沖化,1~3歲,每次20 ml,18個月~6歲每次30 ml,7~10歲每次40 ml,均每日2次,連服2周。
2.2 乳果糖組:患兒口服乳果糖口服液(北京韓美藥品有限公司產品),1~3歲5 ml,18個月~6歲10 ml,7~10歲15 ml,均每日1次晨服,連服2周。兩組患兒均給予基礎治療,包括合理飲食,足量飲水,適度活動和排便訓練等。
3 療效評價標準 便秘癥狀積分:由患兒家長于治療前、治療1周時、治療2周時及停藥2周時填寫便秘癥狀評分表,由醫師根據評分表計算便秘癥狀積分。其中糞便性狀按照Bristol糞便性狀[8]圖譜分型:I型大便為3分,II型為2分,III型為1分,IV~VII型為0分。排便間隔時間:>5 d為3分,4~5 d為2分,3 d為1分,1~2 d為0分。排便難度:需要借助外界幫助為3分,中度費力為2分,輕度費力為1分,不費力為0分。腹脹情況:經常腹脹3分,時有腹脹2分,偶爾腹脹1分,無腹脹0分。排便時間:每次25 min為3分,15~25 min為2分,10~15 min為1分,小于10 min為0分。記錄服藥期間的一般不良反應,如繼發性腹痛、腹瀉、惡心、嘔吐和皮疹等情況。參照文獻方法[9-10]計算療效,有效率=(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75%為療效很好;≥50%但<75%為療效好;≥25%但<50%為療效一般;<25%為療效差。顯效率=療效很好+療效好;有效率=療效一般;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 兩組患者便秘癥狀積分比較 兩組在服藥1周和2周時,便秘癥狀積分均較治療前下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服藥1周和2周時,乳果糖組便秘癥狀積分明顯優于蒼術方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停藥2周時,蒼術方組便秘癥狀積分仍保持較低水平,而乳果糖組積分顯著回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便秘癥狀積分比較(分)
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治療1周和2周時兩組顯效率無統計學差異(P>0.05),停藥2周時兩組顯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治療過程中兩組患兒均未出現皮疹、惡心、嘔吐等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例(%)]
兒童FC與飲食結構和排便習慣密切相關。服用瀉藥可暫時緩解便秘癥狀,但停藥易復發使患兒和家長倍感焦慮。刺激性瀉藥(如大黃、 番瀉葉、 蘆薈等)容易引起腹痛腹瀉,甚至引起水、電解質紊亂,長期使用還會造成營養物質的吸收障礙,因而不宜于兒童使用。目前,聚乙二醇作為一種高分子滲透性緩瀉劑,常作為兒童便秘去梗阻的一線藥物,適用于8歲以上兒童,維持治療需8周之久,有專家建議至少用至患兒規律排便1個月后才考慮停藥[11]。小麥纖維素是一種容積性瀉藥,因其所含親水基團可軟化糞便,增加容積,從而促進腸蠕動,也常用于治療兒童FC。但小麥纖維素見效慢,需連續服用數周,而且需飲用足夠量的水分才能發揮其在腸道中的膨脹功能,因而在嬰幼兒和學齡前期兒童中使用時依從性較差[10]。益生菌治療功能性便秘是有益的,但缺乏高質量的循證依據[12]。乳果糖是一種雙糖滲透性軟瀉劑,口感好,嬰幼兒和學齡前患兒服用依從性好,因此本研究選用乳果糖口服液作為對照藥物。
本研究結果顯示蒼術方治療兒童FC可在1~2周內見效,顯效率與乳果糖組無顯著性差異。隨著大便性狀和排便次數的改善,患兒腹脹、睡眠不安、性情急躁等癥狀也隨之減輕。僅1例患者在服蒼術方第一天出現輕微腹瀉癥狀,繼續服藥之后大便成形。其他患者未出現不良反應。停藥2周時蒼術方組患兒便秘癥狀積分無反彈現象,顯效率與停藥前無統計學差異,而乳果糖組患兒便秘積分在停藥2周時明顯反彈,顯著高于蒼術方組,顯效率下降,顯著低于蒼術方組。提示與乳果糖相比,蒼術方治療兒童FC療效穩定,短期內無復發。
本研究所用中藥復方中,以健脾助運的傳統中藥蒼術為君藥。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蒼術的乙醇提取物可以提高胃動素水平,抑制生長抑素的釋放,從而促進胃排空[13];蒼術的β-桉葉醇提取物在胃腸運動功能正常或低下時能促進胃腸運動,而在胃腸功能亢進時,則顯示出明顯的抑制作用[14]。因此,使用以蒼術為主的中藥復方治療兒童便秘,不易導致腹瀉。本研究所用復方中以決明子為臣藥,決明子提取物中的結合型蒽醌能促使腸壁減少對固醇類食物的吸收,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15];決明子中的多糖類和纖維素類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通便作用,與蒽醌類成分協同作用,治療兒童便秘能較快見效。白芍是本研究所用復方中的佐使之藥。白芍總苷能使豚鼠離體結腸平滑肌收縮積分和收縮時間均顯著增加,提示其有促進結腸運動的作用。此外,白芍總苷還有顯著的鎮靜鎮痛和抗抑郁作用[16],有利于改善患兒睡眠不安、性情急躁以及便秘引起的腹痛癥狀。
綜上所述,蒼術方治療兒童FC見效快,療程短,無不良反應。患者依從性好,停藥后短期內無復發。促進胃排空和腸道蠕動可能是蒼術方改善兒童FC的主要機制。關于蒼術方治療兒童FC的遠期預后有待進一步臨床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