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摘 要:傳統版畫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形式,這種文化形式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我國長期流傳。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發展,中國社會大眾的需求已經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傳統版畫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需求的客觀現實。此外,隨著科技的發展,也產生了新的版畫形式,即數字版畫。但從社會現實情況來看,數字版畫依舊處于初始階段,水平不是太高,而且在發展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將數字版畫和傳統版畫兩者進行有效的融合和創新已經成為版畫一種主要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數字版畫;傳統版畫;民族文化;人文性
其實傳統版畫是多種圖畫種類的集合,一般來說傳統版畫主要分為木版、石版、銅版、絲網版四大版種,這四種種類主要是通過不同的媒介進行藝術創作。數字版畫又稱數碼版畫、計算機版畫、電腦版畫、數位版畫。從創作形式來看,數字版畫又可以分為原創版畫和復制原作版畫。一般來說,原創版畫主要是利用高科技數碼技術將傳統版畫中的造型語匯通過電腦轉化為物質的墨點,再印刷出來的具有一定限量的復數性版畫原作藝術。而復制原作版畫則表現為通過現代高科技十多億像素對一些圖畫進行全方位的立體掃描[1]。由此可見,數字版畫是一種形式較為新穎的版畫畫種。
一、數字版畫的藝術特點
從現實情況來看,與傳統版畫相比,數字版畫其實具有諸多優勢和特點。這些優勢主要表現在印刷、技術、材料等方面。一般來說,數字版畫的印刷質量較高,能夠擁有較高的印刷清晰度。在印刷技術上,數字版畫主要采用計算機和現代化打印機融合技術。在材料方面,數字版畫呈現出多種材料并行使用的狀態。
我們知道木版畫的主要特點在于刀刻技術和材質,技術方面一般表現為用刀的技巧和根據木材的紋理進行雕刻。而數字版畫在這一方面的技術處理優勢上通常表現為利用現代的計算機技術實行對版畫中圖形或圖像的精細化處理,從而有效實現對傳統版畫表現技巧和印痕特點的全方位模擬[2]。
另外,需要重點強調的是在數字版畫中的圖形、圖像的處理是帶有一定的偶然性,原因在于數字版畫的形象往往具有不可預知性特點。恰恰是這種偶然性和不穩定性決定了數字版畫具有無限的可能性、發展性。
二、數字版畫和傳統版畫的融合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一)數字版畫和傳統版畫融合的可行性
從當今社會現實情況來看,可以說各種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為數字版畫和傳統版畫的融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們知道,近年來攝影攝像技術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水平,其中數碼藝術就是最為明顯的代表。我們知道在20世紀60年代就已經出現了專門的數碼圖形和數碼藝術的研究機構,并且蘋果公司推出了自己獨特的桌面排版系統。這些客觀現實都為數碼技術在藝術領域中應用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再加上后來出現的各種軟件技術和硬件設備,這些在一定程度上為傳統版畫和數字版畫的融合提供了條件和物質基礎,從而創造了兩者有機融合的可能。
另外數字版畫藝術創作者的素質在不斷地提高,這就為促進數字版畫和傳統版畫的融合提供了主觀上的可行性。我們知道數字版畫創作者的藝術能力主要體現為熟練掌握某一具體藝術的專業技巧和藝術語言。從現實情況來看,數字版畫創作者這些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并且還提升到了一定的水平[3]。這些藝術創作者除了具備傳統版畫的創作能力,還非常精通各種現代化設備的運用和操作。
(二)數字版畫和傳統版畫融合的必要性
其一,有利于版畫種類的豐富。我們知道將數字版畫和傳統版畫進行融合,這樣就能夠從根本上創造出多樣式多種類的版畫作品,是對傳統版畫的傳承和創新。這樣能夠不斷增強數字版畫自身的藝術價值和生命力,從而使版畫創作事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其二,有利于拉近藝術家和欣賞者的距離。因為傳統版畫和數字版畫融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版畫的理解難度,普通人成為版畫創作者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藝術家和欣賞者之間的距離。
三、數字版畫的創新措施
(一)全方位創新數字版畫的新模式
隨著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迅速發展,數字版畫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版畫已經滲透到了社會大眾生活中的各個領域中,這廣泛的應用現實就決定了數字版畫和傳統版畫會進行有機融合的發展趨勢[4]。
在筆者看來,這種融合更多表現為數字版畫充分依靠傳統版畫作為作品創作的基礎,并且對傳統版畫進行傳承和創新。這種創新自然是對版畫模式的創新,也就是數字版畫應該注重創作出更多新穎的版畫藝術形式,而并不是一味地局限在一些現代化的圖像處理基礎中。
在版畫模式的具體創作思路和內容上,應該充分體現出生活化、貼近現實實際的特點。在設計數字版畫時,應該將版畫模式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效融合在一起,這樣就能夠從根本上通過數字版畫真實地反映出現實社會、生活狀態、人與自然的關系等。在這種思路的發展下,未來數字版畫的發展趨勢必將向更自然化、人性化的方向發展。
從藝術本身來看,這種將現實社會生活融入到版畫模式設計中是一種通過藝術反映生活的藝術創作思路。這樣的藝術創作思路恰恰是一種貫徹經世致用思想的體現,可以說任何的一種藝術形式都應該來源于生活并且服務于生活,只有這樣藝術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夠贏得社會大眾的認可。反而一種藝術如果“不食人間煙火”,那么往往經過一段時間后被社會大眾所遺棄。因此,大眾化的藝術才是經典藝術。
(二)注重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從20世紀末開始,民族文化逐漸開始在眾多文化中展露頭角,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也成為了社會的主流聲音。再加上近年來,中共不斷提出“文化自信”的口號,因此,藝術創作過程中注重民族文化傳承和創新成為了當今藝術界的一種主流形式。
因此,在對數字版畫進行創新時應該充分注重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并且還應該有效地厘清兩者之間的關系。
在傳承方面,數字版畫應該充分地吸收傳統版畫的內容以及藝術風格,準確有效地把握傳統版畫對民族文化的展現形式和內在邏輯,可以說傳統版畫的這些基礎是不能夠忽視的[5]。這是因為數字版畫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夠進行有效的創新。
從實際運行過程來看,其實要想全方位有效地傳承民族文化中的精華,必須拋棄原來的一些制作工藝,并且充分運用現代技術對版畫創作進行科學的完善和改進,這樣就從創作過程中巧妙地賦予其時代特征。最重要的是這種創作模式從根本上實現了數字版畫立足傳統版畫的基礎上的科學有效創新。
因此,所謂傳承和創新民族文化其實并不是簡單機械式的兩項工作,而是相互配合甚至是合二為一的有機融合。我們確實要對傳統文化進行有效的繼承,但是在繼承傳統文化過程中也要對當代的一些文化思想進行有效的吸收,這種吸收其實也是創新的一部分。因此,我們能夠明白所謂創新不僅僅是體現在現代化技術方面,也體現在現代思想方面。我們應該以一種全面性大視野的思維去看待數字版畫的創新。
(三)注重藝術作品的原創性和人文性
我們知道數字版畫的創作往往呈現出較強的分享性和開放性,這種特點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數字版畫設計者提供豐富的參考素材。但是這也帶來了一種明顯的負面現象,即數字版畫創作的相似性大幅度提高,甚至出現了高度相似的復制。這一點和學術界的造假存在著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在數字版畫的創新過程中,應該重點關注數字版畫創作的原創性。
其實對于數字版畫來說,其原創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數字版畫只有具備較強的原創性才能夠激發出創作者的熱情,展現出創作者對藝術獨特的見解,這樣才能夠使作品具有較強的藝術價值,吸引更多的人。
但是保證數字版畫具有較高的原創性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獨立創作數字版畫作品需要創作者能夠具備不斷更新、反思、探索的藝術探究精神,并且還要求創作者能夠熟練地掌握藝術特征和規律,最重要的是創作者能夠耐得住寂寞,能“坐冷板凳”。只有具備了這些素質,數字版畫創作者才能夠不斷地挖掘自身的潛力,使得數字版畫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從而在根本上促進數字版畫的發展。因此,數字版畫創作者應該培養自己的職業操守,不斷鍛煉自己的藝術創作能力,積極地保證自己作品的原創性,從而形成良好的行業風氣。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快速進步,社會大眾對人文性的關注呈現出越來越高的趨勢。因此,數字版畫在進行創新的時候,應該重點關注人文性特征,也就是在創作過程中更多融入世俗的寬容,呈現出冷靜理性的思維。可以說只有有效地融入人文性才能夠使數字版畫與當代的大趨勢進行有效的融合。
四、結語
其實藝術確實從各個方面與現實保持著密切的關系,但是藝術又從各個方面有效地超越了現實。這就說明了藝術和現實之間存在著高度的融合。從這種理論觀點去看,數字版畫一方面要對傳統版畫的藝術風格和內容進行有效的吸收和借鑒,另一方面都要對這些進行不斷的藝術改造,也就是依靠先進的現代技術賦予數字版畫以信息時代的特征。可以說只有這兩方面的工作同時開展,才能夠有效地推動數字版畫和傳統版畫的融合與創新。我們也應該相信數字版畫在融合和創新的基礎上,能夠有效地展現其獨特的魅力和發展潛力。
參考文獻:
[1]葉志強.數字版畫與傳統版畫的融合與創新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18(9):177-178.
[2]宋陽.淺談對少兒版畫美術教育實踐的探討[C]//中國武漢決策信息研究開發中心,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術視域下的2015全國兩會熱點解讀——決策論壇論文集(上).北京:《科技與企業》編輯部,2015:2.
[3]何國富.論數字版畫與傳統版畫的融合與創新[J].藝術科技,2014(5):320.
[4]于蕾.數字版畫與傳統版畫的融合與創新[D].吉林藝術學院,2013.
[5]徐翎,張遠帆,辜居一.關于當代版畫創作應用數碼技術的思考與實踐[C]//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科學與藝術·數字時代的科學與文化傳播——2012科學與藝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數字科普協會,2012:6.
作者單位:
安徽美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