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萍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但在平時教學中很難體現有感情地朗讀。還提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知、感悟、培養語感、受到熏陶”。這就要求教師和學生的情感共同投入,讓學生對朗讀產生興趣。李吉林老師的情境教育也一直強調要把學生帶入情境,在探究的樂趣中,發揮學習的主動性。所以教師想要讓學生讀出文章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就要創設朗讀情境。只有學生身臨其境般地融入文本,才能有感發、有情抒,朗讀教學才會更精彩。
一、文本插圖創設情境
語文教材里都配有與文本相符的插圖,便于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教師只要充分利用它們,就能給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做好鋪墊。這就要求教師根據插圖創設一個個生動、形象、有感染力的教學情境,讓師生共同用豐富的情感語言表達出作者的感情。
《翠鳥》插圖,一只翠鳥停在水邊的葦稈上,小爪子緊緊抓住葦稈。教學中,我讓學生認真觀察插圖并把觀察到的按一定順序說出來,學生之間對插圖再次進行細致描述,使學生感知到翠鳥的整體形象,體驗到作者的美好情感,自然就會對描寫翠鳥外形的文字產生濃厚的興趣。此時讓學生圖文對照,朗讀文本,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就流于言表。
二、師生范讀引入情境
師生的范讀,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還能把學生引入課文描述的情境。我在備課時,為了準確把握課文的內涵,先對每篇課文反復朗讀,力求范讀時,通過自身的聲音、表情和動作將學生帶入特定的審美情境,披文入境,融情于聲,還讓語感能力強的學生模仿老師范讀,效果更佳。
在教學《鳥的天堂》時,我先讓學生通過課件欣賞南國大榕樹的茂盛,使學生對文本的情感有了準確的把握。然后聲情并茂地朗讀,一下子把學生帶進文章的情境中,一株茂盛、翠綠、有生命的大榕樹浮現在學生面前,好像真的到了“鳥的天堂”。接著,請愿意朗讀的學生盡情展示,情感自然就流露出來了。這樣,學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文中語言的美、情境的美,抒發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三、角色朗讀模擬情境
學生熟讀理解課文后,教師創設分角色朗讀的情境,以便體會人物語言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加深學生的內心體驗,增強朗讀效果。
教學《爭吵》時,我讓學生分別讀安利柯和克萊蒂的話,體會兩個人不同的性格特點。學生很快進入角色,朗讀興趣十足,恰如其分地讀出了人物前后的思想感情變化以及安利柯的妒忌和克萊蒂的寬容大度的性格特點。
四、拓展想象再現情境
德國戲劇家席勒指出:“想象越生動活潑,就更能引起心靈的震蕩,激起的情感也就更強烈。”好的作品都具有極佳的意境美,而這美是“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是需要借助想象實現的。教師應充分挖掘文本中的留白,啟發學生大膽地想象,把學生帶進更為具體生動的情境。
《火燒云》一課,作者展開豐富的想象,把火燒云的靜態和動態描寫結合起來,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強烈的感染。教學時,我引導學生邊讀課文邊想象畫面,并依據作者描寫的方法打開思路,想象描述火燒云的變化。想象體驗后,朗讀課文就比較自然流暢。可見,想象能讓文中景、文中人在學生腦海里浮現、加工,再現語言文字可描繪的情景,產生真情實感,提高朗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五、音樂、影像等多媒體資料烘托情境
音樂、影像等多媒體資料是一種更直接、更豐富的教學手段,用它們創設情境能把課文抽象的語言變得更為直觀、形象,更容易把學生帶到所需要的情境之中,激發學生情感。這樣不僅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了解文本的背景,還能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訓練語言表達能力。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朗讀時只需一段《感恩的心》的背景音樂,便能引領孩子們走進年輕人的內心世界,進入文中的角色。《秦兵馬俑》一課,多媒體展示不同俑的造型,一目了然;《觀潮》用一段錄像片段再現潮來時的情景,如身臨其境一番。此時再讀課文那就游刃有余了。
六、課本劇編排再現情境
老師為了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有時組織學生把文章全文或其中一部分用課本劇的形式表演出來,這就是一種情境創設。因為課本劇表演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熟悉、理解,還可以提高朗讀能力、訓練語感。
《去年的樹》一課,學生不僅自己動手制作頭飾,而且戴上相應的頭飾一遍一遍地進行排練,態度非常端正,臺詞記得十分清晰,好像自己就是小鳥、大樹……一樣,無論是表演或觀看的學生,個個興趣盎然,小鳥對大樹的真摯情感從表演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七、語言描繪感染情境
有些課文需要教師通過抑揚頓挫的語言、聲情并茂的描述渲染情境,感染學生,激發學生朗讀的欲望。
教學《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最后一自然段時,教師可用這樣的語言創設情境:“小錢的心中充滿了感激,我們的心中也充滿了感激,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用血脈親情架設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座橋使小錢得救了。讓我們懷著感恩的心,帶著祝愿再去朗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這樣的情境創設,使學生的情感很自然地進入了課文的氛圍,從而產生相同的情感體驗。
課堂上無論我們用什么樣的形式創設情境,都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激發情感,讓學生體會描繪的情境,用有感情的朗讀去詮釋文本!只有這樣,我們的朗讀教學才會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