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華
【測一測】
看看您“淤”嗎
體形偏瘦;面色黯淡;皮膚粗糙;經血中有凝血塊;舌質紫暗;痛經;閉經;包塊(包括乳腺、子宮);燥渴;疼痛;無病脫發。
以上11項,有4項及4項以上者,可診斷為“血淤”;4項以下者,提示可能有“血淤”傾向。
子宮肌瘤;乳腺增生;月經不調;不孕癥;痛經;黃褐斑;雀斑;子宮內膜異位癥;輸卵管堵塞;乳腺癌;子宮癌;更年期綜合征。對女性而言,若想預防以上各種疾病,防“淤”是必不可少的。
體質因素易致“淤”
一般來說,女性體質有以下兩個特點。
●氣血不足,容易因虛致淤:女性有經、帶、胎、產、乳等生理特點,每一個時期都以血為用,容易損耗血液,導致血虛,使脈道失于充盈,久之郁滯不通則導致血淤。另外,女性性格一般偏于多愁善感、感情細膩,容易被七情所傷,導致氣機郁滯,氣滯又可影響血行,血行不暢則可致淤,產生月經不調、痛經、乳腺增生等疾患。
●肝氣不疏,易生血淤:從生理上講,肝藏血,主疏泄,“女子以血為本”,血的運行與調節離不開肝的功能,氣機的調暢離不開肝的疏泄。如果肝藏血、疏泄功能失調,則氣血淤滯不通,會產生帶下病、不孕、產后乳汁不暢等病癥。
5法齊下 防“淤”不愁
起居調養: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即使在盛夏也不可過于貪涼;空調溫度不宜調得過低;飲食不可貪涼。
運動調養:可堅持進行有益于促進氣血運行的運動,如保健功、按摩、太極拳、太極劍、五禽戲以及各種舞蹈、徒手健身操等。運動強度、負荷不宜太大,應采用中小負荷、多次數的鍛煉,尤其提倡步行健身法,此法能促進全身氣血運行、振奮陽氣。
情志調養:培養樂觀的情緒;正確對待現實生活以及周圍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養成高尚的人生志趣。
日常自我保健:按摩三陰交穴(內踝尖直上3寸處)、膈俞穴(在背部,當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合谷穴(虎口),具有活血化淤的功效。
飲食調養:宜選用具有活血化淤功效的食物,如黑豆、黃豆、山楂、黑木耳、洋蔥、香菇、茄子、油菜、羊血、芒果、玫瑰花、海參、紅糖、黃酒、葡萄酒等;忌食具有澀血作用的食物,如烏梅、苦瓜、柿子、李子、石榴、花生米等。
【小貼士】
化淤食療方
丹參川芎靈芝茶:丹參20克,靈芝、川芎各9克。水煎代茶飲。
靈芝三七當歸山楂飲:靈芝30克,三七粉3克,當歸15克,山楂汁200毫升。將靈芝、當歸洗凈,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微火煎熬1小時,去渣取汁,在此汁液中加入三七粉和山楂汁,攪拌均勻即成。每日1劑,早晚各1次,服前搖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