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渠道,要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關鍵在課堂?,F代的課堂教學,已不再是知識傳遞的過程,而是教師組織學生學習的過程。阿莫納什維利說,老師的角色不是把知識硬灌輸給學生的腦袋,而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智力斗爭掌握知識,通過不懈的探索獲得知識,從教師這里找到獲取知識的方法。課堂上主體是學生。因此,充分利用教師主導作用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是對教師提出的更高要求,所以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成了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研究的課題。在教學中我的體會如下。
一、在課堂上發揚民主精神,它是培養學生主體性的保證
學生的主體性應當得到教師的承認和尊重,教師在施教過程中應加強對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這是現代教育賦予教師一項神圣的使命。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過程,也即是使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發展的主人”的過程。而要實現這一過程,關鍵在于教師的民主精神。
語文學科學科的特點是人文性,即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民主的課堂,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傳道授業者”,而是學生的朋友。課堂上不只是教師提問學生,也允許學生問老師,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創設機會讓學生自學課文,自由討論,教師則巡視、指點,參與學生學習,與學生親切交談,還應給出機會,善于巧設問題,利用兒童爭強好勝的心理特征鼓勵學生發表不同意見,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和創造性思維,讓學生在自由發言中明析事理,從而達到不講也有收效的目的。如,教學《稱象》時,我采取“讀讀、找找、想想、議議”的方式,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讓學生在文中找出以下幾個問題的答案:①大象是什么樣子的?②官員們想出哪些稱象的辦法?③曹沖想出了什么辦法?并組織同學討論應向曹沖學習什么?教師放手讓組長組織學習,變傳統師生單向交流為師與生、生與生的多向交流,使每個學生有平等的學習機會。這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又增強了自覺參與的意識。實踐證明,民主的課堂它是對學生最好的啟發、覺醒和激勵。課堂上多一分民主,無疑就是對人潛能的重視與開發;課堂上多一分民主,師生之間就少一些隔閡,多一些親密,學生就少一份拘束,多一分發展的機會。
二、努力創新,營造良好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羅杰斯說:“課堂氣氛主要是通過教師行為的引導,而起作用的氣氛將取決于教師做了什么以及他首先是如何做的。所以,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對課堂氣氛是可控制的。教師要盡可能起到引導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意識,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那么教師該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呢?
1.微笑教學,讓課堂體現輕松和諧
教師的真誠微笑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它可以架起師生相互信賴的橋梁。學生喜歡的是耐心溫和、理解別人、公正、民主、品格高尚的老師。如果老師能在課堂上和藹地微笑,讓學生在一種輕松和諧的氣氛中接受知識,并能常用些“棒極了”等贊揚詞來鼓勵學生,讓學生體驗到一種成功的快樂,從而融洽師生感情,就會使課堂生機盎然。
2.質疑交流,使課堂變得理性和有趣
教師應讓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積極探索,為他們創造機會自己動腦、動口、動手,解決問題,和培養獨立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扮演主要的角色,讓學生覺得學習是一種理性的心理活動,而不是辛苦的“灌輸”。學生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學習,學習效果一定會提高。
3.促進“合作”,使課堂和諧愉快
合作學習能夠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促進學生的情感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的任務就是成為一個好的導師。合作學習是非常有益的:首先,能拓寬思維,加深學生的理解。其次,能培養和訓練口頭表達能力。最后,能培養合作精神。
4.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使課堂豐富直觀
采用現代教學方法進行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率。表演教學也可以用于小學低年級學生、游戲教學,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氨硌萁虒W”就是通過表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快樂的情趣中學習的一種方法。它一般采用描形演示、詮釋演示、對話表演、情節表演等形式。例如,我在教課文《負荊請罪》時,找兩位學生扮演廉頗和藺相如,把課文情景用對話的形式表現出來,生動、逼真的表演,使人情趣盎然、回味無窮。游戲教學既在課堂上精心設計與課文有關的游戲,使學生充滿好奇和新鮮感,使得整節課既緊張又活躍,使學生在愉快的笑聲中接受新知識。用游戲教學,教師要針對不同的教學過程選擇不同的游戲,如實物游戲、簡筆畫游戲、編排兒歌、順口溜等。
總之,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使課堂高效活躍,就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師獨占式、教師主講式、填鴨式、注入式的課堂結構,教學方法,學生主動性差,這樣的課堂教學效率必然是低下的。而高效課堂所提倡的多向立體式結構的教學方法更注重啟發式,學生自學式,師生之間互相質疑、探討真理式,老師僅針對疑難問題精講精練,教師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發展智力、培養能力上。這樣的課堂教學活而不空、實而不死,從而真正達到了高效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沈蘇英.低年級小學生課堂學習習慣的培養[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5(7).
[2]依再提古麗·依明.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J]..赤子(上中旬),2014(9).
[3]王翔宇,李中全.家校合力培養小學生三個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J].新課程學習(中),2013(7).
[4]石鷗.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價值[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1).
作者簡介:朱莉,女,1975年出生,漢族,甘肅酒泉,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及學生習慣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