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家乙
【摘 要】本文是記者結合多年來的一線采訪實踐,從“實戰角度”對地方都市報該如何做好經濟新聞的一次分析和探討。從經濟新聞報道應該鋪設情感線、要注重貼近性表達、要加強經濟新聞策劃,以及應該持續關注本地特色行業及明星企業等方面,為地方都市報做好經濟新聞提供了一條路徑。
【關鍵詞】地方都市報 ? 經濟新聞 ? 情感線 ? 專業視角 ? 貼近性表達 ? 新聞策劃
長期以來,經濟新聞報道一直是許多地方都市報的短板。一些地方都市報做不好經濟新聞的理由似乎有很多,比如,區域經濟不夠發達,經濟新聞的報道資源有限,缺少有影響力、有關注度的經濟類新聞素材;偏居一隅,報紙發行僅覆蓋一城一地,不知道該重點關注宏觀經濟,還是應專注區域經濟,容易陷入兩難的尷尬境地;地方都市報普遍缺少專業的財經記者,并且喜愛經濟類新聞的讀者群體往往也較少……
事實上,這些理由只是地方都市報在做好經濟新聞征途中的障礙,絕非無法克服和跨越。在經濟新聞報道領域,地方都市報其實大有可為,下面,筆者將結合一些具體的經濟新聞報道,淺談幾點有關地方都市報該如何做好經濟新聞的思考。
一、要“與讀者有關”,也要適當鋪設情感線
地方都市報要做好經濟新聞,一定要回歸到服務讀者的本位上,并要適當地在報道中鋪設情感線。地方都市報做經濟新聞,所關注的重點到底應該是宏觀領域,還是要突出本地化?對此,筆者認為,無論是宏觀領域的,還是區域性的,經濟新聞與其他類別的新聞一樣,都要始終以服務讀者為本位。說白了,就是廣大讀者關心什么,就要重點輸出什么。
地方都市報要做好經濟新聞,必須回歸到“與讀者有關”的新聞定位上。比如,廣大讀者關心的一些經濟方面的政策解讀,如,個稅征收、房地產新政等,屬于宏觀范疇,地方都市報的經濟新聞版當然不能忽視,而且要全力做好政策解讀及新聞落地;而當地的肉蛋奶菜的價格變化及相關產業動態等,則屬于區域性的,但與本地讀者息息相關,自然也要關注、報道。
有了“與讀者有關”這條主線,經濟新聞報道就會多出一種民生視角,多出一份關懷和溫度。比如,2018年夏季,大連等北方多地遭遇罕見高溫災害,大連特色產業海參養殖業遭遇重創,80%以上的圈養大連海參死亡。筆者第一時間以財經視角關注了此事,并于2018年8月6日,采寫報道了一篇題為《大連海參 ? 還有更壞的消息嗎?》的經濟新聞。該財經報道在行業內引發高度關注,并很快在全國范圍內產生反響,多家國家級媒體隨后紛紛趕赴大連,相繼報道了這次大連海參高溫災害事件。
海參養殖戶蒙受慘重損失,但他們畢竟是小眾群體,該新聞事件與廣大讀者有什么直接關系呢?筆者秉承“與讀者有關”的經濟新聞報道理念,在該新聞報道的最后部分,將關注點延伸到消費端,即對當年冬季海參行情進行了預判,提醒消費者盡量提前儲備冬季進補所需的海參,以節省開支。這就使得經濟新聞有了更大的民生落點,與更廣大的讀者“有關”了。不僅如此,經濟新聞報道還要注意鋪設一條情感線,這樣也能夠進一步拉近與讀者的距離。地方都市報做的許多經濟新聞都可以鋪設情感線,例如,有關當地知名企業與百年老字號等“關停并轉”之類的新聞事件,都可以通過在報道中暗設情感線,以克服經濟類新聞報道較為生硬冰冷的“通病”。
二、要有專業的視角及思考,也要有貼近性表達
地方都市報要做好經濟新聞,必須做到“專業視角和思考+貼近性表達”。毋庸置疑,經濟新聞不能沒有專業性,即專業的視角,以及專業的分析和思考。沒有專業性,經濟新聞就失去了根本,失去了特點,失去了銳利,但專業性有時又會將一部分普通讀者“擋在門檻之外”。
那么,如何讓普通讀者也能讀懂并喜歡經濟新聞呢?筆者認為,地方都市報的經濟新聞報道應該在專業性基礎上,引入“貼近性表達”,用深入淺出的表達方式讓讀者更容易看懂,從而得到警示和啟發。
三、要緊追熱點解讀政策,也要加強經濟新聞策劃
地方都市報要做好經濟新聞,還要緊隨熱點,緊追國家政策和大政方針,并且要加大經濟新聞的策劃力度。在追蹤新聞熱點,解讀國家政策等方面,經濟新聞有著自己的報道視角和專業優勢,而要真正做好這方面的經濟新聞報道,就必須進一步加大策劃力度。
地方都市報加強經濟新聞策劃,就可以從眾多同質化的經濟新聞中脫穎而出,通過策劃來呈現獨一無二的經濟新聞,從而表達獨立觀點及深度思考。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筆者當時所在的大連《新商報》策劃了一組以經濟視角來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的大型報道——尋找時間證人之對話觀察者。筆者作為主要參與報道的記者,對話了多位大連本土企業家、學者及專家,以策劃類報道的形式分析、闡述了這座濱海城市40年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特色產業從誕生到成熟,以及為未來蓄積新動能等。該組經濟新聞的策劃報道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果,也受到了廣大讀者的認可和贊譽。
除此之外,地方都市報還可以策劃一些獨具特色的財經類調查報道。比如,筆者如今所在的《大連晚報》于2019年初,策劃了一組財經類系列報道——搜尋、探秘“全城唯一的店”。筆者作為主要參與報道的記者,在2019年2月20日推出了一篇名為《一條編了百年的皮鞭 ? 手機里找到了新活法》的財經類報道,為讀者揭秘了大連乃至東北地區現存的唯一一家百年老皮鋪——東勝興皮鋪。這間歷經三代的百年老字號有許多溫暖故事、人世滄桑,以及創新運營的新思路……此類小切口的財經類新聞策劃貼近民生,并且有創新性、可讀性,以及廣泛的關注度。
四、要持續關注當地特色產業及明星企業
地方都市報要做好經濟新聞,還要對當地特色行業、明星企業等保持長期連貫的高度關注。眾所周知,在經濟新聞類別中,經濟事件報道及明星企業的公司新聞往往關注度更高,它們是經濟新聞中的焦點和亮點。因此,地方都市報財經記者必須對本地特色行業及重點企業保持持續的高度關注,掌握其所有的新動向、新舉措、新思路。只有如此,當有新聞發生時,財經記者才可能在第一時間獲悉,并迅速做出厚積薄發式的專業財經報道。
同樣,對于本地一些特色產業和重點行業,地方都市報的財經記者也要保持長期一貫的高度關注,要對其每一次的風吹草動都了然于心。其實,這也是新聞記者“走轉改”的初衷和目的之一。
(作者單位:大連晚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