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晴
【摘 要】融媒體時代下,傳統的新聞編輯形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因此“接地氣”的新聞編輯形式更能吸引大眾的關注和眼球,其寫法、表現形式更加貼近生活,新聞內容更具感染力和表現力,可以更好地傳遞民生問題、解讀政策。
【關鍵詞】新聞編輯 ? 接地氣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各類民生問題接踵而至,新聞編輯的責任和義務就是撰寫和報道人們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以及各類民生問題,其寫法也需要與時俱進,通過“接地氣”的寫法引發群眾的情感共鳴,從而更好地解讀民生需求。
一、新聞編輯“接地氣”的重要性
1.“接地氣”的新聞編輯更具有靈氣。“接地氣”的新聞編輯更貼近生活,可以使得讀者在閱讀的時候,仿佛置身其境,并且將老百姓的訴求清晰、完整、真實地表現出來,為老百姓解讀實事,更加獲得老百姓的喜愛。
2.“接地氣”的新聞編輯更貼近真實。對于新聞編輯來說,想要使新聞編輯更加“接地氣”,那么編輯者需要具有一顆同理心,對待工作必須是認真、負責的,并且具有大局觀和責任感,這樣新聞編輯稿才會更加“接地氣”、貼近真實。編輯者可以將自己的新聞稿與老百姓的需求緊密結合,使得新聞編輯更貼近真實,獲得老百姓的一致贊成和認可,這樣新聞編輯才算是成功的,其寫作也會更加順暢,還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將老百姓的訴求傳達出去,真實、客觀地反映老百姓的日常需求,更加有利于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二、新聞編輯“接地氣”的方法
1.新聞選材“接地氣”。在新聞編輯中,選擇題材是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是決定該篇新聞稿是否可以獲得群眾喜愛和認同的前提條件,因此,只有選擇了一個合適的新聞題材才會引發老百姓的關注,成為一篇文章的開端,也決定著該篇新聞稿的成敗。在新聞編輯中,選擇題材的時候需要“接地氣”,深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學會對細節進行觀察,并且積極與當地的老百姓進行有效的溝通,了解他們的需求點和訴求點,真實、客觀地寫出與他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事件,然后通過新聞報道的傳播,將該事件進行放大,從而引發社會的關注,形成強烈反響,最終有利于促進事件的和平解決。
2.新聞視角“接地氣”。在新聞編輯中,第一步是選擇一個“接地氣“的題材,第二步就是在進行撰寫的過程中,其角色和視角更加“接地氣”。在很多新聞編輯中,他們編輯的新聞稿都是脫離現實的,沒有引發老百姓的共鳴和思考,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由于其新聞編輯沒有感同身受,僅僅從旁觀者的角度去撰寫這次事件,其效果是非常一般的。因此,在進行編輯的時候,需要改變其位置和角色,將自身代入這次事件中,以平民化的角度去看待這次事件,并且進行客觀、真實、生動的闡述,只有以老百姓的視角去看待和評價這個事件,才會引發更多讀者的情感共鳴,使讀者產生更多的代入感和同理心,拉近與讀者之間的距離,那么這個新聞稿便是非常成功的,也發揮了新聞的作用和價值。
3.編輯寫法“接地氣”。一般的新聞編輯寫法都是嚴謹、正規、用詞謹慎的,同時其辭藻也非常華麗,排版美觀,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但是此類文章缺乏生動和靈氣,僅僅是依靠空話、白話進行堆砌,往往是過目即忘,沒有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也不利于所反映的社會問題的解決。因此,為了更加吸引眼球,引發人們的關注,在新聞編輯中,可以適當加入一些當地的家鄉話,與百姓產生情感共鳴。例如,在與老人的對話中,闡述老人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和意見時,可以在新聞編輯中,加入老人所說的一些夾雜著家鄉話的用詞用句,這樣不僅會使文章更加風趣幽默,讓人有閱讀興趣,還可以通過通俗的語言表達方式,使得文章更加具有表現力與感染力,從而獲得人們的好感度和信任感,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加速文章傳播的效率,因此,“接地氣”的寫法更受群眾的喜愛,尤其是對一些民生類的新聞編輯而言,其作用是不可小覷的,可以吸引更多的政府部門和群眾的關注,幫助解決更多民生問題,推動事情解決的進度,促進社會更好、更快地發展。
4.互動方式“接地氣”。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媒體這一新型行業已經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對于新聞版塊,傳統媒體已經開始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和渠道,將會和新媒體進行有效的融合,從而促進新聞行業更好地發展。在新聞編輯中,傳統的題材采訪方式是需要一家一家進行咨詢和采訪,但是如果路程較遠,就會浪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加上整理、編輯的時間,往往會導致新聞報道的滯后。如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幾乎每個人的生活離不開手機、微信、支付寶、微博等,因此,在進行群眾意見、看法收集和互動的時候,可以直接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發布,此類方法收集的信息量更多,內容更豐富,而且群眾闡釋的觀點更加直白、客觀,有利于新聞編輯的直接歸納和整理,作為寫作素材,這樣的互動方式更加“接地氣”,而且后期的互動可以直接通過互聯網平臺,操作簡單、明了,可以鼓勵更多的群眾表達自己的心聲,更容易激發群眾的參與意識和關注意識。
5.編輯中感受百姓情。編輯在進行新聞編輯的時候,要深入探索,充分了解社會和群眾的現狀,感受百姓情,設身處地地了解百姓內心的真實想法,秉承著為百姓服務的態度進行新聞編輯,只有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是深入人心的,才能得到更多百姓的贊同和認可,所以,對于新聞編輯而言,不僅需要具備基本的寫作技能,還需要有一顆為百姓服務的同理心,只有這樣才能通過編輯的新聞稿所發散的作用和效果,促進社會更好地發展。
三、結語
在新聞編輯中,其編輯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傳統、正規、刻板的編輯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注重“接地氣”的新聞編輯方式,這類深入群眾、了解群眾的編輯形式,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和認可,在新聞內容傳播速度上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使新聞編輯煥發新的活力與靈氣,還可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與表現力,豐富新聞內容,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作者單位:鞍山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于健.如何讓電視新聞采編接地氣[J].科技傳播,2016(5):139-143;
[2]左秀麗.如何讓電視新聞采編接地氣[J].科技傳播,2016(7):139-143;
[3]王天錚,孟慶煜.解析新聞采編人員從業資格管理[J].中國記者,2016(4):12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