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芳
【摘 要】在一段時間內,選定某一既定群體,將“直播間”搬到他們中間,與以往的邀請嘉賓走進直播間反向操作,讓更多人有機會直接參與廣播直播,在短時間內,擴大廣播節目在某一領域或者某一群體當中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關鍵詞】校園直播 ? 參與性 ? 互動性 ? 影響力
《今晚冒個泡》是筆者所在的廣播頻率開辦過的一檔日播節目,播出時間為20:00-21:00,主要以輕松伴聽作為節目主基調,欄目名稱也是融合了網絡論壇中“冒個泡”的時尚,新鮮表述,有開心段子、愛寵故事、夜來書香等每日專題,每周循環。
作為市一級廣播媒體,我們在當地有著廣泛的受眾基礎和資源優勢;作為廣播從業者,我們具備相應的業務能力和新聞從業者的職業操守。如何在當地深耕厚植,擴大節目的影響力呢?我們一改之前將嘉賓請進直播間,與主持人聽眾互動做節目的傳統思路,把直播間搬到了戶外,搬到受眾中間,再次引發了受眾對于廣播節目的好奇心和關注熱情;我們一改之前面對大眾播出的思路,轉而在某一時段,針對某一特定群體,開展小而精的、有針對性的播出,迅速形成了較好的收聽氛圍,下面就簡單談談節目開展過程中的幾點小經驗:
一、根據欄目,明確目標群體范圍
既然是面對既定群體的直播,就要優先選擇有良好群眾基礎的群體。根據以往節目互動參與來看,《今晚冒個泡》最主要的受眾群體是學生,基于此,我們首先將直播群體對準了丹東本地的高校,大學生住校,業余時間更多,更便于組織參與直播,又結合學生們的在校時間,我們選擇每個周四,將《今晚冒個泡》的直播間搬進校園,還給它取了個更貼合主題的分欄目名,叫《天天向上泡》。
二、深入了解目標群體,明確節目定位
有了成熟的設想后,欄目組首先聯系了丹東的省屬本科院校遼東學院,得到了校團委的大力支持。遼東學院共有城市建設、會計、韓朝經濟、師范、形象管理、機電等17個二級學院,每個學院都有自己的專業特質。在欄目組與學院方面溝通交流后,節目定位逐漸清晰起來。欄目組決定,以二級學院為單位,進行17場有針對性的直播。
作為丹東當地唯一的一所省屬本科院校,其實不少當地人對它并不了解,而校門內的大學生們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了解,所以《天天向上泡》走進校園的直播,除了拉近廣播與大學生的距離,又兼具了展示學院專業及當代大學生風采的功能。
三、暖場+直播,呈現豐富立體的播出效果
《今晚冒個泡——天天向上泡》直播時長60分鐘,因為是走出直播間,深入校園的直播,不僅要考慮播出節目的內容,還要考慮整體活動所呈現的狀態以及是否達到預期定位目標。所以,我們將每一場節目的總時長拉長至90分鐘,直播正式開始前的半個小時暖場時間,由主播與現場同學一起做互動游戲,或者是表演節目。這樣做一方面為即將到來的直播烘托氣氛,另一方面讓主播們走近大學生,與他們建立良性的關系。
每期直播內容的確定工作量非常大,節目組會提前半個月與學院方面充分溝通,了解他們的特色優勢,與此同時幫助他們找到最適合廣播直播的呈現形式。直播前一周,還要對節目進行預審,以確保節目播出質量。逐漸摸索出了學院特色介紹+訪談+節目表演的流程思路。
每一期,基本辦學特色介紹都是規定動作,安排在直播的中前段,介紹人不拘泥于院校領導、老師,同學們也通過所學知識,通過實例讓普通人了解自己的專業,比如形象健康管理學院,同學們現場分析了主播的健康參數并給出了實用的建議;比如“會計”學院,他們創作的情景劇“數字人生”,幽默詼諧地將會計的專業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用現代的方式傳遞了“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才受窮”的先人智慧;丹東地處邊境,與朝鮮一江之隔,所以遼東學院的韓朝經濟與文化學院更加具有實戰意義,當期節目中,學生們就用他們學到的知識,將中朝交往中的一些禮節、注意事項進行了普及;樂器演奏、詩朗誦等一些常規類的節目,則是向受眾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多才多藝。
隨著節目播出次數的增加,經驗逐漸積累起來,欄目定位更加清晰立體,更多實用性的想法得以通過節目呈現,比如說,在單純構筑大學生與廣播、聽眾與大學生了解溝通橋梁之外,欄目還可以為大學生提供些什么實用的服務。在臨近畢業季的節目當中,節目組還專門邀請了本地企業一些主管人事招聘的人員,現場為大學生介紹制作簡歷、應試面試的小技巧;還會通過學院邀請已經畢業參加工作的學哥學姐,與在校生分享職場心得。
四、廣泛而深遠的社會影響
《今晚冒個泡——天天向上泡》最初是要在學生與廣播之間建立一種良性的循環,節目播出達到甚至超出了預期。每場直播的地點都選擇在學院禮堂進行,上百人的禮堂,座無虛席,場場爆滿,每周的相聚都是一次快樂的分享,學業的梳理,情感的碰撞。
現場參與直播的同學們更是踴躍刷屏,有的說今天終于見到了“活”的主播了;有的說參與了節目,自己也想做一名電臺主播。后來,我們每周又專門開辟了一個子欄目,專門邀請大學生主播到直播間做節目,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帶熱了廣播在校園內的收聽熱潮。節目的播出因為受到暑假影響,分為兩季進行,假期里,同學們依然活躍在平臺上,熱烈地詢問新一季節目什么時候播出。
節目播出在普通聽眾當中也引起了一波關注。在參與留言的微信平臺上就有家長說,通過收聽節目知道了孩子在學校的生活學習狀態;有高中生家長留言,通過收聽節目對一些大學的專業設置及未來就業方向有了更直觀的了解;有聽眾表示,通過節目,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青春的氣息,每期都不落地收聽。
五、技術保障
每周一次的校園直播,除了龐大的工作量,技術保障更是一個必要的前置條件。這次的系列直播每期都有兩名技術部的人員到現場做傳輸技術保障,直播間也會安排專人負責信號的切換。考慮現場播出安全的問題,學院方面還會有專門的安保,負責維持現場。每一個細節的疊加,才能確保每期節目安全優質地播出。
(作者單位:丹東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