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山 梁士軒
摘 要:自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多次在各個場合談到中國傳統文化,表達自己對中國文化的認同與尊崇,并且在多個場合提到了文化自信。因此在今時今日,應該更加注重我國的文化保護與傳承,也許在不經意之間我們的文化就會匆匆流失于指縫,要么被大眾逐漸遺忘,要么被他國以無恥的行徑貼上他們的標簽,打上他們的印記。所以在今天,黑龍江省乃至全國的文化保護與傳承迫在眉睫,應該對屬于我們的文化負責,既然我們創造了屬于我們的文化,那么就應該努力地保護和傳承,將不好的方面改進,將好的方面繼續沿襲。相信未來,我們的文化有足以讓國人驕傲的地方。所以在當今時代,應該竭盡全力地推動黑龍江省乃至全國的文化保護與傳承。
關鍵詞:漸失文化;政府治理;政府引導
中圖分類號:G11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22-0034-02
近年來,文化競爭已經逐步登上歷史舞臺,已不再是經濟實力決定國際地位這一家獨大的狀況了,現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因素共同影響著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我國也在致力于提升我國的文化實力。2005年韓國申請端午節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曾引起了舉國轟動,漸漸地他們妄想將春節、中醫、拔河、燃燈會等隸屬于中國的文化都要偷梁換柱,攫取到自己的領土。但是國人豈能臣擄自認,成為他們口中的“小韓民國”,國務院便決定2006年伊始,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都是中國的“文化遺產日”,以此來呼吁國人共同保護并傳承我們的文化[1]。同時,我們也應該跟隨習總書記的腳步,堅定文化自信,為黑龍江省的文化保護與傳承籌謀劃策,推動黑龍江省的文化發展。
但是,一些國家妄想侵蝕華夏的野心并不會因此而消弭,他們無法撬走國家重點保護的城市和文化,卻也知道用“挖墻腳、鉆空子”的方法,從國人不注意的地方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而黑龍江地處國家的東北邊緣,必然成為他們的下手之地,我們已經有許多文化被大多數人所遺忘,所以文化保護與傳承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本文從實際應用角度,在肯定我國現在的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政策與措施的基礎上,結合本土文化保護與傳承狀況,提出保護與傳承黑龍江省文化的合理建議。
一、黑龍江省文化保護與傳承存在的問題
1.文化保護與傳承效果略微。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國家已經意識到了文化發展的重要性,所以開始對我國的文化進行保護與傳承,黑龍江省政府響應中央政府的決定,也大力進行黑龍江色省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時至今日,黑龍江省的文化保護與傳承已大有提升,但是在今天仍有很多文化不被普通民眾所熟知。如極具關東特色的關東古巷坐落于哈爾濱有多少人知道,又有多少人知道山珍海味四大名菜中的猴頭是黑龍江的特產且具有醫用價值,又能有多少人知道在哈爾濱除了中央大街還有35條大街值得人們去閑逛,所以黑龍江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工作還有待加強。
2.文化保護與傳承出現斷層[2]。在黑龍江有些文化已經不為人們所銘記,例如“薩滿文化”。說到薩滿,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跳大神”。然而,我們都應該知道薩滿是巫的起源,它同時是一種精神寄托,讓人們產生一種信仰,有堅持干某件事的動力,但是像這種文化在黑龍江已經很難看到它的身影了。在滄海桑田的變遷中,這一類文化由于沒有受到人們的重視,漸漸地被人們遺忘,從而遺失在歷史的角落里。因此,政府有必要采取某種措施以避免黑龍江的文化遺失在歷史的長河中,被人們遺忘。
二、黑龍江文化保護與傳承的問題成因分析
1.外來文化的沖擊。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各個國家的競爭不再局限于經濟斗爭,逐漸在文化領域進行了激烈的競爭。韓國以無恥的行為多次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申遺,同時將他們的文化不斷傳入中國,影響我們的文化發展。在今天,很多人只知道萬圣、復活等西方節日,卻忘記了屬于我們本土的清明、重陽這些緬懷先烈的節日。在這些外來文化的影響下,一些人崇洋媚外的思想被“激活”,只顧著追求西方的文化來標榜自己的與時俱進,但是卻忽視傳承與發展本土文化同時也是跟著時代的腳步在不斷前行,此消彼長,外來文化越受重視,我們的本土文化卻“備受打擊”。所以在外來文化的沖擊下,黑龍江的文化保護與傳承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2.民間的流傳局限。要想使黑龍江的文化保護與傳承做得特別突出,一定需要民眾的認可與傳播,但是,在今天,普通民眾對黑龍江的文化了解甚少,有多少人去過哈爾濱的省博覽中心看看黑龍江的文化發展史,有多少人真正地了解了黑龍江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正因為沒有多少人知道甚至是了解黑龍江的文化,屬于黑龍江本土的文化也漸漸地不為外地人所知曉,進而使得黑龍江本土的人民也遺忘了這些曾經我們為之驕傲的文化,外地人不知道本土的文化失去了來此游玩的目標,本土人不知道黑龍江的文化就丟失了本土文化的傳承,屬于黑龍江的本土文化不被“內外地”的人民所知曉,它的傳承將寸步難行,黑龍江的文化保護與傳承也因此遇到極大的阻礙。
3.媒體的宣傳不夠。在黑龍江的文化保護與傳承上,媒體其實有著很大的作用。但是在物欲橫流的今天,媒體大多只會關注明星的私生活,他們可以多日不吃不喝去窺探一個明星的隱私,然后將他們曝光,以此來收獲豐厚的利潤,卻很少去宣傳黑龍江的文化。在他們的眼里,金錢的獲取遠比黑龍江省乃至整個國家的文化保護與傳承重要。當今時代,眾多媒體已經丟失了他們存在的初衷,或許在他們的世界里,挖掘一個人的隱私往往比宣傳我們的本土文化更有爆點,更能博得大眾的眼球。但是他們忘了,失去了媒體的宣傳,黑龍江省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效果大打折扣。而受此影響,黑龍江的經濟發展必然受到相應的制約,從而影響國家經濟的發展,進而降低我國的國際競爭力,所以加強本土的文化保護刻不容緩。
三、黑龍江省“漸失文化”保護與傳承的完善路徑
1.堅持政府的主導地位。首先,調整心態,重視對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在文化發展越來越重要的今天,我們的政府有必要對黑龍江省的文化保護與傳承更加重視。在當今社會,如果我們再丟失每一項本屬于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國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將少一分力量。所以,黑龍江省政府應該將自己的心態擺得更加端正,從口頭與實際行動上同時致力于本省的文化保護,并且時刻警惕外來糟粕文化的入侵,以及其他國家的強取豪奪,保護好每一份屬于黑龍江的本土文化,并且讓其更好地傳承下去。其次,制定更為有效的文化保護與傳承政策。為了更好地保護與傳承黑龍江省的文化,政府應該采取強有力的措施來保護與傳承黑龍江省文化,可以制定相應的政策對黑龍江省“漸失文化”進行保護與傳承。比如,政府可以指定政策讓每個人必須去尊重每個民族的民族文化,不能因為他們的文化與人門平時所熟知的不一樣就歧視他們的文化,而對于違反這種政策的人要處于一定的懲罰,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與傳承我們的文化。另外,政府可以制定相應的政策,對那些肆意破壞黑龍江省文化的行為予以嚴厲的處罰。
2.加強政府的引導作用。首先,完善市場體系推動文化發展。在文化市場日益發展的今天,我們應該注重對文化的保護與傳承,黑龍江省現在已經將黑龍江的冰雪文化逐漸引入市場,將冰雪文化附著在旅游的特色上,吸引廣大的外來游客來欣賞北國冰雪美景的同時更加深入地了解黑龍江的冰雪文化,黑龍江省政府應該延續這樣的方法,不斷完善市場體系,將更多的黑龍江文化融入到市場體系中,不斷推動黑龍江省的文化保護與傳承。其次,引導建立集群促進文化交流發展[3]。為了更好地推動黑龍江省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政府應該加強創新能力,將黑龍江省的文化融合發展,引導市場建立起集群共同推動黑龍江的文化保護與傳承。比如在發展旅游業的時候,政府可以安排專業人士充當導游的作用,同時為游客提供相應的文化傳播。另外,政府可以針對一些文化開展相應的旅游項目,同時將一些文化特色融入到掛件之類的商品里,以供廣大游客購買。通過類似上述手段的影響,筆者相信黑龍江省的文化保護與傳承必定會更上一層樓。
3.凝聚社會的多方力量。首先,引導媒體宣傳文化的正面新聞。在當今時代,媒體是絕對不可忽視的存在,媒體的言論通常影響著大眾的輿論導向。所以,政府應該引導媒體推動黑龍江省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應該同極具影響力的媒體說明文化保護與傳承的重要性,并且希望媒體多多宣傳黑龍江省不被廣大人民群眾所熟知的文化。同時,廣泛地宣傳這些文化有哪些特色,有哪些值得人們去保護與傳承的地方,促進政府、社會與人民共同推動黑龍江省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其次,發揮獨特優勢促進文化傳播。在黑龍江有很多其他地區所不具備的地域優勢和文化特色,政府可以從這些角度著手,比如大力傳播黑龍江的冰雪特色,同時將黑龍江獨有的關東古巷、秋林紅腸、大列巴等極具黑龍江特色的文化推廣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黑龍江的文化并沒有斷代,這些文化正以多元的方式傳承下來,同時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黑龍江文化保護與傳承的隊伍之中。
參考文獻:
[1] ?蔡梅.原真性視角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異地開發探究——以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公園為例[J].商業經濟,2008,(12):90-92.
[2] ?李曉亮.黑龍江省文化產業創新的現狀、挑戰及路徑[J].北方經貿,2015,(11):106-107.
[3] ?陳美華,陳東有.英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5):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