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鳳云
關鍵詞:數字化;網絡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模式探討
摘 要:信息時代的到來,科技發展迅速,社會網絡化信息化建設傾向越來越明顯。網絡科技也逐漸作用于圖書館行業,實現了新型讀者服務模式的打造,更關注讀者多元化、個性化服務需求的滿足。數字化網絡化環境下圖書館服務也呈現出新特點,以新特點研究為驅動做好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創新分析是文章研究的重點內容,也是圖書館建設發展的主導方向。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9)08-0122-02
圖書館是文化建設的主陣地和信息集散傳播的主場所,其社會影響力的提升得益于讀者服務的滿意度指數。信息時代,圖書館數字化轉型和信息化建設發展的傾向越來越明顯,信息傳遞、交流及服務在網絡環境下更加便捷化、多元化和人性化。數字化網絡化對圖書館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包括服務對象、服務資源、服務模式和服務環境等,在綜合作用和影響的基礎上帶動圖書館讀者服務模式的推陳出新。
1 數字化網絡化環境下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變化
1.1 創新了圖書館的讀者服務理念
信息時代最顯著的特征就是網絡化數字化傾向的加劇,數字化與網絡化理念滲透到圖書館建設及讀者服務工作中,信息技術的創新應用也在客觀上推動了讀者服務理念的創新[1]。傳統的圖書館讀者服務較為被動,相對封閉,而網絡的開放性特征拓展了圖書館的服務范圍,帶動服務理念的社會性延伸,社會關注力度增強,以提供社會服務為發展目的使圖書館服務也變得更為主動。
1.2 改變了圖書館的讀者服務資源
網絡時代,信息激增,信息傳播迅速,數字化網絡化資源更為豐富,成為圖書館館藏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圖書館讀者服務以紙質文獻資源為主,電子文獻、數字資源占比較少,而基于數字化網絡化的時代環境,數字網絡圖書館可以為讀者提供更加豐富的文獻資源和信息資源。傳統的以館藏資源為目標的讀者服務模式融入數字化網絡化信息資源,讀者可以享受到紙質文獻資源之外的電子文獻資源、數據庫資源、數字化文獻資源和電子信息資源等,便捷的閱讀方式和暢快的閱讀體驗能夠提升讀者的服務滿意度。
1.3 改變了圖書館的讀者服務方式
網絡化數字化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也逐漸帶動圖書館讀者服務方式的創新。以數字化網絡化建設為服務契機,圖書館實現了針對讀者的遠程服務。圖書館不再局限于本館范圍,不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通過館際聯盟可以實現各地館藏信息資源的共享,在資源優化配置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的服務價值。遠程服務為讀者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借閱和學習的便利,也實現了24小時服務體系的建構。移動服務設備與圖書館系統聯合、互聯網共享服務平臺的打造等使讀者可以查閱更多的信息,讀者不再受時間段服務的限制,全天候服務更加人性化[2]。圖書館以數字化網絡化建設為依托也實現了讀者服務的多維度擴展,正常圖書借閱服務不受影響,原有服務優勢得以保持,更帶動閱讀推廣的深入開展。圖書館還可根據讀者的要求,提供商業信息和信息產品及商品推廣服務,數字化發展使讀者獲得了更好的服務體驗。
1.4 改變了圖書館的讀者服務環境
數字化網絡化的時代背景使圖書館空間界限不再明顯,讀者閱讀環境的創設更趨向于人性化與開放性,以吸引更多的讀者進入圖書館。人性化與開放性環境的創設體現在多個方面,如衛生和環境方面等。圖書館應更關注環境對讀者視覺的沖擊,建筑風格應典雅,門廳設計應寬敞,室內燈光應柔和,以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環境的打造與綠色息息相關,墻面的綠色設計、綠色植物的擺放等可以為圖書館營造勃勃生機。除了外在環境的打造,圖書館也應關注內在環境的建設和優化,創設文明的閱讀環境。工作人員應儀表端莊,態度和藹友好,服務熱情,讓讀者在閱讀服務中如沐春風。
2 數字化網絡化環境下讀者服務工作的新趨向
隨著時代的發展,圖書館在建設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特征,逐漸演變為數字時代新的發展傾向,而圖書館服務工作的新趨向也是其服務模式創新的現實推動力。具體體現為:一是服務范圍更廣,面向全球。數字化網絡化的迅猛發展使全球信息互通互聯,圖書館以更為開放的心態面向全球讀者提供個性化服務,帶動全球資源的共享。二是服務對象社會化傾向明顯。圖書館擺脫了服務的地域限制,不再專門服務于特定的群體,借助互聯網獲得了社會公眾的重視和認可,圖書館提供的各種服務也帶動服務對象的社會化。三是服務環境網絡化趨向明顯[3]。數字化網絡化時代圖書館最顯著的特征就是以網絡為依托,通過多種方式提供勞務和服務,更好地服務讀者。四是推動服務時空的隨意化。圖書館以互聯網為依托,實現了在線圖書館的隨時隨地訪問,分布式服務實現了一對一服務模型的建構。數字化網絡化環境下圖書館讀者服務模式的創新研究必須基于其服務工作的新趨向,致力于讀者訴求的滿足。
3 數字化網絡化環境下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創新模式
3.1 復合圖書館信息門戶服務模式
復合圖書館服務資源由本地資源和異地資源構成。其中,異地資源服務的形式有兩種,一種通過導航,另一種通過調度。導航是圖書館將異地資源鏈接發送給讀者,讀者進行異地資源的檢索與獲取;調度則是由服務器終端直接基于用戶需求發送異地資源。但調度對網絡寬帶的條件要求較高,且以本地異地服務機構的協議達成為前提。復合圖書館信息門戶服務實現的關鍵點是數據集成,多數據來源的信息數據被整合為虛擬的機制,分布在數字圖書館系統中,信息內容節點多,元數據庫和部分全文索引庫被集中在服務端,構成圖書館讀者服務的信息門戶,不同于一般的搜索引擎,其信息內容的調度和異構平臺數據集成都得益于獨有的支撐技術。信息門戶也具備統一認證、調度與檢索功能,提供一個單一的服務映像。其中,統一認證主要是讓讀者登錄圖書館的信息門戶,進入服務后臺的認證程序中,讀者可以以一種身份認證享受到多種圖書館服務,奠定電子商務開展的基礎。目錄服務器是統一認證的主要支持載體,往往與安全認證密切關聯。而統一瀏覽就是在統一的信息內容分類目錄體系下實現圖書館服務范圍內資源的歸類,實現信息鏈接節點的打通,確保數據過渡的順暢,當兩大數據源使用的分類目錄體系不同時需要轉換后進行對接。而統一檢索就是實現多個數據源數據的統一檢索,一方面通過耦合的方式,借助統一的元數據庫和全文索引庫;另一方面是借助松耦合的方式實現分布索引,一個節點的查詢界面向多個異地節點分布查詢請求,實現異地節點查詢結果的匯總,最終呈現給讀者。數據信息源的統一編碼是統一檢索的前提。
3.2 圖書館數字參考咨詢服務模式
除了常規的服務,網絡化數字化的發展使圖書館衍生出數字參考咨詢服務模式。數字參考咨詢服務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其形式更加多樣,當前的數字參考咨詢服務有了商業和非商業之分。國內外圖書館開展數字化參考咨詢服務多采用電子郵件模式、實時交互模式和網絡化合作模式等,圖書館專家借助導航系統與數字圖書館緊密結合,采用BBS技術[4]、電子郵件技術、超文本鏈接技術、遠程瀏覽和下載等技術,使數字參考咨詢服務功能更加強大,可以聯機實現實時提問和解答。數字參考咨詢服務具備電子郵件通知服務功能,方便讀者收取答案,也可以在網上閱讀和下載。數字參考咨詢服務還具備解答窗的文本編輯功能,實現了數字圖書館基本功能的集成與無縫鏈接,知網、維普、萬方等數據庫都可以與數字圖書館參考咨詢功能無縫對接,也可方便切換到Google、Yahoo等網站進行查詢。正是由于圖書館對數字參考咨詢服務的優化,實現了讀者訴求的即時性滿足。圖書館數字參考咨詢服務面向的是社會大眾,實現了服務的全覆蓋,咨詢問題超出館藏和專業范圍,解答也更為詳細與專業。
3.3 圖書館讀者個性化服務模式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需求更為多元,個性化需求也更為迫切。個性化服務是圖書館基于讀者的信息行為、習慣及喜好等,面向讀者提供匹配度更高的信息服務。讀者是獨立的個體,具有個體的思維特點,在閱讀習慣和行為方式上有自身的獨特印記,更希望獲得專業性、針對性強的讀者服務。因此,讀者個性化訴求的滿足是數字時代圖書館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首先,圖書館要創建用戶模型,基于用戶的興趣和行為提供匹配服務。圖書館在分析瀏覽用戶信息的基礎上可刪減或增加用戶信息,調整用戶興趣的權重或調整用戶的興趣層次。其次,圖書館要調度信息的個性化,即借助過濾技術為用戶推薦相似的資源,能為用戶推薦他們可能感興趣的新的內容。個性化服務是圖書館讀者服務模式的創新趨向之一,數字圖書館要推廣個性化服務模式,加強用戶信息需求的識別與分析,提升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允許讀者基于個人視角和思維建設具有個性特征的數據庫和資源體系,獲得更具個性化的閱讀指導。
參考文獻:
[1]葉曉冬,夏曉玲.數字網絡化環境下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探索[J].情報探索,2015(1):96-99.
[2]林林.網絡化時代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拓展的相關問題探析[J].黑龍江史志,2014(17):249-250.
[3]林文慧.網絡化條件下的圖書館讀者服務探析:以深圳圖書館為例[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17):104-106.
[4]王鋼捷.探析網絡化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新機制[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6(8):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