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映霞
關鍵詞:信息時代;高校圖書館;學科建設;采訪體系
摘 要:信息時代背景下,新的發展形勢給高校圖書館學科文獻資源采訪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好地為教學科研工作提供服務,高校圖書館必須采取相應措施,加強學科文獻采訪工作,創新學科文獻采訪的模式,構建完善的學科文獻采訪體系,進而提升館藏學科文獻資源的質量,以滿足高校的學科建設需求。
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9)08-0132-03
學科是高校的立足之本、發展之源。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應從高校發展戰略的高度加強重點學科的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為重點學科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文獻保障。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加強文獻信息資源建設,構建合理的學科文獻采訪體系,是高校圖書館亟須研究的問題。學科文獻采訪是高校圖書館的重要工作,是高校圖書館工作鏈上的重要一環。因此,高校圖書館應以學科建設為核心,合理規劃學科文獻采訪工作,圍繞重點,統籌安排,構建完善的學科文獻采訪體系,不斷優化館藏結構,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和水平,為開展學科服務提供保障[1]。
1 學科文獻采訪體系建構的必要性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文獻資源的傳遞方式和傳播速度都發生了變化,給高校圖書館的學科文獻資源采訪工作帶來了挑戰。高校圖書館的主要讀者群體是教師和學生,他們的文獻信息需求表現為專業性和多元化,與社會上其他讀者的文獻信息需求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高校圖書館亟須加強學科文獻資源采訪工作[2]。傳統方式采訪的學科文獻資源顯然滿足不了高校讀者的多元化需求,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高校圖書館應結合本館特點,探索新的學科文獻資源采訪方式,推動學科文獻資源采訪工作的順利開展,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館藏結構,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多元化需求。目前,學科文獻采訪工作需要考慮諸多因素,如讀者的訴求、購書經費的分配、學科發展的最新走向等。如何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學科文獻資源采訪工作,建立新的學科文獻采訪工作模式,調整學科文獻采訪的策略,已是高校圖書館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高校圖書館應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創新學科文獻采訪方式,適應學科建設的發展要求,提高學科文獻采訪的質量。
2 影響學科文獻采訪質量的若干因素
信息時代,各種載體形式的文獻資源日益增多,一些傳統的文獻資源采訪方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單純地通過采訪人員決策采購或現場采購的方式已不能滿足讀者的多元化需求。高校圖書館要建立科學的學科文獻資源保障體系,就需要解決以下三個問題:一是采訪人員選書的隨意性。二是采訪人員知識結構的單一性。三是文獻資源價格高、購書經費少。
3 學科文獻采訪的新策略
為了高效率、高質量地開展學科文獻采訪工作,高校圖書館應打破普遍存在的采訪人員決策模式,配合高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真正滿足高校讀者的文獻需求。
3.1 制訂科學完善的學科文獻資源采訪計劃
任何事業都有一定的目的及方向,只有制定了方針和標準,才能有條不紊地逐步開展工作。各類圖書館都有自身的定位、特色及讀者群,因此,采訪人員要嚴格按照所在圖書館的館藏定位補充文獻資源,圖書館要制訂科學合理的學科文獻資源采訪管理計劃。高校圖書館應在既定方針、標準的指導下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地建立科學合理、特色鮮明的館藏結構,更好地為教學、科研提供服務,滿足師生讀者的文獻需求。
學科文獻資源采訪計劃是采訪工作的起點,高校圖書館一定要結合實際,在文獻資源采購經費有限的情況下以學校的學科建設為前提,以重點、特色學科為主導,制訂優先滿足重點學科且兼顧其他學科發展的采訪計劃。高校圖書館可通過讀者調研的方式,了解讀者的閱讀需要和閱讀動機,及時梳理和掌握他們對學科文獻資源的需求狀況,合理調整及優化館藏結構,加大對優勢專業和重點學科文獻資源的經費投入。高校圖書館還應根據學校的教學計劃和學科設置,確定入藏文獻資源的比例,明確任務,確立采訪方針,科學規劃藏書方案,構建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的學科文獻體系,為將來的采訪工作提供明確的指導。
3.2 構建學科館員采訪模式,提升學科文獻采訪工作的質量
學科文獻采訪工作的質量取決于采訪人員的學科背景和對文獻資源的認知程度,由于采訪人員自身的知識儲備和結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對一些交叉學科和專業性較強的學科把握不準,在選書過程中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確定性,導致選購的文獻資源與學科建設需求脫節等問題的產生,造成資源浪費和讀者的誤解。為了達到學科覆蓋的全面性,提高學科文獻資源采訪工作的質量,高校圖書館應實行按學科設置采訪崗位的采訪制度。
學科館員肩負著文獻開發建設及提供個性化服務的職責,是高校圖書館與二級學院進行溝通的專業人員。學科館員具有專業的學科背景,是復合型高端人才,在學科文獻采訪決策中有很強的優勢。由于他們經常與各二級學院進行聯絡和溝通,了解讀者的實際需求,其能為教學、科研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服務,減少學科文獻采訪的盲從性,提升學科文獻采訪的效率,進而達到優化館藏結構,促進學科文獻采訪工作的規范化和科學化。學科館員還拉近了高校圖書館與二級學院的距離,體現了高校圖書館從資源主導型向服務主導型的轉化,提高了學科文獻采訪工作的精確性[3]。
3.3 “互聯網+”植入高校圖書館學科文獻采訪體系
信息掌握是否全面直接影響學科文獻采訪工作的質量,高校圖書館在學科文獻采訪過程中應嘗試運用一些現代化手段,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互聯網+”是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所謂“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不是簡單的二者相加,而是互聯網與各個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具有建造全新發展生態、大力提升創新能力的作用[4]。高校圖書館應踐行“互聯網+”理念,尋找適合學科文獻資源采訪工作的新模式,提升學科文獻采訪工作的質量。
信息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加快,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增多,高校圖書館可借助互聯網平臺,利用新的學科文獻采訪方式訂購更多具有時效性和學術性的文獻。高校圖書館可采取讀者薦購的采訪方式,在網站公布供讀者薦購的網頁、提供薦購的QQ、開通薦購的微博等,方便讀者推薦所需的學科文獻資源。高校圖書館也可定期對流通數據進行統計、分類和梳理,了解讀者的閱讀需求和閱讀習慣,獲取不同讀者對館藏文獻的利用情況,并將分析結果作為學科文獻資源采訪工作的參考依據。高校圖書館還可在網站發布館藏文獻資源的相關信息,讓讀者對館藏文獻資源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以及推薦更富有建設性和科學性的學科文獻資源。高校圖書館通過以上方式能在第一時間了解讀者需求,制訂合理的學科文獻采訪計劃,為學科文獻采訪工作提供參考,進而提高文獻資源的利用率[5]。
3.4 參與采訪聯盟,實現資源共享
新興學科不斷增多,而從事學科文獻資源采訪工作人員的精力和知識有限,因此在采訪工作中不能面面俱到,不能達到優化館藏資源結構的目的。此外,目前很多高校圖書館存在購書經費縮減等情況。為了解決以上問題,高校圖書館可參與采訪聯盟,達到優化學科文獻資源體系的目的。采訪聯盟就是合作采訪,指多個圖書館在自愿約定的基礎上,通過不同的分工,將各自負責范圍內的文獻信息資料收集齊全,使各學科的文獻信息資源更充實和完善。高校圖書館參與采訪聯盟,能借助多個文獻資源采訪人員的力量,實現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目標。采訪聯盟能促使多個圖書館緊密配合,協同工作,提高參與圖書館文獻采訪工作的效率,避免浪費和缺藏。目前,全國性的采訪聯盟有CALIS、NSTL、DRAA等。
高校圖書館的學科文獻資源專業性較強,交叉學科型文獻眾多,面對類型多樣、數量眾多的文獻資源,采訪人員受精力及學識的限制,所采購的學科文獻資源不能滿足讀者的實際需求。采訪聯盟集合了多方力量,形成了強大的合力,能實現多方共贏互利。參與采訪聯盟的高校圖書館必須形成一個整體,通過分工協作,各盡其能地開展相關的文獻資源采訪工作,實現資源共享。參與采訪聯盟的高校圖書館還能了解其他圖書館學科建設的最新進展,為本館的學科文獻資源采訪工作提供參考,進而提升學科文獻采訪工作的質量。高校圖書館參與采訪聯盟不僅能以優惠的價格獲取較高價值的學科文獻資源,還可實現資源共享,進而達到減少不必要的浪費、緩解文獻資源經費不足的壓力、優化館藏資源結構、提升館藏質量的目的[6]。
3.5 圖情委員會介入文獻資源采訪工作
高校是人才聚集的地方,云集了大量學者和教授,他們是科研的領跑者、學科的帶頭人。高校圖書館可利用這些人才資源,建立圖情委員會,邀請不同學科的教授、學者為學科文獻資源采訪工作出謀劃策,從學科和專業的角度把好質量關,確保采購的文獻資源符合讀者的專業需求。
學科的不斷發展和學科設置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讀者的閱讀習慣,使讀者的閱讀空間更廣闊、更自由。采訪人員應在學科文獻采訪工作中尊重讀者的意愿,在認識上達成統一,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事實證明,文獻資源采訪人員對于專業性較強的學科文獻資源有一定的認識局限性,從而影響了館藏學科文獻資源的廣度和深度,也對高校圖書館的館藏質量有一定的負面影響,無法更好地為教學、科研提供服務。因此,高校圖書館可設立圖情委員會,邀請專家學者輔助采訪人員更好地完成學科文獻資源采訪工作。圖情委員會的成員在其專業和學術上都有一定的造詣,熟悉本學科的發展情況,了解本學科的前沿領域,他們都是高校科研的中堅力量,推薦的文獻資源具有很強的學科針對性和目的性,所甄選出的文獻資源與學科設置及科研方向相匹配,能滿足眾多讀者的需求,以及保證該學科文獻資源的準確性和權威性。高校圖書館要及時與圖情委員會成員進行交流、溝通,每學年定期召開圖情委員會議,傾聽他們對學科文獻資源建設的意見。文獻采訪人員應按照不同學科整理書目清單,提供給圖情委員會成員勾選,并依據他們的反饋意見進行館藏調整,提升館藏學科文獻資源的質量,突出學科文獻資源的特色。圖情委員會與采訪人員相互配合,能夠共同推動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的發展。
3.6 拓寬學科文獻采訪渠道,重視查漏補缺工作
目前,因某些學科設置的時間不長,相關的學科文獻資源比較匱乏,支撐學科發展的文獻資源有限,學科文獻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與學科發展很不協調。由于一些學科文獻資源不是正式出版物,采訪人員以傳統的采訪手段無法獲取這些文獻資源,造成了相關學科文獻資源的缺失與遺漏。為了保證學科文獻資源的完整性,高校圖書館要時刻關注各學科、各專業和各類型文獻資源的收藏情況,拓寬采訪渠道,獲取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學科文獻資源。
設置一門新興學科或專業需要不同時期的學科文獻作支撐,高校圖書館可根據本館的經費情況,購買近年來出版發行的學科文獻資源。對于以往甚至年代久遠出版發行的學科文獻資源,采訪人員需要進行補漏訂購,擴大該學科文獻資源的館藏規模。對于不能以正常渠道和方式獲取的極具學術性和專業性的科研論文、立項課題或專利資料,高校圖書館應主動與該類文獻的擁有者聯系,建立合作關系,通過索贈的方式獲取這些文獻資源。高校圖書館利用這種采訪方式不僅可獲取寶貴的學科文獻資源,還能推動這些文獻資源的流通,充分發揮這些文獻資源的社會價值。交換也是獲取內部資料和珍貴文獻的主要途徑,高校圖書館應深入調研,了解文獻信息的來源,與兄弟院校圖書館及相關部門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達到互通有無、豐富館藏的目的。
4 結語
在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學科文獻資源的采訪之路任重道遠,它決定了高校圖書館的館藏布局是否科學合理,對高校的教學、科研有著直接、深遠的影響。高校圖書館應最大限度地為教學、科研提供信息服務,積極探索構建學科文獻資源采訪的保障機制,合理規劃,大力推進學科文獻資源采訪體系的建構,為高校學科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源保障。
參考文獻:
[1]楊玲.服務重點學科的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研究:以安徽建筑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4(S1):46-48.
[2]曹霞,韋華昌.基于知識服務的高校圖書館圖書采訪“雙驅”創新模式研究[J].情報科學,2013(10):66-69.
[3]倪聆.淺論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制與文獻采訪組織重構[J].科技資訊,2011(1):255-256.
[4]馬化騰兩會提案大談“互聯網+”[EB/OL].[2019-04-06].http://news.163.com/15/0305/07/AJU5UQHH00014SEH_mobile.html.
[5]徐嵐.“互聯網+”與高校圖書館圖書采訪機制的構建[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6(1):53-57.
[6]鐘翠嬌.高校圖書館采訪聯盟建設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4(6):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