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婉情
一、實施案例的背景
1.時代背景
游戲是孩子最喜愛的學習方式,能夠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如果在音樂課堂上有效地運用游戲來進行教學,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夠讓教學目標得以順利完成。德國當代著名作曲家,兒童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夫認為:音樂構成的第一要素是節奏,不是旋律。節奏可以脫離旋律而存在,旋律則不可能脫離節奏而存在。所以,節奏是音樂的生命,是音樂生命力的源泉。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愛動、愛玩、愛模仿的身心發展特點,節奏游戲能改變音樂課堂上節奏訓練機械性和單調的現狀。激活課堂氣氛,給音樂課注入新的活力。在教學環境以及教學設備并不是十分理想的郊區學校。例如在沒有鋼琴,或其他價格較貴的樂器,甚至沒有電教設備時,要因地制宜地開展音樂課堂。節奏游戲中使用價格較便宜的奧爾夫打擊樂器,無疑是一種最適合的選擇,也是一種非常合適小學階段學生的教學方法。
2.學科教學的背景
茂南區是一個基礎教育相對薄弱的地區。在生源中,留守兒童占了大部分。雖然進行了“教育創強”項目,教學環境和教學設備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教育現狀仍需努力。一直以來,我區的小學音樂課程開展現狀不容樂觀。音樂教育設備資源多集中于鎮中心學校,但即便如此鎮中心學校的常規音樂課開展也非常困難。除了設備,師資薄弱缺乏之外,另一個原因就是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教學中,單純的教唱占了大部分時間,甚至從頭運用至下課。一節課下來,教學中大部分學生只能坐著不動。節奏練習缺乏方法,機械性的學習方式顯得枯燥無趣。這樣的音樂課堂教學效果差,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越來越差,興趣越來越低,課堂的紀律也每況愈下。低年級時的基礎沒打好,更不利于往后高年級音樂課堂的開展。其次原因為教師的教學切入點定位不夠準確。學生的樂感先天條件本來就參差不一,如教師在音樂課堂上的教學切入點選擇得不夠好的話,會令大部分學生難以掌握課堂教學內容,打擊了學生對音樂課程學習的熱情,最后音樂課干脆變成了自習課,或者是為語數英“開小灶”的課,令音樂課堂走進了不良循環當中,不利于我區的音樂教育,也是導致我區的音樂教育處于薄弱地位的原因之一。
3.學校的背景
茂南第一小學在2014年轉為公辦小學以來,學校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學校領導非常重視學生的各個方面的發展,專為學生開設了自主課堂。提出音樂、美術、體育均要開足課程,并配備了專業的教室。我校每個學期都會進行全校性的大規模自主課堂展示活動。2018年我校還被評為廣東省藝術特色學校。
二、案例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學生的基本情況
由于音樂教育的長期不重視,很多音樂課并不能正常地開展。有些學生家長則送孩子參與了校外的培訓機構的學習。所以學生的音樂素養是參差不一的。年級之間的知識點也沒有得到應有的連續性。大部分學生在高年級階段仍然沒有系統地學習到讀譜知識和基本樂理知識。
2.音樂教師缺乏趣味引導
由于長期以來學校以及家長的不重視,很多音樂老師成了MP3老師。上課就是讓學生機械性地重復聽唱,沒有趣味性地設計教學環節。于是課堂紀律差,學生失去了興趣,教師失去了信心。音樂課進入了惡性循環,最后音樂課變成了主科老師“開小灶”的課。
三、案例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我區大部分學校在音樂教室的配備上比較緊缺。學生更多的時候只能在普通教室進行上課。音樂課的活動場地比較受限制,音樂課上難以讓學生進行大范圍的音樂律動。節奏游戲的運用卻能夠改善這種現狀。在課堂上,面對音樂素養參差不一的學生,因材施教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過程中起點高了,學生會出現參與度低,學習熱情容易被嚇退的情況,而教師也不能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如果從節奏這個音樂最基本的元素開始就等于讓所有的學生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運用簡單而富有靈活變化的節奏游戲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從音樂的第一階梯為起點向上前進。學生也容易從音樂課堂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和自信。利用節奏游戲進行教學上的節奏訓練,能使學生在音樂—大腦—身體之間建立一種分析、交流、合作的關系,培養學生的樂感、激發學生的樂趣、使學生掌握音樂知識;通過寓教于樂的形式,達到教學互動,從而達成到事半功倍的音樂教學效果。
在小學階段運用節奏游戲進行音樂教學,不僅為學生今后的音樂學習奠定了節奏感基礎,更激發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進而促使其樹立終身學習音樂的愿望。
四、實施案例的做法與具體情況
1.采用教學曲目中的部分節奏型自編節奏游戲,讓學生能夠準確有效地提前預知學習內容,分散教學難點,讓教學目標能夠得以實現。
例如,我在教學一年級《聽聽誰在唱》的這節課中,直接從最基本的節奏型開始進行游戲教學。先出示兩個節奏型,讓學生聽到不同的節奏型做出相應的動作。低年級的孩子馬上就被吸引住了,在游戲之中不知不覺掌握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并能夠區分。
2.在完成了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節奏游戲可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創編能力進行創編,從而達到分層教學的目的。例如,在三年級《森林的歌聲》的教學中,我讓學生自行加入節奏型來伴奏。在學生能夠順利進行節奏型伴奏的基礎上,我又讓學生加入了簡單的打擊樂器來進行。于是雙響筒、蛙鳴筒、鋼片琴紛紛也能順利加入進來。
3.運用節奏游戲改善音樂課堂教學方式單調的局面,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促進音樂課堂良性循環。在教學中,我在聲樂班進行了對比實驗。同一年級的兩個聲樂班,使用了節奏游戲來進行教學的班級,教學效果明顯要好于傳統模式進行教學的班級。無論教學氣氛和學生的參與度都是明顯高于傳統模式教學的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