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 要:個性指的是個體在情感態度、為人處世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與他人的區別。在現代教育當中,個性教育的重要性愈加得到凸顯,這也作為素質教育當中的重要內容。基于此,就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個性培養這一主題,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小學美術;個性培養;教學方法
在小學美術教育當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個性,作為其重要教學目標。然而在傳統美術教學理念與模式根深蒂固的影響下,小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是非常欠缺的,從而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其創新能力的發展。為此,小學美術教師應當積極完善自身教育教學理念,著重培養小學生的個性。下文就相關內容,進行了論述。
一、因材施教,培養學生個性
1.以學生年齡特征為依據,培養其個性
在小學時期,學生會隨著年齡的變化,而改變一些自己的興趣愛好。就低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大多數都非常喜歡運用畫筆來畫出自己喜歡的物品,但卻喜歡模仿他人作品,獨立思考的能力是相對欠缺的。教師就應當引導低年級的小學生多去觀察身邊的事物,自己去思考、去創作。而對于中高年級的小學生而言,他們的興趣愛好隨著自己的年齡的增長,也變得愈加廣泛,因此對于美術學科的喜愛也有所衰減,這時教師應當注重維護其興趣,采用生動化的教學形式組織教學活動,以讓學生能夠繼續保持自己對美術的喜愛。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適當的實踐,讓其去感受成功的喜悅,調動學生探究欲望的同時,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
2.以學生性別為依據,培養其個性
學生性別方面的差異性也會讓他們的繪畫個性出現不同。就繪畫題材角度進行分析,男同學喜歡畫汽車、飛機等物品,而女同學則喜歡畫人物或者是花、草類物品。從繪畫特征的角度進行分析,男生造型能力更為優秀,而女同學色彩搭配能力更為優秀。所以教師在組織小學美術課程教學實踐過程中,還應當充分考慮學生性別因素,以此來培養學生個性,從而才能夠收獲良好的教學成效。
3.以學生生活經歷為依據,培養其個性
在學生進行美術課程學習的過程中,他們的生活經歷也會在很大程度上作用于其繪畫個性。如,在農村和在都市長大的學生,因為他們的生活環境不同,也會讓其繪畫風格有所不同。他們的生長環境、個性特征都會在繪畫內容上體現出來。所以,教師應當以學生生活經歷為依據,對其進行個性培養,以保證教育教學活動實施的科學性。
二、運用科學教學方法,尋找個性創作空間
1.選擇科學的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教師應當從教學實際入手,對小學美術課程教學內容進行科學選擇,以此引導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將個人個性魅力充分體現出來。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要求學生完成一副“自畫像”。并對學生提出如下的細節要求:突出人物臉型特征以及表情特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完成自己現階段的或者是未來的自畫像作品。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初,教師可以把多媒體運用起來,給學生呈現明星們的照片,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明星們的臉型、五官、表情,從而讓學生能夠對人的臉部特征,有更好的認識。接著,教師可以邀請班級里面的幾名學生,走到講臺上來,對自己的臉型特征進行描述,并讓其余同學認真觀察這幾名同學,從外貌到性格。教師再分別引導這幾名學生做出喜、怒、哀、樂的表情,從而學生們就能夠對人物的表情特征有更為直觀的認識。在完成了上述教學活動以后,學生們就能夠更加清楚地知道畫自畫像應該加入哪些要素,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學習活動,促進其個性發展。
2.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材質,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在實施小學美術教學活動時,拓寬學生的創作方法是教學中的主要內容,也是教師的重要教學目標。因為學生年齡較小,他們的創作方法是相對稚嫩的,教師就應當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或者是自己的特長,去不斷拓展自身創作方法,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發展,讓他們在美術世界中成就一個獨特的自己。在傳統美術教育教學活動當中,學生完成的課堂作品通常存在如下特征:學生選擇的繪畫題材、運用的材料非常單一,其表現形式基本上是套用書本上的。新教材要求教師在實施課程教學時,引導學生將多種多樣的工具或者是材料運用起來,以此來進行美術創作。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實踐中組織下述教學活動:用一種方式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但是教師并不規定學生用何種方式去闡述自己內心的情感,而是讓學生進行自由發揮。如,學生可以將繪畫、雕塑以及建筑等各種方式運用起來,去闡述自己的看法,既可以畫一幅圖畫去表達自己對春天的喜愛,也可以制作雕塑來闡述自己不喜歡這個季節,至于雕塑用的材料也是可以自由發揮的,如,把具備可塑性的材料(泡沫塑料等)運用起來。在這樣的創作活動當中,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最終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感受到美術學習活動的獨特魅力。
總而言之,伴隨素質教育與新課改的深入推進,美術教育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性愈加得到凸顯。美術教育是藝術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其能夠有效推動學生的個性發展。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美術教師,應跟隨時代發展,不斷革新自身專業知識系統與教育教學理念、知識。在美術教學中發展學生個性,是對傳統教學活動的一種突破,更是教育發展的要求。因此,教師必須將其充分重視起來。
參考文獻:
[1]劉文娜.試論如何提高小學美術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8(19):158-159.
[2]王娟.小學美術課分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分析與解讀[J].中國高新區,2018(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