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習滿
摘 要:對延續了幾十年的數學教師“手寫教案備課模式”不適應“多媒體教學模式”的需求進行剖析,論述了“多媒體課件制作備課模式”能適應“多媒體教學”需求。
關鍵詞:手寫教案;多媒體教學;多媒體課件制作;電子備課
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信息時代到來,多媒體教學設備運用到每個班級,數學教師是繼續“手寫教案”備課模式?還是進行制作多媒體課件、做好“電子備課”?
一、提出問題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出現許多新事物,教育方面同樣出現了許多新事物,但是也面臨著陳舊事物阻礙教育創新的問題。我期盼著從根本上解決好“舊事物”阻礙“新事物”發展的新問題,希望我的“教育研究成果”能夠服務于教育,服務于國家。
這是什么新問題呢?
那就是我們“多媒體教學模式”與數學教師的“手寫教案備課模式”不對接問題。
二、分析問題
1.回顧歷史背景
眾所周知,數學老師和其他學科的教師一樣,在講課之前都要寫備課,這是數學教師走上三尺講臺之前必須提前做好的準備工作。數學教師的“手寫教案”備課,已經延續了幾十年了,幾代人一路艱辛地走,走到了現在。
早年時期,數學教師寫教案、備好課,本身十分正確,在那樣的教學背景下: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張嘴,只能那樣。
2.新事物與舊事物的沖突
大家已經十分重視“多媒體教學模式”帶來的新問題,也早已重視這個新事物了。國家提供數字化平臺,在“國家級、省級、市級”等各級網絡平臺上,進行“微課、優課”等各種形式比賽,說明這點。
可是,我為什么還要提出這個問題呢?因為一線教師“手寫教案”現象仍然存在。關于這點,我舉出一個例證:許多地區的小學、中學教師在評聘職稱時,必須提供“手寫教案”,否則不予評聘職稱,如果缺了這個條件,學校不能推薦上報。這就指明了“教師備課方向”,也證明:“在備課筆記本上手抄教案”現象必須存在。這種現象負面表現:數學教師對于“多媒體課件制作”能搞就搞,不能搞就可以不搞。因此,因為教師缺少課件,學校班班裝備的多媒體教學設備不能被使用,或使用多媒體教學頻率低。這樣造成了國家重金裝備的“多媒體設備”利用效果差,甚至導致“多媒體設備”閑置,資源浪費。
3.認清“新事物”的社會價值
改革非常重要,必須做到應時而變。回看歷史,中國率先于世界發明了火藥,由于中國故步自封、滯后變革,后來,被西方國家的洋槍洋炮打醒。
歷史上,世界三大工業革命,首先是先進生產工具的出現,蒸汽機、發電機和計算機的使用,推動了社會跨越式前進。“信息時代”已經惠及到了我們教育界,多媒體教學就是我們教育中先進的“教育工具”,其乘著“信息時代”的春風而來,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把“與此相符”的配套軟件與硬件統一起來,與時俱進。
三、解決問題
1.修改教師職評有關條件
我經常反思:教師評聘職稱時,可否修改“提供手寫教案”這個必要條件。把教師抄寫教案時間解放出來,讓教師多做適應“多媒體教學”課件方面的工作,最終實現“整個教育資產收益”最大化。
2.“電子備課”符合“教育現代化”要求
數學教師用“電子備課”替換“手寫教案”,符合時代發展要求,學生上課如看電影一樣精彩,何愁知識掌握不牢?建議:在某些省份、某幾個地區搞一個試驗,通過實驗,可以驗證出是否取得了突出成績。在素質教育方面是否有損失,試驗如果取得成功就可以推廣。畢竟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的效果,大家有目共睹,老師、學生、家長都是看得見的。
3.尋求突破
(1)組織學科教師專家團隊
組織各個學科教師構思好、設計好PPT課件:每一單元、每一課需要哪些課件、資料、PPT、動畫、音頻、視頻等。說實話,就是一線教師要明確現在所需。例如,我是一名普通的數學教師,我要明確自己使用的數學教材版本,教材中多少個單元,每一個單元有多少個知識點,每一個知識點需要多少個“多媒體課件”,分別是哪種課件。課件種類分音頻課件、視頻課件、動畫課件、PPT課件。教師需要課件最后呈現什么效果。數學教師首先明確這些提出任務清單。然后,專業技術團隊人員才能制作好。
(2)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做好服務
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做好服務需要:把制作好的小學、中學、大學,各種版本、各類學科的課件,例如:每一單元、每一課資料、PPT、音頻、動畫、視頻等必須放到公共平臺上,為注冊教師開放權限,方便教師下載使用。
“與時俱進”不是一句空話,大家多做有利于“多媒體教學”發展的事,大家多做促進“新事物”發展的事。所以,為廣大數學教師制作好各種多媒體課件,才能保證數學課堂教學多媒體高頻率使用,其他學科課件同樣如此。到那時,不論是小學教育、中學教育,還是大學教育,一定會實現課堂教育信息化,實現中國教育的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