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全
摘 要: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計算機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為人們的生活帶了極大的便利,改變著人們生活和工作方式。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社會的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是新時代對每個學生的要求。初中階段開設的信息技術課,其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讓學生能夠熟練掌握計算機的操作,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為以后的生活和學習奠定基礎。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初中;教學方法
為了貫徹好國家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規劃部署,各省都相繼開始了信息技術學業水平考試。通過考試,讓學校、教師、學生重視信息技術課程。因為信息技術考試不受重視,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就無法保障,信息技術教學不受重視,學校信息化和現代化很難做好。因此,教師必須重視這門課程的教學,積極探尋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信息技術課程具有明顯的自身特點:突出學生技能的掌握和實踐運用,在教學中不能沿用現成的教學方法和模式,要根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靈活地選用教學方法。下面我將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信息技術課程常見的幾種教學方法。
一、講授法
講授是最常見的一種教學方法,適用于各門學科的教學。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教學過程以教師的講解和傳授為主,學生的參與為輔。信息技術課程里新名詞、專業術語很多,學生往往很難理解,給學生進一步學習造成了障礙。這時就需要老師進行講解和指導,最好能和現實生活中的實例結合起來,對比著讓學生理解。例如講解到IP地址的組成時,它由網絡號和主機號組成,為了讓學生理解,可以對比著舉固定電話號碼組成的例子,網絡號就相當于區號,主機號就相當于電話號碼區號后面的數字。隨著時代發展,固定電話對于有些學生有些陌生,再可以類比舉車牌號。有時還可以利用比喻讓學生理解,例如講到文件的壓縮與解壓,為了讓學生理解,可以類比農民在田地里拉麥草,為拉得多,節省空間,需要用繩子將麥草勒緊,到家后將繩子解開,很容易得出壓縮是為了節省空間,使用時需要對壓縮文件進行解壓。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
任務驅動就是要給學生明確的任務,任務可以是解答一些問題或完成一些操作,讓學生有目的性、有針對性地學習和探究,最后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實施的過程一般分為設計任務、分析任務、完成任務、評價任務。在設計任務時,教師要把握好任務的針對性和階梯性,任務是圍繞教學目標進行的,同時任務的制訂要充分考慮到所有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探究過程中,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還能參與到學習中,發揮主動性,產生一定的成就感,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例如:講域名時,可以讓學生帶著以下幾個問題看書:(1)域名的本質是什么?(2)為什么要提出域名?(3)域名采用什么結構?有什么特點?(4)域名和IP地址對應關系是什么?(5)域名是網址嗎?這些問題就是任務,也是這部分的知識點,學生要解答這些問題,就要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中,這樣就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隨后老師要根據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進行適當的補充講解。
三、示范演示法
示范演示法也是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所謂的“示范演示法”,就是由計算機教師在教師機上親自示范相關操作,學生從教師具體的演示操作中學習計算機的操作步驟和方法。特別是一些軟件教學中,這種方法很常用。例如:在講制作簡單的視頻作品時,老師先在教師機上給學生演示,讓學生看,隨后讓學生動手實踐,重復剛才老師的操作,達到教學的目的。
四、合作探究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教學方法強調教師積極有效地引導學生自主思維, “合作探究教學方法”一般分為四個步驟:設疑—探究—解決—評價。它也可以說成是一種任務驅動教學法,更多地強調學生合作探究,把學生分成小組,共同去探究,去解決問題。
在運用“合作探究教學方法”時,教師一般要把握如下幾點:首先,疑問設置要有共性,問題沒有共性會讓學生走很多彎路,極大地浪費課堂時間。其次,在學生探究過程中,要注意及時進行引導,著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在解決問題后要及時總結,合理評價,激勵學生進一步求知的欲望。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會發現,不同的知識點需要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去組織實施,有時甚至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實現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隨著新課程改革和考試制度的變化,信息技術課逐步在很多省份實行學業水平測試,這就需要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重視信息技術課教學,必須認真思考,不斷地探索總結,逐步實踐出更多、更好、更有效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