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兵
一、小學語文翻轉課堂閱讀教學價值分析
翻轉課堂,英文指的是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屬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中注重學生對自主項目的學習內容。學生可選擇多渠道探究完成自主學習、自主規(guī)劃、自主探索的過程。可以說,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使得學習變得更加具有自由性、靈活性、選擇性,促使小學生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模式更多體現(xiàn)自由、民主、以生為本的理念,是新形勢下教育的最終需求。
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翻轉課堂閱讀教學相關設計策略
(一)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是小學語文翻轉課堂閱讀教學設計的第一步。由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要建立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因此教師要在課前做好閱讀教學的預習工作。預習工作的教學設計可以從小學生對閱讀語篇的生字識別—對文章段落思想的總結—對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對人物角色的分析等等入手。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在預習中保存質疑心理,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問題、帶著問題進入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學當中。
將對知識的認知與解決問題的教學順序顛倒,正是翻轉課堂的教學精髓所在。教師在語文翻轉課堂閱讀教學的課前預習設計中,應當依據學生不同層次基礎水平來設置層次化問題。第一個問題可以設置簡單的詞語識別或生字識別,引導學生了解字詞含義。第二個問題可以引導學生自行闡述翻轉課堂閱讀教學的語篇所蘊含的中心思想及內容,作者想要表達的是怎么樣的觀點,關鍵段落語句是哪里。第三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就同樣的主題思想,你會去如何表達,是否會有另外的表現(xiàn)形式。第一個問題是加強學生對基礎字詞知識的掌握與了解。第二個問題是提升小學生對文章語篇的概括與總結能力。第三個問題才是翻轉課堂的重點,要引導學生學會在閱讀教學中進行發(fā)散思維。
因此教師在課前預習教學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學生學習需求及不同的知識水平基礎,要重視翻堂教學課前資料的預備工作,注意教學內容的延展性,加強學生自主閱讀的預習能力,促進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二)課中討論
課中討論是小學語文翻轉課堂閱讀教學設計的第二步。此環(huán)節(jié)建立在學生自主閱讀預習的基礎上,將問題在交流討論中進行探究,促進問題答案的最終凸顯。因此教師要注重翻轉課堂討論節(jié)奏的把握,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
比如在《亡羊補牢》這一教學中,教師可以理解題意—理解課題內容——體會寓意來進行翻轉課堂閱讀教學設計。教師引導小學生去思考亡羊補牢題意的意思,了解亡羊補牢是成語。然后教師可以鼓勵小學生自主闡述這個故事的內容,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概括能力。教師投放微視頻,將整個亡羊補牢的故事運用多媒體的聲色結合手段來進行完整呈現(xiàn),加強小學生聽覺和視覺的雙重感官刺激,加深對故事內容的深刻印象。教師引導學生去理解課題內容,養(yǎng)羊人丟了幾只羊,丟羊期間養(yǎng)羊人的心理活動是怎么樣的,行動是怎么體現(xiàn)的,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通過幾個問題引導學生在課堂開展交流討論。教師要注意在旁聆聽,適當鼓勵學生不同的思維與想法,幫助小學生深刻理解故事的寓意。教師可以以小組角色扮演形式,激發(fā)學生換位思考理解故事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最后由小組發(fā)表對故事的理解及問題的答案。通過課間討論式學習一方面可以加強學生對閱讀教學內容思路的掌握,另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個性化思維,拓展小學生的邏輯能力、想象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的觀點改變教學的固化思維,正所謂讀一家之言可以集眾家所長,對未來教學發(fā)展方向也有積極的引導意義。
因此教師在課中討論教學設計中要注意情境氛圍的營造,并根據小學生對問題的臨場反應來把控課中討論問題的教學節(jié)奏,保證課中討論主題不偏離教學目標。只有讓學生自主探究知識,做到知識的內化,才能省去傳統(tǒng)重復閱讀與教學的時間,加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高效化。
(三)總結評價
總結評價是小學語文翻轉課堂閱讀教學設計的第三步。小學生在經過課中討論后情緒情感得以抒發(fā),故事的脈絡知識得到理解與掌握,總結評價環(huán)節(jié)可以進一步加強小學生對教學知識內容的鞏固,促進學生的拓展性思維。教師可以通過體會寓意—內容延伸—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進行教學設計。
比如在《亡羊補牢》這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果再不修理損壞的羊圈會有什么后果?如果養(yǎng)羊人在修補羊圈時,曾經勸告的街坊再次路過,養(yǎng)羊人會說些什么?這個故事的寓意是什么?亡羊補牢其實有下一句“未為晚也”,引導小學生再次結合閱讀課題來理解下一句所含的意思。教師可以在課題基礎上縱深挖掘,結合寓意引申現(xiàn)實生活現(xiàn)象來交流看法。比如眼睛由假近視到真近視、比如沙塵暴、環(huán)境污染等層面,都可以透過現(xiàn)象討論本質,加強小學生對事件的認知能力,鼓勵學生應用發(fā)散思維。教師可以布置課后作業(yè),鼓勵學生就故事寓意結合生活現(xiàn)象來進行思考。通過閱讀教學的翻轉課堂模式來將閱讀教學過渡到寫作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從語言表達轉換到寫作表達情感,這也是翻轉閱讀課堂教學的目標,促進小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根本目標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與水平。隨著翻轉課堂閱讀教學新模式的開展,傳統(tǒng)閱讀教學的一些弊端可以改善,使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可以滿足新課改的教學需求,也使得小學生可以具備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個性化思維的學習發(fā)展技能。因此,教師可以從問題的存疑、問題的探究、知識認知、問題解決環(huán)節(jié)入手來進行翻轉課堂閱讀教學設計,促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達成高效化、科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