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波
摘 要:文化,立人、立學、立教之根基。廣州市白云區嶺南花園小學坐落在風景秀麗、鐘靈毓秀的廣州市白云區同德鄉同嘉路嶺南花園內。近幾年來以特色發展為引領,注重文化育人,挖掘嶺南文化中風雅的教育資源,從德育理念、德育特色課程開發、德育管理等方面創新小學德育工作,形成特色,促進了學生德育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嶺南文化;德育;創新;課程;素養
文化,立人、立學、立教之根基。廣州市白云區嶺南花園小學坐落在風景秀麗、鐘靈毓秀的廣州市白云區同德鄉同嘉路嶺南花園內。近幾年來以特色發展為引領,注重文化育人,發揚嶺南文化中風雅的教育資源,創新小學德育工作并形成特色,促進了學生德育素養的發展。
一、立足嶺南風雅之土,確立“風雅德育”思想
風雅,是指文雅、端莊的或高雅的舉止。《詩經》有《國風》《大雅》《小雅》等部分,其中表現出的關注現實的熱情、強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識、真誠積極的人生態度,被后人概括為“風雅精神”。它引導后人樹立健康向上的正確人生觀念,培養良好的審美習慣和道德節操。
(一)“風雅德育”提出的背景
1.從學校地域的嶺南文化底蘊中尋找
白云區同德鄉是一個典型的城鄉結合部,這里是嶺南文化中廣府文化的發祥地,學校附近建有嶺南雅苑。嶺南文化是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具有豐富的內涵,風雅別具一格。嶺南文明禮儀、嶺南畫派、嶺南民俗節慶、嶺南飲食以及粵劇等,都富有地方特色。
學校文化的構建必須根植于本土文化之中,嶺南文化的風雅體現三大特質——創新、包容、務實,體現了“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具有豐富的育人價值。通過“風雅德育”,可以讓更多的師生、家長了解嶺南文化,傳承嶺南文化。
2.從學校生源實際出發
嶺南花園小學地處同德圍,鄰近廣州火車站、省汽車站、西村地鐵站,交通四通八達。所謂“路通財通”,因而也催生了龐大的專業批發市場。嶺南花園小學的家長大多數從事經商工作。嶺南花園小學認識到,應該把學校打造成他們成長的樂園和心靈的家園,讓他們養成高雅的愛好、儒雅的舉止和文雅的氣質,嶺南花園小學需要用高雅的文化去引領市井之俗,創造適合孩子成長的高雅環境,用雅書、雅禮、雅藝、雅境去潤澤孩子們的心靈。
(二)“風雅德育”的理念
風雅從嶺南文化土壤中產生,也在嶺南文化陶冶中發展。風雅重在“知書、達禮、立學”。風雅,激發潛能、完善道德、提升修養、展示品位之途徑。“風雅”,是內外兼修的氣質,是內在精神修養不斷提升而外顯的文雅風范,“風雅德育”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注重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和才藝的修養,引導學生成為身體健康、人格健全、熱愛生活并幸福生活的人。
二、創建物象化的風雅文化環境,陶冶師生情操
在校園有形文化建設中,著眼提高學生的素養,營造嶺南人文氛圍,創辦風雅的校園,以雅為境,對學生進行“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文化陶冶,如詩的園林化美麗校園,時時提醒著學生該如何做人、如何做學問,引導著他們的風雅品行,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培養。
如風雅廣場,具有嶺南特色建筑風格的圍墻,琉璃青磚,墻上的辦學理念、校訓引人注目,成為師生每天進校園的必修課程,也是第一道亮麗的風景;植雅園中,假山流水,綠樹紅花,嶺南代表性的樹木花草,如木棉樹,白玉蘭等,體現“根植嶺南風雅之土,綻放人生幸福之花”的內涵。還有弘雅廳、雅樂大舞臺、“博雅樓”(蘊含著上下求索的精神)、“孝雅樓”(傳達著感恩的情懷)、“創雅樓”(代表著生機與活力)、嶺南雅藝廊、嶺南雅禮廊——禮儀知識,呈現雅韻氛圍,彰顯嶺南風情。每一處都留下了師生歡樂印記和成長軌跡,使嶺南花園小學由內而外展現出“風雅”韻味。
三、抓住育人核心,開發“風雅德育”特色課程體系
嶺南文化是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具有豐富的內涵,風雅別具一格。嶺南文明禮儀、嶺南畫派、嶺南民俗節慶、嶺南飲食以及粵劇等都富有地方特色。根據小學生發展特點和社區周圍地域的人文資源進行篩選、整理和加工,挖掘體現嶺南文化的詩歌、禮儀、書畫、節誕等文化資源,開發校本課程,編寫了系列校本教材。
嶺南花園小學以培養積極人生觀念、良好審美情趣和高尚道德節操的“風雅精神”為藍本,以“體驗生成”為載體,正確引導形成風雅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具有風雅的才藝。
通過課程活動,讓學生走進嶺南鄉土,了解嶺南的風土人情,熱愛嶺南文化,自覺地接受嶺南文化的滋養。
參考文獻:
[1]霍錦華.嶺南文化特色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的開發.品牌(理論月刊),2011(7).
[2]廣雅幼兒園課題組.幼兒園嶺南本土文化教育的探索[J].教育導刊,2006,10.
[3]郝德永.課程與文化:一個后現代的檢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