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的抑制作用

2019-09-18 09:12:46孫慧慧夏效東
食品科學 2019年17期

郭 都,孫慧慧,孫 正,孫 怡,夏效東,石 超*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陜西 楊凌 712100)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種嗜鹽的革蘭氏陰性菌,最適宜生長在含鹽量為2%~4%的環境中,因此主要存在于江河湖海、海底沉積物、各類海產品及鹽漬食品中[1-2]。該菌在天然水產品中有很高的攜帶率,在溫暖的季節尤其是夏季檢出率可以高達90%[3]。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海鮮食品喜愛程度的增加,海鮮空運越來越普遍,水產品消費量大幅上升,副溶血性弧菌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也呈現逐年增加的態勢[4]。食用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生的或未煮熟的海鮮,尤其是貝類,可能會導致以腹瀉、頭痛、嘔吐、惡心、腹痛、低熱為主要癥狀的急性胃腸炎等疾病[5]。因此,有效預防和控制副溶血性弧菌對于保障公眾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為降低海產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風險,目前采取的主要控制措施包括物理保鮮、化學防腐劑保鮮以及生物保鮮等技術[6-8]。物理保鮮技術如輻照殺菌和超高壓殺菌雖然能夠很大程度地保留食品的營養和香味,但是因其對技術及工廠安全防護措施方面的要求較高,導致實際應用成本較高[9];化學防腐劑雖然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但易使菌體產生耐受性,且有可能改變食品的自然風味和質構,往往具有潛在毒性,不易被消費者接受[10]。因此,尋求安全、有效的控制海產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植物源活性物質因具有天然、安全和營養等優點而受到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將目光投向天然的植物源活性物質,研究其抑制食源性致病菌的功效[11-12]。植物源活性物質是植物中天然存在的一大類化合物,廣泛分布于水果、蔬菜、豆類、堅果等植物中,賦予植物顏色、味道以及香氣,并且可以保護植物體免受自由基、病毒、細菌以及真菌的影響[13]。檸檬醛(C10H16O)是檸檬草油的主要成分,已被歐盟委員會承認可作為食品中的調味成分(EU 872/2012),且被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準應用,被公認為是安全的成分(GRAS 182.60)。研究表明,檸檬醛可通過損傷線粒體對黃曲霉、指狀青霉等真菌的細胞形態造成破壞[14-16]。對于一些致病細菌來說,檸檬醛也表現出一定的抑菌活性,如檸檬醛對硫酸鹽還原菌[17]、金黃色葡萄球菌、蠟樣芽孢桿菌、單增李斯特菌[18]以及阪崎克羅諾腸桿菌[19]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除此之外,研究表明檸檬醛還具有殺蟲驅蟲、抗炎和抗氧化等多種生物活性[20-22]。但目前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的抑制作用及抑菌機理鮮有報道。

本研究以副溶血性弧菌為研究對象,從7 種植物源活性物質中篩選出對副溶血性弧菌抑菌效果較好的物質,探究其對副溶血性弧菌的抑菌作用,并從其對細胞膜功能及通透性影響的角度研究其抑菌機理,旨在為檸檬醛作為一種植物源抑菌劑控制副溶血性弧菌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harahaemolyticus)標準菌株ATCC 17802和ATCC 33847購于美國模式培養物寄存庫。其余副溶血性弧菌分離菌株(240、243、245、247、248、253、256和260)均由香港理工大學食物安全及科技研究中心從鮮蝦中分離得到。

植物源活性物質檸檬醛、丁香酸、阿魏酸、綠原酸、硫辛酸、原兒茶酸和原兒茶醛(純度≥98%)成都曼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質量分數,下同)氯化鈉胰蛋白胨大豆瓊脂(tryptone soya agar,TSA)、3%氯化鈉胰蛋白胨大豆肉湯(tryptone soya broth,TSB)、硫代硫酸鹽檸檬酸鹽膽鹽蔗糖瓊脂(thiosulfate citrate bile salts sucrose agar,TCBS) 北京陸橋技術有限公司;DiBAC4(3)熒光探針 美國Sigma公司;ATP檢測試劑盒(S0026) 碧云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Live/Dead?BaclightTM細菌活性檢測試劑盒 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二甲基亞砜(純度≥99.5%) 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其他試劑均為國產分析純。

1.2 儀器與設備

微生物全自動生長曲線分析儀 芬蘭Bioscreen公司;5804R低溫冷凍離心機 德國Eppendorf公司;Max M2多功能微孔板檢測儀 美國Molecular Devices公司;A1激光共聚焦顯微鏡(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 日本Nikon公司;S-4800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 日本Hitachi公司;SCIENTZ-IID超聲波裂解儀 寧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菌種活化及菌懸液制備

將凍存于-80 ℃冰箱的副溶血性弧菌于3% NaCl TSA平板劃線并置于37 ℃恒溫培養箱培養12 h進行活化。隨后挑取單菌落接種于30 mL 3% NaCl TSB中,將培養液置于37 ℃恒溫搖床中培養12 h(120 r/min)。將培養后的菌懸液離心(5 000×g、4 ℃、5 min)并去除上清液,隨后使用pH 7.2磷酸鹽緩沖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洗滌兩次。最后用PBS重懸菌體沉淀,調整菌懸液在600 nm波長處的吸光度為0.50±0.05,使菌液濃度約為108CFU/mL,備用。

1.3.2 植物源活性物質對副溶血性弧菌最小抑菌濃度的測定

植物源活性物質對副溶血性弧菌最小抑菌濃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測定參照歐洲臨床微生物和感染病學會藥敏委員會的方法[23],采用瓊脂稀釋法測定。首先按照1.3.1節的方法活化副溶血性弧菌并制備菌懸液。隨后,將TCBS培養基煮沸溶解后冷卻至45~50 ℃,將培養基加入24 孔細胞培養板中,再向其中分別加入檸檬醛、丁香酸、阿魏酸、綠原酸、硫辛酸、原兒茶酸以及原兒茶醛,使各孔植物源活性物質的終質量濃度分別為5.00、2.50、1.25、1.00、0.80、0.60、0.40、0.30、0.20、0.15、0.10、0.05 mg/mL,充分攪拌混勻。待培養基凝固后,吸取2 μL菌懸液接種至各孔中央。將樣品置于37 ℃培養箱中培養24 h后觀測結果,肉眼能觀察到副溶血性弧菌不生長的最小質量濃度為該植物源活性物質對副溶血性弧菌的MIC。實驗以不含有植物源活性物質的TCBS培養基作為陰性對照,含有0.10 mg/mL卡那霉素的TCBS培養基作為陽性對照。卡那霉素溶液使用無菌水配制,并使用0.22 μm濾膜過濾。

1.3.3 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生長曲線的影響

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生長曲線的影響的測定參照Shi Chao等[19]的方法。按1.3.1節的方法活化副溶血性弧菌,使用3% NaCl TSB調節菌懸液OD600nm為0.50±0.05,并稀釋100 倍體積。向蜂窩板每孔中加入125 μL菌懸液(約106CFU/mL),隨后每孔加入125 μL使用3% NaCl TSB溶解的檸檬醛溶液,使檸檬醛終質量濃度分別為2 MIC、MIC、1/2 MIC、1/4 MIC、1/8 MIC、1/16 MIC和1/32 MIC。實驗設置不添加檸檬醛的菌懸液作為對照組(CK),同時設置3% NaCl TSB作為背景空白對照組。將樣品置于微生物全自動生長曲線分析儀中,于37 ℃下每隔1 h測定24 h內各孔樣品在600 nm波長處的吸光度,繪制生長曲線。

1.3.4 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細胞膜電位的影響

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細胞膜電位的測定參照Li Guanghui等[24]的方法進行,將1.3.1節所得菌懸液加入96 孔板中,置于37 ℃恒溫培養箱中培養30 min。再向每孔中加入0.5 μL 1 μmol/L DiBAC4(3)熒光染料并使染料均勻地分布于菌懸液中,置于37 ℃孵育30 min。隨后向對應樣品孔中添加檸檬醛溶液,使檸檬醛的終質量濃度依次為0(CK)、MIC(0.1 mg/mL)和2 MIC(0.2 mg/mL),處理5 min后,使用多功能酶標儀檢測各孔樣品的熒光強度:設置多功能酶標儀激發和發射波長分別為492 nm和515 nm,激發和發射縫隙寬度分別為3 nm和5 nm。以相對熒光強度反映膜電位的變化。

1.3.5 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胞內ATP濃度的影響

按照1.3.1節的方法活化菌種并制備菌懸液,向離心管中加入2 mL菌懸液,并添加不同質量濃度的檸檬醛溶液,使檸檬醛終質量濃度為0(CK)、MIC(0.1 mg/mL)和2 MIC(0.2 mg/mL)。將樣品置于37 ℃培養箱中培養30 min。隨后將樣品置于冰上,對樣品進行超聲破碎處理,裂解菌體細胞以檢測副溶血性弧菌胞內ATP濃度[25]。每個樣品超聲結束后立即將其置于100 ℃下處理2~3 min,使樣品中ATP酶滅活。將樣品離心(5 000×g、5 min),取上清液,按照ATP檢測試劑盒說明書檢測各樣品的ATP濃度。

1.3.6 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細胞膜完整性的影響

副溶血性弧菌細胞膜完整性的測定參照Shi Chao等[26]的方法,使用Live/Dead?Baclight細菌活性檢測試劑盒進行檢測。首先按照1.3.1節方法制備菌懸液,隨后使用體積分數70%異丙醇溶液分別制備活菌、死菌溶液。取活菌溶液并添加檸檬醛溶液,使檸檬醛質量濃度分別為0(CK)、MIC(0.1 mg/mL)和2 MIC(0.2 mg/mL),并在37 ℃下孵育30 min。隨后,離心(10 000×g、4 ℃、1 min)去除上清液,加入相同體積的質量分數0.85% NaCl溶液,重懸菌體得到處理組樣品。同時設置標準曲線組和背景空白對照組(不含副溶血性弧菌的對應質量濃度檸檬醛-PBS溶液),按照不同比例將活菌和死菌溶液混合,得到活菌比例分別為0%、10%、50%、90%和100%的標準曲線組樣品。向96 孔黑色酶標板中依次加入100 μL樣品組、標準曲線組以及背景空白對照組。隨后,向每孔加入100 μL 2× SYTO 9/PI染料,充分混勻,將樣品置于25 ℃下避光孵育10 min。最后使用多功能酶標儀檢測熒光強度,SYTO 9染料的激發、發射波長分別為485、542 nm,PI染料的激發、發射波長分別為485、610 nm。

LSCM觀察:菌液制備同1.3.1節方法,使用0.85% NaCl溶液調節菌液濃度至OD600nm為0.5。添加檸檬醛于各組菌液中,使檸檬醛質量濃度為0、MIC(0.1 mg/mL)和2 MIC(0.2 mg/mL),在37 ℃下培養30 min。隨后離心(10 000×g、1 min、4 ℃)去除上清液,加入相同體積的0.85% NaCl溶液,搖勻、重懸,得到處理組樣液。將SYTO 9和PI等量混合配制混合熒光染料,取3 μL混合染料加入1 mL菌液中,輕柔混勻,于暗處孵育10 min。取3~5 μL樣品滴于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調節LSCM于800 倍下觀測熒光強度并拍照。

1.3.7 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細胞形態的影響

參照Li Guanghui等[27]的方法,利用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細胞形態的影響。按照1.3.1節中的方法制備菌懸液,隨后加入檸檬醛使得檸檬醛質量濃度分別為0、MIC(0.1 mg/mL)、2 MIC(0.2 mg/mL)和4 MIC(0.4 mg/mL),并置于37 ℃培養箱中分別培養2 h和4 h。在對應的時間點取出樣品進行離心(5 000×g、10 min、4 ℃),棄去上清液,使用PBS洗滌菌體兩次,并將菌體重新懸浮于2.5%戊二醛-PBS溶液中固定12 h。依次使用PBS、無菌水洗滌菌體,并將菌體置于體積分數1%鋨酸溶液中固定5 h,隨后使用不同體積分數的乙醇溶液(30%、50%、70%、80%、90%和100%)進行梯度洗脫,每次10 min。最后使用少量無水乙醇將菌體重懸浮,并將樣品滴加至專用圓形小玻片并貼附于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載物臺,真空干燥2 h后噴金處理,于20 000 倍下觀察細菌細胞形態并拍照。

1.4 數據統計與分析

數據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使用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顯著性檢驗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顯著,P<0.01為差異極顯著。

2 結果與分析

2.1 植物源活性物質對副溶血性弧菌的MIC

表1 7 種植物活性物質對兩種副溶血性弧菌標準菌株的MICTable 1 MICs of 7 plant extracts against two standard strains of V. parahaemolyticus

如表1所示,所測7 種植物源活性物質均能有效抑制兩種副溶血性弧菌標準菌株,其中檸檬醛的抑制效果較為突出。丁香酸對兩株副溶血性弧菌標準菌株ATCC 17802和ATCC 33847的MIC均大于5.00 mg/mL;阿魏酸、綠原酸和硫辛酸對副溶血性弧菌的MIC為5.00 mg/mL;原兒茶醛與原兒茶酸雖然具有相似的化學結構,但二者對副溶血性弧菌的MIC相差較大,原兒茶酸對副溶血性弧菌的MIC為5.00 mg/mL,而原兒茶醛對副溶血性弧菌的MIC為2.50 mg/mL;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ATCC 17802和ATCC 33847的MIC分別為0.10 mg/mL和0.15 mg/mL。由此可見,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因此,選擇檸檬醛進行后續研究,并測定其對從水產品中分離的8 株分離菌的MIC。

2.2 檸檬醛對8 株副溶血性弧菌分離菌株的MIC

為驗證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抑制作用的廣泛性,實驗選取了8 株來源于新鮮水產品的副溶血性弧菌分離菌株,分別編號240、243、245、247、248、253、256和260。如表2所示,檸檬醛對8 株副溶血性弧菌分離菌株的MIC在0.30~0.60 mg/mL范圍內,即該8 株副溶血性弧菌分離菌株均能被檸檬醛有效抑制。

表2 檸檬醛對8 株副溶血性弧菌分離菌株的MICTable 2 MICs of citral against eight V. parahaemolyticus strains

2.3 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生長曲線的影響

圖1為檸檬醛對兩株副溶血性弧菌標準菌株生長曲線的影響。結果表明,當質量濃度為MIC時,檸檬醛對兩株副溶血性弧菌的抑制作用均表現為延長其生長延滯期、降低其最大生長速率。當檸檬醛質量濃度為1/2 MIC及以下時,在24 h內,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的生長曲線幾乎沒有影響。

圖1 副溶血性弧菌ATCC 17802(A)、ATCC 33847(B)在含有不同質量濃度檸檬醛的3% NaCl TSB中的生長曲線Fig. 1 Growth curves of V. parahaemolyticus ATCC 17802 (A) and ATCC 33847 (B) cultured in 3% NaCl TSB with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citral

2.4 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胞內ATP濃度的影響

圖2 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ATCC 17802胞內ATP濃度的影響Fig. 2 Effect of citral on intracellular ATP concentration of V. parahaemolyticus ATCC 17802

實驗結果表明,細菌胞內ATP濃度(x)與相對熒光強度(y)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y=376 201x+194 055,R2=0.983 2),因此,可以根據標準曲線計算各組樣品中胞內ATP的濃度。由圖2可知,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ATCC 17802胞內ATP濃度有極顯著的降低作用(P<0.01)。未經檸檬醛處理的副溶血性弧菌胞內ATP濃度為(1.963±0.072)μmol/L,經質量濃度為MIC的檸檬醛處理后,副溶血性弧菌胞內ATP濃度降為(0.097±0.003)μmol/L;而經2 MIC檸檬醛處理后,胞內ATP濃度降至檢出限(0.010 μmol/L)以下。

2.5 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細胞膜電位的影響

DiBAC4(3)是一種對細胞膜電位敏感的親脂性陰離子熒光染料,通常被用作細胞膜電位的指示染料。當細胞發生去極化時,染料進入細胞后發出的熒光由于鍵合激活而增強[28]。如圖3所示,經檸檬醛處理后,副溶血性弧菌ATCC 17802細胞膜電位有極顯著的改變(P<0.01)。經MIC檸檬醛處理后,細菌細胞膜電位出現去極化;經2 MIC檸檬醛處理后,細菌細胞膜電位出現更顯著的去極化,呈現質量濃度依賴性。

圖3 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ATCC 17802細胞膜電位的影響Fig. 3 Effect of citral on membrane potential of V. parahaemolyticus ATCC 17802

2.6 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細胞膜完整性的影響

圖4 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ATCC 17802細胞膜完整性的影響Fig. 4 Effect of citral on membrane integrity of V. parahaemolyticus ATCC 17802

Live/Dead?BaclightTM細菌活性檢測試劑盒已被廣泛用于檢測細胞膜完整性的定性和定量研究,PI和SYTO 9是其中的兩種核酸染料。SYTO 9是一種綠色熒光小分子染料,它能夠穿透完整的細胞膜;PI為紅色熒光大分子染料,僅能穿過不完整的細胞膜,可用于識別細胞膜受損的菌體[29]。實驗通過檢測不同活細菌比例標準樣品的綠色熒光強度與紅色熒光強度的比值,建立綠色熒光強度與紅色熒光強度的比值和細胞膜完整的細菌比例之間的線性關系,實驗結果表明,綠色熒光強度與紅色熒光強度的比值和細胞膜完整的細菌比例有著良好的線性關系(y=0.845 5x+0.440 5,R2=0.999),可以根據標準曲線計算各樣品中細胞膜完整的細菌比例。由圖4可知,與CK組相比,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ATCC 17802細胞膜的完整性具有極顯著的破壞作用(P<0.01),經MIC檸檬醛處理后,副溶血性弧菌細胞膜完整性降低為CK組的(9.34±1.70)%,經2 MIC檸檬醛處理后,副溶血性弧菌細胞膜完整性降低至CK組的(7.43±0.57)%。

圖5 LSCM觀察未經檸檬醛處理(A)及經質量濃度MIC(B)和2 MIC(C)檸檬醛處理后副溶血性弧菌ATCC 17802細胞膜完整性(800×)Fig. 5 Membrane integrity of V. parahaemolyticus ATCC 17802 without (A) and with citral treatment at MIC (B) and 2 MIC (C)examined by LSCM (800 ×)

如圖5所示,經MIC檸檬醛處理后的副溶血性弧菌(圖5B)絕大多數發出紅色熒光,而經2 MIC檸檬醛處理后(圖5C),視野內菌體幾乎全部呈現紅色熒光,細胞膜完整的副溶血性弧菌數量幾乎降為零。綜上所述,一定質量濃度范圍的檸檬醛可明顯破壞副溶血性弧菌細胞膜完整性。

2.7 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細胞形態的影響

圖6 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ATCC 17802細胞形態的影響(20 000×)Fig. 6 Cell morphology of V. parahaemolyticus ATCC 17802 with and without citral treatment examined by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20 000 ×)

圖6表明,未經檸檬醛處理的副溶血性弧菌(圖6A、B)呈桿狀,形態飽滿、胞體光滑。經質量濃度為MIC的檸檬醛處理2 h及4 h后,部分細菌出現表面塌陷,菌體變形(圖6C1、D1)。經2 MIC檸檬醛處理2 h及4 h后,細菌細胞表面出現嚴重的皺縮和塌陷,部分細菌干癟并喪失了原本的桿狀形態(圖6C2、D2)。經4 MIC檸檬醛處理2 h及4 h后,細菌變形程度更大,皺縮程度更加嚴重(圖6C3、D3)。在同一質量濃度下,檸檬醛處理4 h的細菌形態的變形程度顯著高于處理2 h的菌體。綜上所述,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細胞形態的破壞程度隨其質量濃度升高及作用時間延長而增加。

3 討 論

食源性疾病已經逐漸成為全球范圍內最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其引起的感染對于各國人民的公共衛生及健康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30],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廣泛存在于海產品中,是許多沿海國家的首要致病菌。在我國,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發生率已經持續幾年位居首位[31]。抗生素的濫用導致耐藥菌株不斷出現[32],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于食品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尋求安全、高效而又不易導致耐藥的植物源天然抑菌劑已經成為研究熱點。檸檬醛是多種水果、蔬菜及中草藥中的活性成分,并且已被證明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17-19],然而,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的抑制作用及機理鮮有報道。

本實驗以副溶血性弧菌標準菌株ATCC 17802和ATCC 33847為研究對象,測定了7 種植物源活性物質的MIC,相對于阿魏酸、硫辛酸等物質,檸檬醛具有更低的MIC。一些研究也報道了天然物質對副溶血性弧菌的有抑制效果,如Xie Ting等[33]得出殼聚糖對副溶血性弧菌的MIC為1.25 mg/mL的結論;Xu Defeng等[34]利用瓊脂稀釋法測定了一種來源于枯草芽孢桿菌的新型抗菌肽AMPNT-6對副溶血性弧菌的MIC,結果表明,其對副溶血性弧菌的MIC為1.25 mg/mL。相比于以上學者的研究,本研究結果表明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另外,本實驗還發現檸檬醛對8 株副溶血性弧菌分離菌株也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證明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具有廣泛的抗菌作用。

ATP是細菌重要的能量分子,在多種生理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抑菌物質可以通過影響胞內ATP濃度發揮抑菌作用。本研究結果表明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胞內ATP濃度有極顯著的降低作用(P<0.01)。Turgis等[35]發現,芥末精油可使大腸桿菌O157:H7和傷寒沙門氏菌胞內ATP濃度降低。胞內ATP濃度的降低可能是由于質子泵水解ATP速率增大,導致ATP快速消耗或是細胞膜通透性改變,使胞內ATP通過細胞膜泄漏造成的[36]。因此,在本研究中,副溶血性弧菌胞內ATP濃度的降低說明檸檬醛可能是通過影響細菌細胞代謝功能或細胞膜通透性,從而起到抑制副溶血性弧菌生長的作用。

細胞在靜息狀態下存在于細胞膜兩側的電位差稱為膜電位,正常的膜電位對細胞存活和必需營養物質的運輸是必不可少的[37]。本研究結果表明,檸檬醛能夠改變副溶血性弧菌的膜電位,且發生顯著的去極化。類似研究表明,綠原酸使痢疾志賀氏菌、肺炎鏈球菌細胞膜發生去極化[38]。然而,本團隊前期研究表明,檸檬醛和百里醌可使阪崎克羅諾腸桿菌細胞膜發生超極化[19,25]。Bot等[39]曾提出,細胞膜電位發生超極化或去極化是由于pH值改變或細胞膜通透性改變后K+為保持細胞內外電位均衡而導致的。因此,推測檸檬醛作用于細菌后,改變了細菌細胞膜的通透性,進而改變了細胞膜電位,從而達到抑制副溶血性弧菌的效果。

為驗證上述推測,本實驗探究了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細胞膜完整性的影響,結果表明,檸檬醛顯著降低了副溶血性弧菌細胞膜的完整性。類似地,Diao Wenrui等[11]發現質量濃度為2 MIC(0.25 mg/mL)的茴香精油可破壞志賀氏菌細胞膜完整性。Shi Chao等[19]發現質量濃度為2 MIC(1.08 mg/mL)的檸檬醛使阪崎腸桿菌細胞膜完整的細菌比例顯著降低至對照組的15%(P<0.05)。細胞膜的完整性是菌體正常生長代謝的重要條件。細胞膜完整性被破壞后,可能會導致一些重要細胞組分如蛋白質、核酸和糖類物質流出,從而影響菌體的正常生長代謝[40]。利用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檸檬醛對副溶血性弧菌細胞形態的影響。結果表明,檸檬醛可使副溶血性弧菌細胞膜皺縮,菌體表面凹陷。類似地,藍蔚青等[41]發現經殼聚糖、茶多酚和溶菌酶復合保鮮劑處理后,金黃色葡萄球菌菌體發生扭曲變形、干癟破裂的現象。張赟彬等[42]觀察到肉桂醛可使金黃色葡萄球菌失去圓滑的球狀形態,使大腸桿菌菌體細胞凹陷、胞膜表面褶皺,但未使菌體溶解破裂。

綜上所述,檸檬醛能夠顯著改變副溶血性弧菌的細胞膜電位,使其出現去極化;通過降低細菌胞內ATP濃度、細胞膜完整性以及破壞細菌原有光滑飽滿的細胞形態而使其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亂,從而達到抑制副溶血性弧菌生長的目的。本研究結果為檸檬醛作為天然抑菌物質應用于食品中控制副溶血性弧菌提供了理論依據。結合本研究結果以及現有應用基礎,檸檬醛有潛力作為新型天然抗菌物質應用到食品工業中控制副溶血性弧菌。然而,檸檬醛對于食品感官品質的影響及在食品中的應用效果及潛力需要在實際應用前進一步探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 在线观看无码a∨| 国模沟沟一区二区三区|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91青青视频| 午夜日b视频| 成年人久久黄色网站| 亚洲浓毛av| 国产电话自拍伊人| 成人一区在线|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五月天福利视频| 91福利免费视频| 亚洲天堂久久| 国产成人毛片|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色香蕉影院| 激情国产精品一区| 91原创视频在线| 中国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 免费高清自慰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综合网| av在线无码浏览|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国产99在线观看| 女同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国产二级毛片|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av免费在线观看美女叉开腿|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午夜在线不卡|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色婷婷成人|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人妻少妇久久久久久97人妻| 国产精品999在线| 美女啪啪无遮挡| 午夜福利网址| 久久 午夜福利 张柏芝| 99久久精品美女高潮喷水|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专区| 欧美黄网站免费观看| 欧美一级高清片久久99|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制服| 伊人无码视屏| 97国产在线视频| a级毛片免费看| 一级毛片基地|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av毛片| 成人午夜网址| 国产精品微拍| 青青操视频免费观看| 综合久久五月天|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91精品|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国产黄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97| 免费jizz在线播放| 伊人色天堂|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亚洲综合专区| 99久视频| 亚洲二区视频|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 亚瑟天堂久久一区二区影院| 国产午夜一级淫片|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55夜色66夜色| 成人国产精品网站在线看|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毛片| 久久黄色一级片| 人人91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