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力爭培養出適合時代發展需求的舞蹈專業人才。本文通過探討舞蹈劇目表演課程中的現存問題,針對性提出這門課程在授課流程、教材選取、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建議,旨在能夠通過課程改革,輔助提升這門課程的授課質量,以達到提高培養舞蹈人才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劇目表演課;舞蹈教學;綜合表演
0 前言
劇目表演課是高校舞蹈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必修課程,早在20世紀80年代,國內就已經將劇目表演課程列為舞蹈專業的必修課程。它區別于基訓、身韻、民間舞等基礎課程,包含了音樂、服裝、道具、技巧、風格、表演等綜合元素訓練,使學生除了單一的基礎訓練外,接觸更豐富的教學內容,是所有基礎課程的綜合,極具訓練性。可以說,劇目表演課是教學連接舞臺的橋梁,是學生蛻變至演員的必經之路。這門課程要求學生除了掌握必備的舞蹈基本功之外,還需要對劇目有一定的理解與分析能力,對劇目表演有自信心和敢于挑戰的心理。但在教學中發現,由于前期較少接觸舞蹈劇目表演,很多學生對這門課程較為陌生,課上對劇目的風格把握不夠準確,未能完整地呈現劇目的內涵;學生在學習中容易產生畏難情緒,課程對學生的訓練未達到應有的效果。為此,進一步改革高校舞蹈專業劇目表演課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主要結合筆者的實踐經驗,探討劇目表演課程的教材與教法,旨在為這門課程的授課起到一定的參考與輔助作用。同時,通過總結有望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授課水平。
1 劇目表演課程中存在的問題
1.1 課程未設置專門的任課教師,授課方法單一
劇目表演課沒有設置專門固定的劇目表演課教師,兼任的任課教師往往忽略了劇目表演課的綜合性和訓練性,在本質上沒有正確認識和重視劇目表演課。在授課計劃與授課方法上,投入研究的時間和精力較少,大部分僅根據基礎課的授課經驗和方法進行授課,大多只是負責監督學生的劇目學習進度;再根據學生的回課情況進行點評糾正,以此提升劇目表演的質量。這種授課方法較為粗糙,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常常忽略了從多方面去引導和啟發學生,因此課程的訓練達不到培養舞蹈人才的要求。
1.2 實踐教學內容隨意,缺乏系統性
這門課程到目前為止,沒有規范系統的教材和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授課內容隨意。授課方式是由學生通過視頻學習獨、雙、三、群舞等舞蹈劇目,缺乏固定系統的教材,因此沒有按照一定的標準和考量來引導學生針對性地選取劇目。通常僅按照任課教師個人教學經驗進行授課,因此教學效果參差不齊,未達到這門課程原有的授課價值與意義,對現今舞蹈人才的培養達不到相應的促進作用。
1.3 學生被動學習,難以提高表演技能
學生沒有正確地認識和看待這門課程,因此對該課程不夠重視,導致學習積極性不高,存在被動學習與應付學習的現象。教師沒能讓學生從內心去認可和重視課程,從而主動、努力地去學習;相反,學生的每次回課只當是一次任務來完成,沒有以學習技能和提升自己為目的進行回課。這不利于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
2 劇目表演課程教學改革的目標和流程
2.1 設定課程專任教師,完善細化授課模式
對劇目表演課程設定專門的任課教師,要求這門課程的任課教師要具備豐富的舞臺表演經驗,專業綜合能力較強,教學方法豐富,熱愛劇目表演的授課。通過設定劇目表演課專門任課教師,該課程任課教師對自己所負責的課程更重視,從而潛心專研課程授課模式,在不斷的積累中提升授課質量。
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自身實踐教學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教師對課程的實踐訓練意義及訓練目的要有明確的認知,授課要嚴謹細致,制定出每個階段甚至每個課時的教學計劃,并嚴格按照計劃進行。針對學生的學習內容進行充分的備課,及時地進行教學反思,對教學上出現的問題,通過查閱資料以及與專家交流等方式及時解決改進。
2.2 制定系統的授課流程
授課前制定明確的教學流程,使整個教學流程細致而清晰。在授課過程中既要主導學生學習,又要不斷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開展一系列有計劃的科學的授課方法,學生在劇目表演課當中能夠汲取更多的知識,盡可能地提高他們的表演技巧。
第一,課前準備與引導。課程要求教師除了在專業理論知識方面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外,對這門課的本質也要有較深的了解。學生的訓練與專業發展的重要性息息相關,要正確引導學生重視和熱愛這門課。教師要有系統的授課計劃和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積極學習相關教學資料,課后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向老教師、老專家請教或聽評課學習,及時汲取積累更豐富的教學經驗。
第二,劇目選取引導。向學生講解舞蹈劇目的類型、劇目選取的要求,有針對性地嚴把劇目關。
劇目分為抒情與敘事兩大類,單純地抒發情緒、無人物形象、無故事情節為抒情類劇目。典型的人物形象、清晰的故事情節、豐富的情緒轉換為敘事類劇目。這兩種類型的劇目訓練效果不同,后者的表演性更強,也更難駕馭,訓練價值更高。
從劇目的主題、音樂、結構等方面選取優秀的劇目,如音樂旋律優美動聽,層次分明,服裝華麗,編排結構緊湊合理,主題思想積極向上等。
從專業的角度選取劇目,如舞蹈元素豐富、風格性強、動律貫穿、體態優美且具有較強的表演性、訓練性與觀賞性等。
具體針對學生不同的專業能力,不同的訓練目標,引導其選取不同的劇目。通過劇目選取,能夠讓學生分清舞蹈劇目的類型以及結構,判斷劇目的風格,從而提升學生對舞蹈劇目的審美能力。
第三,表演訓練。通過肢體接觸及特定的游戲進行面部表演訓練。
表情訓練:兩人一組,男女搭配更佳,面對面眼睛對視;特定一方聽教師口令分別做出喜、怒、哀、樂等表情,另一方要專心地看著。如此結束之后交換另一方進行訓練。
模仿訓練:全班圍成圓圈,特定的一位同學做出特定的表情,下一個同學通過觀察將表情模仿下來,然后傳遞給下一個同學。像這樣按順序傳遞,到最后一個同學與剛開始第一個同學的表情作對比,看是否模仿到位。
體能訓練:主要以腳下和身體中段的訓練為主,如立半腳尖、控擺腿、吸腿跳、兩頭起等。
通過訓練不僅能夠提起學生的興趣,在游戲中打破他們自身顧及形象的心理特點,解除思想上的障礙;而且可以訓練學生的面部表情,提高表演的模仿能力,從而進入大膽表演的狀態,為劇目表演中各種人物形象的塑造打下基礎。通過體能訓練,學生肢體各方面的能力滿足劇目表演的需要。
第四,限時完成劇目。當學生選定劇目之后對其進行限時完成劇目學習,細致到每周或每課時學習多少時長的劇目。以周課時2~4課時為例,大致規定2~4周內完成整個劇目的學習,通過每節課回課方式考查他們的進度。
第五,動作質量提升。這個階段的學生基本能夠完成整個劇目的表演,開始進入動作質量提升階段。通過回課,教師對學生在動作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點評、示范和細致的糾正,指導學生通過進一步模仿,按照實際動作要求反復訓練,直至準確把握動作要領。
第六,情緒表演提升。該階段通過回課,判斷學生的情感表演是否準確到位,是否符合人物形象及其內心世界,是否緊扣劇目主題思想。引導學生感悟劇目中的不同情節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揣摩人物的個性和內心世界,內心的情感塑造,通過面部表情、眼神等傳達出來。
第七,綜合表演提升。經過動作與表演的提升,該階段學生已經能夠較好地完成所表演的劇目,現在主要解決的是劇目中尚存在個別難解決的動作或表演上的問題。在提升后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表演要求,并在這一階段教導學生舞臺表演的注意事項及要求、舞臺表演突發狀況的靈活應變方法等。
2.3 豐富化、科學化教學方法
第一,示范法。針對學生的動作質量不足、動作不到位等現象,及時使用示范法給予解決。學生學習劇目回課首要解決的問題便是動作質量問題,教師應通過示范正確的動作規格、動勢、動作感覺等分解式教學,使學生得到更直觀的模仿。學生通過模仿,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問題,從而能夠更準確地把握整個動作的要領。
第二,引導法。引導法適用于內心的情感表演。劇目表演具有較深的人物形象塑造,通過劇目故事場景的細致描述,引導學生去想象和感悟故事的情節和細節,感悟人物形象內心的情緒波動等。通過“吃透”劇中的故事情節,由內心演繹,通過面部表情的變換和眼神傳遞出不同的人物情感特點。
第三,啟發法。通過動作舉例對比,啟發學生對不同動作質感的認識,從而更準確地把握動作表演的準確性。如動作發力點的部位,不同的動作力度、幅度、速度分別呈現出的不同的動作感覺,從一個簡單的動作,不同的肢體處理卻呈現出的不同的情感。通過質感的呈現,演繹出了不同的人物性格或人物情緒特點。結合動作與人物個性的講解分析,啟發學生從中領悟動作的內涵。
第四,布置法。讓學生在課后搜集查閱劇目的歷史背景、創編、主題、故事情節、人物形象等,再通過書面的形式提交作業。這種方法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搜集資料加深對劇目理論內容的學習,從而對所學的劇目進行深入的了解,對表演、劇目人物形象塑造以及情感的把握有很大的幫助。
第五,互動法。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可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一問一答,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并能提高課堂的授課氛圍,使學生產生深刻的記憶,從而達到提升授課質量的目的。因此教師應在授課過程中,善于抓住機會,與學生進行必要的互動。
第六,激將法。因為缺少舞臺環境和觀眾,學生在不斷的回課中,容易出現疲憊感;而且教師提出的問題還反復出現,很容易引起學生反感。此時任課教師應該利用舞蹈專業學生愛表現、自尊心強等個性特點,定制中期教學計劃,如安排各班級或者各年級的學生相互看課交流,以此來激發學生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劇目表演的動力。也可使用演藝廳進行公開式的授課,利用舞臺環境和觀眾喚醒疲憊期的學生。這樣不僅能讓學生適應和熟悉舞臺表演環境,而且也讓同專業的班級或年級之間通過觀摩課,相互了解,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專業學習的積極性。
3 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政策的重視與扶持,社會對舞蹈藝術人才的需求明顯增加,同時也對舞蹈藝術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更深的要求。我們除了要努力培養學生扎實的舞蹈基本功外,還要想方設法擴大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提高他們的專業表演技能,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劇目表演課的教學改革探索,對舞蹈專業舞蹈人才的培養有較強的示范作用,可以在舞蹈各專業方向中推廣應用,也為進一步深入劇目表演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靳苗苗.中國民族民間舞劇目與表演課程的實踐與思考[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1(03):35-39.
[2] 任惠秋.舞蹈表演課探析[J].歌海,2009(5):116-118.
[3] 陳怡杉.試論大學舞蹈教學中提高學生情感表現力的方法[J].黃河之聲,2018(17):57-58.
作者簡介:許子吉(1988—),男,碩士,廣西民族師范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民間舞表演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