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鑒賞是一個享受美的過程,是鑒賞者對美術作品的進一步領悟,他們運用自己獨特的視覺感知、情感體驗、審美風格、文化積累對其中所刻畫的藝術形象進行感受、理解和評價。所有美術作品都傳達著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感情,處處蘊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世界觀及其社會生活。鑒賞者通過美術鑒賞,在對美術作品的解讀和品味中通過情感的共鳴,自然而然地提高審美能力,從感性認識過渡為理性認識,從而更精準、更客觀地理解和領略到作品的藝術特點,拓寬了鑒賞者知識面,使其了解了不同的社會生活、風土人情、民族信仰、人生境界、時代精神和哲理思考等,更有鑒賞者結合自身的經驗,豐富了藝術作品的內涵,形成共鳴,在美術鑒賞中得到啟迪。
關鍵詞:美術鑒賞;審美;生活
美術鑒賞是一個享受美的過程,鑒賞者通過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融入自己的情感及經驗認識,引起情感上的共鳴,潛移默化地提高自身審美能力,拓寬知識面,可以說,美術鑒賞也是教育和美的享受的活動,是鑒賞者更自主的審美體現,是從另一角度對美術作品的再創造,詮釋了鑒賞者對藝術作品的理解從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認識,更生動地認識它。
鑒賞者在鑒賞中所認知的感性因素與美術作品所表達的理性層次一致,才能在理性上接收到美術作品所表達的真正內涵。“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也存在于美術鑒賞中。雖然美術作品是客觀存在的,但也會受到鑒賞者的主觀影響,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空間甚至心情不同,對同一作品也會有不同的感受。美術鑒賞不僅可以拓寬人們的知識面,還可以使人們了解不同民族、不同時代、不同階級,還可以提升其辨別真善美的能力,提高其文化修養和個人素質。由此可見,美術鑒賞的作用體現在不同方面。
1 美術鑒賞可以拓寬視野,豐富知識,提高審美
藝術滲透在我們的生活中,所有藝術作品素材都來自社會生活,現實生活是藝術創作的題材,藝術正是對我們生活中記憶深刻的經歷加以描述和升華,古今中外的所有美術作品正是一幅幅生動豐富的歷史畫作。通過鑒別和欣賞,我們可以跨越時代、跨越地域了解到書本及個人經歷難以知道的創作者生活的社會環境、風土人情。
米勒的油畫作品《拾穗者》,描繪了秋季收獲后,三個彎腰拾麥穗的農婦從地里揀拾剩余麥穗的情景,背景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麥垛,營造出濃郁的農村生活氛圍。通過色彩以及人物動態的細致描寫,給鑒賞者帶來一種不同尋常的莊嚴感。米勒通過畫筆和顏色傳達出農民對土地的依戀,也表達了畫家對勞動甘苦的體驗和對糧食的珍惜。畫家通過《拾穗者》表達了他對勞動人民的贊美和謳歌,更是對資產階級的鞭撻和控訴。
在鑒賞優秀的美術作品后,人們可以了解到生活中無法接觸的眾多領域,人們能夠對各時代、國家或不同地區的政治、經濟狀況進行了解,過可以進一步擴寬鑒賞者的視野,從而使其更深入使體會事物的本源,豐富其知識,提高其審美。
2 美術鑒賞可以陶冶情操,升華精神境界
美術鑒賞從另一個角度看是一種精神活動,優秀的美術作品不僅是視覺盛宴,使人心情愉悅,還可以讓鑒賞者通過了解美術作品背后的故事,起到潛移默化的美育作用。鑒賞者憑借自己的理論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理解和評價,可以達到陶冶情操,豐富精神世界的目的。美術鑒賞不僅可以使鑒賞者學習技藝,還能培養其感受美的能力,使其進一步領悟到美術作品的內涵,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自身審美能力。
美術作品的不同表達方式與技法,對人們生活進行了感性、客觀的描繪,傳達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本質,也使人們更好地感受到了美好事物及其表現出的道德準則。人們通過鑒賞,不斷想象和思考,再加入自己的體驗及理解,不僅可以獲得審美愉悅感,還可以在美術鑒賞中得到啟迪,進一步驗證了美術在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的積極作用。
3 美術鑒賞可以提高人們的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使其受到教育和生活的啟迪
在美術鑒賞過程中,人們在其中學習到美術作品的藝術技法和表達方法,同時也提高了藝術修養能力。隨著鑒賞的美術作品數量的增加,人們的藝術欣賞能力和鑒別能力也會提高。所以,鑒賞的美術作品越多,可以有效提升鑒賞者的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
例如,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字形時正時側,錯落有致,字筆法瀟灑自然、氣勢縱橫,從章法布局看,前松后緊,字字透露著作者的情感變化。《蘭亭序》不僅讓我們驚嘆于王羲之筆法的高超,還了解到作品背后書圣王羲之的人格魅力和曠達情懷。
鑒賞者對美術作品的感知、理解、評價過程,體現出美術鑒賞也是一種“循序漸進”的過程。美術作品將作者在現實生活中的領悟生動地體現出來,同時,作者所處時代的特征、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世界觀,我們也可以通過作品看出。由此可見,人們鑒賞美術作品時,在認識美、評價美的過程中豐富了自身的精神世界,在增長知識、眼界開闊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自身的道德品質,提高了自身的個人素質。
作者簡介:李瑩(1993—),女,山西臨汾人,山西師范大學研究生在讀,從事油畫技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