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威治
摘 要:國內高校畢業生的人數在近年來增長迅速,初步研究發現,2018年就有820萬的大學生畢業。另外,“藝考”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報考藝術專業的人數也在逐年增加,在2019年達到了最高值。需要注意的是,藝術類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其穩定的就業率既可以推動藝術行業的發展,又可以實現學生藝術水平的提升。鑒于此,本文從藝術類院校大學生角度入手,總結了藝術類大學生的就業特點,并根據其存在的就業問題提出了合理的解決方案,其目的是提高藝術類學生的就業率,進而促進藝術行業的發展,為畢業生的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藝術類學生;就業特點;對策分析
受國家政策的影響,國內高校仍在不斷擴招,尤其是藝術類專業成為擴招的重點,使得每年都有大量的藝術生畢業,給藝術生的就業帶來了壓力。
1 藝術類大學生的就業特點
1.1 大學生就業意識嚴重不足
就當前來看,大學生普遍認為就業是輔導員的工作,其只需要按照輔導員的指令操作即可。到了畢業季,輔導員會想盡一切辦法去幫助學生就業,部分學校甚至將學生的畢業率與輔導員的工資結合到了一起,這就使得大學生對自身的就業過程一無所知。另外,學校在畢業季仍以學生的成績為主,給學生安排了大量的學習任務,使得學生沒有精力去思考就業的問題,進而錯失了最佳的就業時機。多方面的壓力使得學生不重視自身的就業,最終在畢業季手忙腳亂。
1.2 大學生對就業過程不重視
高校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為學生開設了專門的就業指導課程,但該類課程并未受到學校的重視,問題很多。常見的問題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學生不重視;第二類是課程關系性不強;第三類是輔導員經驗有限。對于學生的重視度來說,高校未向學生介紹就業指導課的重要性,因此學生覺得就業指導課毫無意義,也就沒有學習的興趣;對于課程關系性來說,課程指導課多數講的是就業的案例,與課堂學習的知識毫無關系,不能做到科學性的就業指導;就輔導員的經驗來說,課程指導課的教師往往就業經驗不足,尤其是缺乏職場經驗,其課堂內容往往枯燥乏味,無法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1.3 大學生的就業觀存在偏差
藝術類專業的最大特點是經濟消耗大,所以該類學生的家境一般較好,致使學生具有極強的家庭依賴性,對工作也不渴望,在工作中一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往往就會辭職回家。家庭帶來的經濟支持使得學生可以為所欲為,畢業后選擇旅游和游玩的狀況較為常見,最終錯過了最佳的就業時期。正是因為藝術專業龐大的經濟消耗,藝術專業的學生往往認為自己畢業后一定會去大城市工作,這種過高的期望值使得他們對自身的工作待遇不滿意,長時間處于“有業不就”的狀態。還有部分學生一直持觀望的態度,就業不穩定。
2 藝術類院校就業實施策略
2.1 強化大學生的就業意識
大學生的就業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學生高校四年的學習成果,意味著高校的教學水平,是對學生和學校的最終檢驗,必須重視。通過強化大學生的就業意識,幫助學生了解就業的重要性,為學生的就業做好準備。任課老師的任務不再是簡單的教書育人,其還需要進行學生的就業指導,尤其需要糾正學生“就業與我無關”的錯誤理念,從而讓學生自發地去了解就業狀況,在合適的時間去公司實習。另外,任課老師在安排畢業設計時需為學生預留時間,讓學生有時間去找工作,必要時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合理的就業信息,為學生的就業貢獻力量,完成最后的育人工作。
2.2 提升大學生就業過程的課程連貫性
就業過程應該與教學課程相聯系,盡可能做到就業過程的連貫性。在大一時,學校需要做的是借助課外活動讓學生了解就業知識,此時學生的內心漸漸形成了職業規劃,也就具備了一定的就業頭腦;在大二時,學校的任務轉變為學生專業技能的提升,其中也包括個人能力的提升和求職技能的提升,此時學生已經明確了就業的方向;在大三和大四時,學校的任務是為學生提供多方實習的機會,學生從實習中去了解工作的內容,積累工作經驗。需要注意的是,學生的實習時間往往與畢業設計時間存在沖突,老師應為學生預留時間,在不耽誤畢業設計的前提下做好實習工作。
2.3 加強學生的就業觀念
就業觀念可以為學生提供就業的動力,引導學生更好地就業。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對學生實施科學的就業觀念指導。就業觀念的指導應該從大一開始,讓學生提前了解相關的就業知識,明確自身專業的特點,進而根據專業特點有意識地提高技能水平,最終內心有一個全面的職業發展規劃。對于藝術類大學生來說,其還需要準確地了解自身的藝術水平,做好綜合的專業評價,不要出現盲目的攀比心理,杜絕自卑的心理,樹立陽光的就業觀,了解時代的發展趨勢,做好最佳的職業規劃。
3 結語
藝術類院校大學生的就業過程仍存在眾多的問題,尤其在大學生就業意識嚴重不足、大學生對就業過程不重視、大學生的就業觀存在偏差這三個角度最為突出。鑒于此,我們分別從強化大學生的就業意識、提升大學生就業過程的課程連貫性、從多個渠道為大學生拓展就業機會、加強學生的就業觀念四個方面實施,幫助學生了解就業的重要性,進而讓學生明確就業觀念,用實際行動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最終以樂觀的心態面對就業。
參考文獻:
[1] 董藝樂.藝術類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的特點及引導研究[J].藝術教育,2014(10).
[2] 張金來.藝術類大學畢業生就業特點及對策研究[J].大眾文藝,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