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佳 劉夢 亓曉麗
摘 要:本文在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大背景下,以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出版與電腦編輯技術專業為研究對象,從協同創新的角度,研究高職專業課程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分析了高職專業課程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發展的現狀,提出了高職專業課程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發展的策略,為高職專業課程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創新創業;專業課程;融合;協同創新
隨著創業教育的深入發展和不斷完善,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在新的時期獲得了新的定位。大學生創業融合了政府、社會、高校、企業和家庭等多方要素,高職院校通過構建創新創業教育協同育人機制,使大學生創業教育與專業課程學習相互融合補充,形成教育合力,有效提高大學生創業教育質量與效果,擴大大學生創業教育范圍,為終生教育服務,符合時代的要求,并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
1 高職專業課程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發展現狀
相對于國外較為成熟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而言,我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事業還剛剛起步,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為起點,前瞻性地把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大趨勢,順應時代潮流、教育潮流,校、政、行、企、家協同創新,推動高職專業課程的改革和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目前,我國高職專業課程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發展現狀具體如下:
第一,高職專業課程與創新創業課程各自設定,互不干涉。在我國高職創新創業課程相對于專業課程是新鮮的教育課程,很多高職院校并沒有完善的課程標準和人才培養規劃。從開課單位的角度來看,專業課程與創新創業課程從屬不同的開課部門,專業課程有招生專業開設,創新創業課程作為學校的公共課程有教務處開設,二者并無交集。從課程體系設計的角度來看,專業課程在高職院校相對成熟,從專業群課程到基礎課程,再到專題課程及實踐,由淺及深,由寬及專,整體呈遞進式;創新創業課程相對單一,一般由1~2門創新創業課程組成且課時量較少,沒有形成相對合理的課程體系。從教與學主體角度來看,教的主體是老師,學的主體是學生,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教師并不了解創新創業教育,更沒有創新創業實踐經驗;學生對創新課程教育與專業課程教育還停留在孤立理解的狀態,不能將所學專業課程與創新創業結合在一起,只停留在學而不會用的懵懂期,致使專業課程與創新創業教育也處在互不干涉,各自發展的狀態。
第二,高職專業課程與創新創業教育初步融合,互相滲透。筆者所在單位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地處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是創新創業教育開設較早的高職院校,并與中科集團合作,成立了東莞職業技術學院中科創新創業學院,依托專業課程優勢開設了多門有針對性的創新創業課程,如“創業實務”“創新思維訓練”等。教務處與課程開設院系不斷推進人才培養方案改革,采用分學期,階段性融入的方法,將創新創業課程融入專科課程教育中,依托專業課程完善的課程體系,提升學生依托專業知識背景進行創新創業實踐的能力,提高創新創業的成功率。其中,服裝與服飾設計課程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服裝專題設計”“品牌服裝設計”“服裝陳列設計”等多門課程中;出版與電腦編輯技術專業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圖形圖像編輯”“攝影攝像”“字體設計”等多門課程進行融合,兩個專業能夠較好地完成創新創業思維與專科基礎課程的融合及創新創業實踐與專業專題課程或核心實踐課程的融合。將創新創業教育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進行定位,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專業課程學習的過程,使得學生更容易吸收和利用。其中,服裝與服飾設計、出版與電腦編輯技術書專業中擔任專業課程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課程的教師既要有專業教師資格證,也要具備創新創業資格證且具有企業工作或創業經驗,為創新創業教育在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有效傳播和實施提供了保障。此外,學校也為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組織專業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培訓、創新創業大賽,依托專業背景入住創新創業學院進行項目孵化等,實現了專業課程與創新創業教育的初步融合。
2 高職專業課程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發展的策略
第一,建設并依托“雙創”平臺,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職專業課程設計的全過程,完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規劃。2017年6月,中國紡織日報社、北京時尚研究院與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服裝設計專業深度合作,成立大學生“雙創”示范基地;2018年11月,東莞日報社與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出版與電腦編輯技術專業深入合作,成立大學生創新實踐訓練基地,將大學生創新創業理念融入高職專科課程教學等各個環節,促使人才培養主動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主力軍。
第二,依托高職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推動構建依次遞進、有效銜接的“三階”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平臺。根據專業教學特點,依托服裝與服飾設計、出版與電腦編輯技術專業的基礎課程完善創新創業基礎教育類課程的開設,為創新創業做準備;以服裝創新設計、服裝技術研發中心、服裝樣板開發、服裝配飾設計、攝影攝像、圖形圖像編輯等創新創業工作室建設為載體,加強高職學生的創新研發能力;積極推進專業與中科創新創業學院對接,提升校企合作的深度,搭建師生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孵化優質創新創業項目。
第三,推動學生結合學科背景和區域產業經濟發展特色,參加“互聯網+”創業大賽,開展“互聯網+”創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中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新引擎,而“互聯網+”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工具。推動專業學生結合服裝與服飾設計、出版與電腦編輯技術學科背景和區域產業經濟發展特色,參加“互聯網+”創業大賽,開展“互聯網+”創業,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為開展“互聯網+”創業積累經驗和提供保障。
第四,基于創新創業平臺(項目),組建高職院校專業課程創新創業導師團隊,推進高職專業創新創業第二課堂的建設,積極營造創新創業文化氛圍。2018年9月我校與中科集團合作,成立東莞職業技術學院“中科創業學院”,為專業教師提供再學習平臺,提升專業教師創新創業指導的能力,既是專業教師,也是創業導師;通過定期舉辦科技創新周、優秀畢業生創業成功事跡報告會等多種校園活動,營造人人想創業、個個勇創新的校園文化新氛圍。
3 結語
高職院校應以人才培養服務區域市場需求為導向,按照企業產品開發和創新創業工作過程進行校企協同課程體系建設,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課程體系的設計中,依托“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和實踐”等五個要素構建協同創新教學模式,使專業教學與企業生產、技術實施、工藝設計結合,營造接近真實的職業創業環境。高職專業課程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打造雙創實踐平臺,豐富雙創實踐項目,在提升教師專業技能的同時提高創新創業實踐的指導能力施行雙師上崗機制;依托完善的專業課程體系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環境,不斷促進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觀的培養,積極孵化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項目,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
作者簡介:趙佳,女,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出版與電腦編輯技術專業講師,研究方向:新媒體藝術設計,高職教育。
劉夢,男,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講師,研究方向:服裝設計,高職教育。
亓曉麗,女,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副教授,研究方向:服裝設計,高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