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晴
林業信息化建設在河北林業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呈現出持續穩步發展、全面健康推進的良好態勢
林業信息化是推進現代林業發展的決定性力量。河北林業信息化建設始終堅持圍繞全省林業發展總目標,以創新務實為原則,適應林業信息化發展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林業核心業務的深度融合。以電子政務建設為重點,持續提高門戶網站建設水平和政務新媒體服務水平。以林業核心業務需求為中心,不斷深入業務開發與應用。林業信息化建設在河北林業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呈現出持續穩步發展、全面健康推進的良好態勢。
現狀:應用信息技術于林業發展各環節
當前,信息化是做好新形勢下林業工作的迫切需要,信息技術正廣泛應用于現代化林業發展的各環節。
持續推進省級林業網站群建設,打造信息服務平臺。河北林業網建設肇始于1999年,多年來不斷充實完善,已發展成為一個內容涵蓋新聞、專題、專欄、交互式論壇等四大類24個子欄目的綜合性部門網站。網站開設了60多個業務專區,充分發揮了網絡宣傳、信息公開、在線辦事、互動交流等功能。近5年來,信息更新量以每年約25%的速度遞增。截至2018年底,河北林業網站群子站已達9家,數據存儲總量達100多GB,年均點擊率超過120萬次。河北林業網立足于公開政務、解讀政策、回應社會關切,贏得了群眾的支持和信賴。先后榮獲河北省政府網站內容保障先進單位、“全國林業十大優秀網站”“網站效能領先獎”“用戶體驗領先獎”“數據整合領先獎”“河北省文明網站”等榮譽稱號。
突出亮點項目,不斷加強林業核心業務系統建設。首先,建成了全省林權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了全省11個設區市和172個縣(市、區)聯網應用,林權證的申請登記、發證、注銷、建檔、查詢等業務流程電子化。每年審核、登記、發證面積10萬畝以上,提高效率4倍以上。第二,建成了河北省征占用林地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了征占用林地定額分配、數據管理、許可文件打印、定期報表等一體化管理,精細化了林地定額管理,大大提高了林地資源的利用效率,提升了林權管理和服務水平。第三,完成了河北省果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的試點建設,解決了果品產地環境監測、生產管理跟蹤、質量監測數據公開等一系列問題。第四,以創建統一的全省野生植物數據中心為目標,建成了河北省野生植物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了數據管理、統計查詢、植物識別、新品上報、在線互動等功能,同步完成移動客戶端APP的設計與開發,成功通過河北省林業科技項目驗收。截至2018年底,系統數據庫已錄入野生植物信息2500多種、圖片1萬多幅,數據總量達36.5 G,比較系統、全面、準確地記錄了全省野生植物數量和種類。該系統上線后社會反響強烈,成功入選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2018新時代河北省踐行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第五,建成了省級森林防火應急平臺,包含衛星林火監測、移動衛星通信、指揮調度、火災標繪等子系統。全省森林防火與撲救指揮與信息化高度融合,為降低火災發生率、減少火災損失提供了技術支撐。
發揮示范作用,培育林業信息化發展典型。2013年以來,張家口市、塞罕壩機械林場、木蘭圍場國有林場管理局、霧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先后入選全國林業信息化示范市、縣、基地。張家口林業空間信息管理服務系統以三維空間森林資源信息管理服務為主線,以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數據庫技術和中間件技術為基礎,采用客戶端—應用服務器(中間件)—地理空間數據庫三層構架,實現市、縣(區)林業信息共享。塞罕壩機械林場森林防火火源監控體系整合人工瞭望、地面巡護,使火源監控范圍提高到了90%以上,形成了指揮科學、預防到位、反應快速、撲救及時的林火綜合防控體系。木蘭圍場國有林場管理局立足引進消化再創新,建成了森林經營信息管理系統,科學分析經營成效,預判未來森林發展趨勢,實現了森林經營精準作業管理。為實現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近自然育林與智慧林業的有效融合對接提供了基礎和前提。霧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點建設保護區綜合管理信息系統、虛擬保護區展館系統等應用系統,打造“智慧霧靈山,數字保護區”初見成效。通過遙感衛星,獲取保護區周邊高分辨率遙感影像,整合基礎矢量數據、DEM數據、保護區邊界、功能區劃、交通、水系等地理數據,形成保護區基礎地理信息庫;收集整理并完善霧靈山自然保護區近兩年的調查成果數據,形成涵蓋屬性數據和空間數據的動植物本底數據庫;整合日常巡護和監測工作歷史數據,形成包含巡護人員、巡護路徑、巡護內容、巡護成果、固定樣地、固定樣線、林業有害生物分布等內容的監測調查數據庫。
加強新媒體建設,拓寬政務公開互動渠道。一是河北林業新浪官方微博立足權威發布河北省林業和草原政務、政策信息,林業和草原新聞信息,生態旅游信息,科技服務信息及生態文化作品等,年累計閱讀量超100萬余次。二是打造森林公安及防火宣傳的“窗口工程”“河北森林公安”和“河北森林防火”微信公眾號,分別刊登全省森林公安新聞動態、各地辦案優秀經驗、相關法律知識解析和全省森林防火新聞動態、防撲火優秀經驗、防火安全常識等宣傳信息,平均年發布信息200余篇。
難點:協同不足、資源利用率不高、缺資少項
近年來,河北林業信息化建設已經獲得了很大的進展。然而,面對高速發展的林業信息需求,當前河北的林業信息化建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首先,全省林業各部門間業務協同、服務融合程度不足,導致信息化集約建設推進滯后,電子政務共建共享水平較差,信息資源集聚和共享程度較低,信息化統籌推進力度不夠、職能分散,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難以落地。
其次,林業信息資源利用率不高。河北省林業信息化發展過程中,信息化制度建設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相關的標準以及規范有待進一步加強。由于相關標準制定的不完善,在管理方面以及技術方面難以上下貫通,無法統一標準規范,以至于許多林業信息資源難以實現共享。
最后,缺乏專項建設資金和項目支持。從河北省的情況看,信息化建設資金投入遠遠低于林業發達省份,嚴重影響了河北林業信息化建設的進度和力度。
解決發展問題的四條建議
從總體上來看,目前河北省林業信息化建設正處于發展中的階段,需要妥善解決發展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第一,構建完善的林業信息化標準體系。為了促進林業信息化發展,應當首先構建完善的林業信息化標準體系。科學、權威的林業信息化建設標準體系,能夠對管理及技術方面加以規范,從而促進林業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實現資源共享。林業信息化標準建設的規范化,能夠有效提高林業信息化建設進程,提升林業現代化水平。
第二,完善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健全網絡安全服務保障機制,加強新技術條件下網絡安全綜合管控能力建設,完善容災備份體系、密碼保障體系、應急管理體系的建設。建立安全等級保護、安全評測、風險評估等日常安全工作機制,增強安全風險防控能力,提升網絡安全綜合管理水平。
第三,提高林業信息資源利用率。提高林業信息資源的利用率,是促進林業信息化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首先,應當建立完善的林業信息數據庫,實現林業信息的集中,從而為林業信息資源的整合奠定基礎。在數據庫建設的過程中,需要規范各級林業部門的信息資源的分類和數據庫建設的內容,明確數據庫更新化維護職責應用權限等。其次,應當盡量避免低水平重復性的林業信息系統開發,減少對資源的浪費。最后,充分利用現有的科學技術手段,深入挖掘林業信息資源的相關數據,實現林業資源管理工作的高效運轉。大力推進全省林業大數據中心建設,通過數據中心建設,提高信息資源共享和交換水平,實現各級業務應用的上下聯動。
第四,深入謀劃“互聯網+林業”項目。協調全省林業各有關業務部門開展需求調研,提出各業務部門“互聯網+林業”項目需求。以森林資源基礎數據為核心,與各林業業務工作對接,劃分森林資源管理、森林防火、營造林管理、森林病蟲害防治、自然保護區管理等專題,利用互聯網、數據庫等技術手段,打造全省“一個平臺”“一張圖”,最終實現數據開放、協同共享的目標,全面推進“互聯網+林業”建設,進一步推動信息化與林業建設的深度融合。
(作者單位:河北省林業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