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
摘 要 生態旅游是構建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國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載體,同時也是實現中國夢的強有力支撐。旅游檔案則是旅游業發展的重要產物,加強對旅游檔案的研究與管理,對我國生態旅游業的發展有重要作用。鑒于此,本文分析了生態旅游的概念,講解了旅游檔案的特點,最后提出了生態旅游背景下對旅游檔案的管理及利用,旨在為一線工作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 生態旅游 旅游檔案 管理對策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開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生態旅游這一概念被引入并得到迅速發展。如今,生態旅游已發展成為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崇尚綠色、增進環保的旅游方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成為共識。新形勢下,積極探究生態旅游背景下對旅游檔案的管理及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生態旅游概念
生態旅游是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基礎的旅游模式,是以生態環境保護為基礎、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基準,充分利用人文生態以及自然生態環境來開展生態體驗、認知和教育的旅游方式。生態旅游倡導人們要進行有責任的旅游,在體驗自然文化、游覽歷史景觀的同時,盡可能地保護生態環境,降低對自然地域和旅游的負面影響,并能為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支持。
生態旅游有兩個要點:第一,自然景物是生態旅游的物件。隨著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覺醒,生態旅游一經提出就在全球范圍內引起巨大反響,并使這一概念迅速得到推廣。在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今天,發展生態旅游必須從這一要點出發,使生態旅游真正回歸到綠色旅游和大自然旅游。第二,生態旅游的物件不能遭到損害。針對現階段旅游業發展中的各種問題,國家相關部門必須出臺明確規定,將生態旅游定義為可持續發展旅游和環境保護旅游。
二、旅游檔案特點
(一)開放性
生態旅游業是具有特殊性質的新興產業,其產生的旅游檔案既不具有政治色彩,也不帶有高新技術特色,一般可以對外開放。旅游行業還會利用旅游檔案開放性的特點,對各種檔案信息進行整理,并通過電視、網絡、報紙等進行宣傳,以達到宣傳當地人文自然景觀的效果。
(二)復雜性
生態旅游包括衣、食、住、行、游等各個方面,其中任何一項內容都可能成為重要的檔案文獻資源。生態旅游的這一特性直接決定了旅游檔案的復雜性。發現、開發、利用、保護旅游資源,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其涉及面非常廣,在這一過程中會形成大量零散的檔案資源,收集和保管難度比較大。再者,旅游檔案資源往往涉及圖像、文字、音頻、視頻等,其形式較為多樣和復雜。
(三)經濟性與文化性
生態旅游檔案的經濟性與文化性可通過旅游經營、服務等方面的活動材料體現出來。一方面,旅游者的旅游消費大多數屬于文化消費,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來的生態旅游檔案必然具有濃厚的文化色彩;另一方面,生態旅游屬于市場經濟環境下的產物,自然會受到市場運行規律的影響,由此衍生出來的檔案也會表現出一定的經濟性。
(四)綜合性
與生態旅游一樣,旅游檔案涉及文化、歷史、宗教、環保、政治、交通等多個領域,不僅有大量的實物、字畫、聲像資料,還有論證考察、設計、勘探等方面的資料。因此,生態旅游檔案的范圍廣、種類多,綜合性非常強。
三、生態旅游背景下旅游檔案的管理及利用
(一)旅游檔案的管理
1.強化旅游檔案管理意識。旅游檔案是非常重要的信息資源,檔案部門必須加強檔案資源管理,增強旅游檔案管理意識,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健全檔案管理工作機構與制度。例如,可以成立專門的生態旅游檔案管理部門,并在此基礎上確定全面的檔案管理要求與規范,安排專門的人員做好檔案資料收集整理工作。與此同時,積極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成立專門的網絡資源中心以及旅游檔案信息資源開發中心,并選派綜合素質高、業務技能強的領導分管負責,全面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2.強化生態旅游檔案管理工作。從整體上來說,我國生態旅游業發展較晚,相應的生態旅游檔案管理工作也比較滯后,對各種檔案管理方法仍在探索之中,并且,生態旅游事業發展與旅游檔案基礎建設之間還存在相互磨合的問題。例如,生態旅游檔案收集內容不全、范圍有限、資料整理不規范、檔案利用形式落后等。要想真正改變這一現狀,就必須使生態旅游事業與旅游檔案收集整理工作相互協調,站在業務角度強化檔案收集整理工作,并充分利用高新科學技術進一步挖掘生態旅游事業中的資源來完善旅游檔案服務體系,真正實現生態旅游檔案管理工作的系統化、規范化、科學化發展。
3.強化旅游檔案的基礎管理工作。旅游檔案屬于新興的檔案類型,現階段對電子圖片、基礎檔案文書的管理,已經無法適應生態旅游視角下旅游檔案管理的需求。因此,相關部門必須積極探究旅游檔案發展的特點及趨勢,在此基礎上設計出適合旅游業發展的檔案管理方案,從而促進旅游檔案管理向高效、細致方向發展。例如,某檔案管理局針對“十三五”期間旅游檔案管理工作要求,進一步細分并加強了對現有能夠體現地質、民俗的文化資料的管理,著手做好對地質公園資料的整理工作,開展檔案資源整合業務,在豐富旅游檔案形態和類別的基礎上,深挖傳統檔案的優勢,進一步促進了本地區旅游事業的健康發展。
4.加強檔案資源管理人才隊伍建設。要想全面提高旅游檔案管理質量,必須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力度。檔案管理部門需要加大對現有人才的學習與培訓力度,定期開展檔案專業知識與技能培訓活動,通過培訓實現對自我業務的儲備。同時,檔案管理部門也要積極引入新鮮血液,積極搭建年齡、性別合理的檔案人才梯度隊伍,更好地為檔案管理服務。
(二)對旅游檔案的收集
在生態旅游背景下,必須加強對旅游檔案的收集與管理工作。首先,要有超前意識。檔案責任部門必須加強與相關科室的聯系,完善檔案管理制度,明確檔案收集范圍和時間,切實解決收集檔案不全等問題。其次,全程跟蹤。旅游檔案部門必須對檔案收集工作進行全程跟蹤,熟悉對旅游重點工作的開展,確保各項資料完整和齊全,提高旅游檔案資源質量。再次,加強審核。嚴格按照各項規定要求,定期自查相關資料并予以逐項審核,如不齊全,應與相關業務科室聯系,規范檔案收集及交接工作。
(三)旅游檔案的利用
科學管理和收集旅游檔案是利用旅游檔案的基礎,利用旅游檔案更好地服務于生態旅游業發展,則是旅游檔案管理的最終目的。首先,旅游檔案部門必須不斷改善服務態度,更好地為旅游事業服務。檔案室在做好檔案管理、借閱工作的同時,還應通過開架閱覽、網上服務、調查問卷等方式,做好對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等工作。其次,完善檔案資源的橫向聯系制度。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不同部門之間的橫向聯系不斷加強,檔案工作也需要不斷開放、改革。通過加大不同旅游地區、經營項目、旅游經營部門之間的聯系力度,有助于發揮不同地區、檔案部門的優勢,從而深入拓展生態旅游檔案的服務范圍,實現對檔案資源的綜合性開發利用。再次,合理利用生態旅游檔案資源。旅游檔案管理部門需要編制傳統檢索工具,同時結合當地生態旅游情況加入環境、景點、交通等介紹,完善旅游檔案信息資源網絡中心。另外,旅游檔案管理機構應積極創造條件開展檔案編研工作,從而更好地推動生態旅游業的發展。
四、結語
本文以生態旅游的概念為切入點,分析了旅游檔案的特點,并從旅游檔案的管理、收集、利用3個方面,詳細論述了生態旅游背景下對旅游檔案的管理及利用策略,多角度入手,旨在更好地發揮旅游檔案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陳紅慶.試論旅游檔案建設與旅游產業協調發展[J].新商務周刊,2017(24):247.
[2] 李青.歷史文化名城旅游檔案的管理分析[J].新智慧,2017(21):73.
[3] 魏淼.旅游系統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探究[J].祖國,2017(1):92.
[4] 陳倩,向陽.紅色旅游背景下檔案休閑功能研究[J].檔案天地,2019(2):42-44.
[5] 周紅梅.桃林湖旅游景區檔案特點及開發利用[J].河北水利,2018(5):45.
[6] 葛旸.運用高點定位整體推進提升旅游檔案管理水平[J].民營科技,2018(2):164.
[7] 侯莉.檔案與你相伴——開發利用旅游檔案[J].當代旅游(下),2018(4):298.
[8] 程潔.高點定位? 整體推進? 不斷提升旅游檔案管理水平[J].山東檔案,2017(3):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