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珂
摘 要 為了加強國有企業物資采購管理,降低采購成本,必須選擇最合適企業自身特點的采購方式。本文通過對物資采購方式的特點、適用條件、優缺點、應注意的問題等方面的探討,為國有企業物資采購方式的選擇提供了建議。
關鍵詞 國有企業 物資采購方式 招標采購 競爭性談判采購
物資采購是指為保障企業物資供應,對采購進行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的活動。
企業根據生產需求和采購計劃,由有權執行采購的部門選擇供應商,確定采購價格、交貨條件和付款方式,簽訂合同,并按合同完成供貨和付款。物資采購是企業經營活動中的重要環節。對企業來說,物資采購成本、采購質量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及運營質量。[1]
物資采購方式有多種,而國有企業物資具有多樣性、專業性、技術性和時效性等特點。[2]如何選擇最佳的采購方式,既能滿足產品性能要求,保證產品質量,降低采購成本,又能拓展市場覆蓋范圍,達到管理效益最大化,提升工作效率和現代化管理水平,已成為國有企業越來越重視的內容。[3]
一、物資采購方式及適用范圍
(一)招標采購
招標采購包括公開招標和邀請招標。公開招標,是指采購人以招標公告的形式邀請不特定的潛在投標人投標,完成招標項目的采購方式。這要求采購需求明確,采購標具有競爭條件,采購時間允許,采購成本合理。邀請招標,是指采購人員以邀請書的形式邀請特定的投標人投標,完成招標項目的采購方式。一般為采購標的,因其高度復雜性或專門性,只能從數目有限的供應商處獲得。
招標采購主要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規定的強制招標的項目和國有企業內部規定的一些大型儀器、設備、軟件、大宗物資等。招標采購的優點是便于實現預算目標,規范采購行為,便于規范供應商履約的行為。缺點是手續煩瑣,采購周期長,管理費用高,供應商之間容易串通投標;供應商低價中標后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采購程序較為復雜,應變性較差。
(二)比價采購
比價采購包括詢價采購和封閉式比價采購。詢價采購,是指采購人向符合資格條件的供應商發出詢價邀請,允許供應商按既定規則一次或多次報價并經比價最終確定供應商的采購方式。詢價采購主要適用于采購需求明確、貨源充足、價格穩定或價格形成機制明確、預計采購金額較低的物資采購。封閉式比價采購,是指采購人向符合資格條件的供應商發出封閉式比價邀請,供應商按照要求提交密封響應文件和最終報價,采購人確認供應商響應文件滿足需求后,選擇報價最低的供應商為成交供應商的采購方式。封閉式比價采購主要適用于采購需求明確、貨源充足、價格穩定或價格形成機制明確、預計采購金額較高、貨架產品、標準服務或技術復雜度低的定制采購。
比價采購的優點是組織靈活,采購批次多,容易形成一個競爭市場,可以長期吸引供應商踴躍參加;從而使采購方可以不斷得到較好的價格和服務,采購的效果比較明顯。缺點是采購頻繁,工作量較大,文件簡單,權利義務規定不明確,易產生糾紛。
(三)競爭性談判采購
采購人向符合資格條件的供應商發出競爭性談判采購文件,供應商按照采購文件的要求提交響應文件和最終報價,評審小組按照采購文件要求對供應商進行評分,并結合項目預算與供應商進行商務談判,確定成交供應商的采購方式。競爭性談判采購主要適用于采購需求明確且具備一定競爭條件的金額較高、技術復雜度高的物資采購。
競爭性談判采購可以進行多輪商務報價,因此可以讓供應商進行充分的價格競爭,達到降價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提高采購資金的使用效益。相比招標采購,競爭性談判采購不存在資格預審、招標公示等必經程序,可以大大縮短采購周期,提高采購效率。競爭性談判采購對于一些季節性或時效性強的采購項目尤為適用。但其缺點是沒有嚴格規定程序,在公開透明方面不如招標采購,易人為操縱,結果公正性易被質疑;同時,談判人員個人能力對談判結果影響較大。
(四)合作談判采購
合作談判采購是采購人通過談判的方式同供應商簽訂合同并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采購方式。它主要適用于采購需求明確但不具備招標條件的長期穩定供應的戰略物資、瓶頸物資、重要原材料等。其優點是可以節約時間,節約管理費用,減少失誤,增加彈性,發展互惠關系;缺點是無法取得最新市場資訊,容易滋生徇私舞弊現象,不利于技術比較和技術改進。
(五)競爭磋商采購
競爭磋商采購是采購人與符合條件的供應商進行討論對話、談判磋商,最終完善、確定采購文件和合同條款;采購人依據磋商小組評審后提交的磋商報告和談判順序,與供應商依次進行商務談判,最先達成協議的供應商為成交人的采購方式。其主要適用于采購需求模糊或需要征求供應商意見的復雜物資。它的優點是通過買賣雙方磋商,采購人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采購需求,為其購置到稱心如意的物資提供了必要的實現途徑和方法。其缺點是無限制的獨家談判,易造成供應商在前幾輪報價中虛報價格,在競爭性、透明度以及評判程序主觀性等方面存在潛在缺陷。
(六)直接采購
直接采購分為單源直接采購和多源直接采購。單源直接采購,是指在賣方市場的條件下,向單一供應商征求建議或報價的采購方式。這種方式主要適用于采購物資只能從某供應商獲得,或者某供應商擁有與采購物資相關的專屬權,不存在其他合理選擇或替代物,也不可能使用其他任何采購方式的情況。多源直接采購,是指在不具備競爭要素的買方市場條件下,向多家供應商征求建議或報價的采購方式。其主要適用于生產需要,有多家供應商可以提供且不符合招標或其他競爭條件,采購人進行價格要約,多家供應商承諾并簽訂合同的采購。優點是操作簡單,采購時效性高;但由于沒有競爭性,賣方處于強勢地位,易增加采購成本,在談判中容易滋生索賄受賄現象。
(七)分散采購
分散采購是指企業或集團企業內部自行組織采購,主要適用于批量小或單件物品、價值不高、資金占用少、對生產影響小、易于當地采購的物資。其優點是對市場變化反應迅速靈敏,供應及時,有利于采購各環節的協調配合;但缺點是各自為政,容易出現重復交叉采購,沒有統一的采購定價,極易出現采購價格過高或腐敗現象發生,讓企業蒙受損失。
(八)集中采購
集中采購是指企業或集團企業內部建立專門的采購機構,統一組織企業所需物資的采購業務。其適用于一些大宗的、通用性的物資。集中采購可以整合企業分散采購資源,發揮規模采購優勢,獲得更加優惠的價格,還可避免同類產品重復采購,減少采購頻率,降低采購成本,提高采購效率。它的缺點是集中采購有時會不可避免地出現購銷脫節,反應速度慢,供貨時間長,不利于生產急需;如果沒有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平臺支持,還會出現差錯,降低采購效率。
(九)框架協議采購
框架協議采購是針對重復性采購,采購人分階段締約和履約的采購形式。它主要適用于對采購物資的需求預計將在某一特定時期內不定期出現或重復出現,因激烈市場競爭的需要,定期或重復采購數量不定的商品。其優點是工作量較少,采購效率較高;缺點是市場競爭力差,不易控制價格和浮動,供應商容易受到利益驅動,一旦中標,就不再爭取好價格和好的服務,僅僅停留在招標時的水平。
二、國有企業選擇采購方式時應注意的事項
(一)選擇和管理供應商
企業應建立與企業生產經營有關的供應商資源庫,對供應商進行綜合能力評估;對供應商進行分類、分級管理,定期進行合格評定,獎勵優秀供應商,建立合格供應商動態管理機制。通過透明的供應資源庫管理制度,對供應商進行有效的生命周期管理。在現有供應商的有效生命周期尚未結束之前,應開始尋找合適的新供應商,經程序補充一定數量的新的供應商入庫,替代考核淘汰的供應商。
(二)實行采購咨詢
企業應通過聘請或遴選的方式組建集團或企業采購咨詢專家委員會,參與企業采購項目需求論證,確定采購組織形式和方式評估,開展采購文件咨詢、采購項目評審、采購合同咨詢等。專家委員會咨詢專家可從企業外部聘任,聘請參加咨詢活動的專家應執行回避制度。
(三)進行風險防控
要保證采購方式選擇的合規性,無論選擇何種采購方式,應該盡量做到公平合理,防止腐敗。企業應建立完善行之有效的風險防控機制。如建立價格風險、質量風險、合同欺詐風險等防范機制。通過紀檢部門對采購過程實施全程監督,把采購行為納入企業監管的重點范圍。加強對采購人員的廉潔從業教育,不斷增強其法制觀念,根植堅持原則、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等職業道德理念;從思想上筑牢反腐倡廉的防火墻,堅守紅線和底線,不受各種非法利益的侵蝕,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維護企業的根本利益。
三、結語
國有企業可供選擇的采購方式有很多,任何一種采購方式都有自身的優缺點和適用范圍。企業應該結合自身需求和產品特點,靈活選取采購方式,減少采購風險和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消耗支出,從而規范企業的采購活動,提高采購效率,減少采購過程中的主觀隨意性。
參考文獻
[1] 蔡文宏.物資采購方式及成本質量控制[J].鐵路采購與物流,2017(06):41-42.
[2] 李海松.淺談國有企業物資采購方式[J].山西建筑,2009(24):211-213.
[3] 李冰.物資采購方式的選擇與比較[J].現代商業,2012(17):98-99.